首页 > 健康养生 > 自汗不止?中医三味药帮你摆脱 “汗人” 困扰
2025
08-04

自汗不止?中医三味药帮你摆脱 “汗人” 困扰

上个月跟老周吃火锅,店里空调开得足,但他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不到十分钟,深蓝色 T 恤的后背就洇出巴掌大的湿痕。’你这汗也太吓人了’,我递过纸巾时发现,他连手心都在冒汗。老周叹着气说,这毛病缠了他大半年,不光吃饭出汗,就连开会坐着不动,脖子里都能渗出一层汗来,早上刚换的衬衫,到下午就带着股酸馊味。

后来带他到诊室细看,才发现问题比想象中严重。老周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象浮而无力。他说自己不光爱出汗,最近还总觉得心慌,爬三楼就喘得厉害,晚上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昏昏沉沉,连开车都犯迷糊。’最奇怪的是总口渴,可喝再多水也不解渴,尿还特别多’,他抹了把额角的汗,连说话都透着气虚。

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叫自汗,跟他常年应酬喝酒、熬夜加班脱不了干系。《伤寒论》里说 ‘汗为心液’,过度耗散就会损伤心气。就像用久了的热水袋,塞子关不紧,热水慢慢漏光,最后连保暖的力气都没了。老周的身体就像这个松了塞子的热水袋,气虚导致体表卫气不固,汗孔如同没关紧的闸门,津液自然止不住往外流。

我给他开的正是生脉饮加减:五味子、麦冬、党参 ,嘱咐他用保温杯焖泡,代茶频饮。为什么选这三味药?五味子就像个精明的管家,能把敞开的汗孔一一关紧,它酸温入肺肾,既能收敛止汗,又能固摄心气;麦冬像位温润的补给官,养阴生津,正好对付他 ‘渴而不解’ 的燥象;党参则是补气的主力,比起人参更温和,适合长期调理,不会像人参那样让虚火上浮。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用药三天后,老周发来消息说汗出得少了。一周后再见,他穿的浅灰色衬衫干爽挺括,只是领口微微有些潮。’现在爬楼不喘了,晚上躺床上十分钟就能睡着’,他兴奋地说,连困扰已久的口渴也减轻了,早上喝一杯麦冬茶,一整天都觉得嗓子润润的。继续调理半月后,他不仅汗量恢复正常,连啤酒肚都小了一圈,说是晚上睡得好,早上还能起来晨跑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不过要提醒大家,生脉饮虽好,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像那种手脚心发热、夜间盗汗的阴虚体质,就得多加些知母、黄柏;而舌苔黄腻、大便黏滞的湿热体质,得先清湿热再补气血,否则就像给潮湿的房间关紧门窗,反而会捂出霉味。用药前最好让专业医师辨证,毕竟中医讲究 ‘同病异治’,就像裁缝做衣服,总得量体裁衣才合身。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