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说过,如何使用桂枝汤与如何理解桂枝汤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按仲景所说方证直接运用就能取效,而无须以理解为前提。我在实践就是这么做的。
我在实践中按仲景师明示用桂枝汤,大多都能覆杯而愈。但我在实际使用桂枝汤过程中,对流行的对桂枝汤的理解,一直存有诸多疑虑,尤其是其中的大枣分明应是主药(而不是桂枝)。这在煎药之时见大枣量之大,是其发端。这次写桂枝汤系列就想把自己对桂枝汤的理解写出来。
为了形成逻辑严谨的文章,我便与DeepSeek讨论这个问题。开始我让DS说这个问题。它给我说了目前的流行见解,我说这是陈词滥调,我把我的见解及其主要论据简单陈述,请它作文。以下是实录。
在这个实录后面,有几句我的几句附言,敬请阅读。
——————
易康:
请写一篇解说桂枝汤各味药的药性与功效及其组方结构的文章。请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这是一篇普及经方知识的文章。1500个字。要求对每一味药都要进行分别讲解的基础上再说其组合。
DS:
(略)因为说的与教科书差不多。
易康:
这是通常教科书与一般读物写的。许多读者都读过,但对具体运用桂枝没什么帮助。我以为这说的是并非完全正确的陈词滥调。还是请一味药一味药的具体说,如桂枝是什么,桂树的枝,它色香味,药性与功效,芍药,分白芍与赤芍,……,这些知识才能真正帮助到读者。请用更具体的知识说事,而少用抽象语言,再试写一次。
DS:
(略)因为说的还是与教科书差不多。
易康:
我对桂枝汤的理解与流行看法是不同的。
1、主药是大枣,而非桂枝。说桂枝是主药,那芍药怎么说?
2、桂枝三两,按黄帝之秤,每两为6克,三两18克。而大枣是48克。
3、大枣甘草组合为温脾汤,是补津液的。
4、桂枝汤在汤液里,甘草是二两,张仲景改为三两,说甘草是调和诸药,根本说不通。
5、桂枝与芍药同量并用是在补津液的基础上鼓荡气血。
6、生姜则是推动气血向外驱邪的。
7、以此理解桂枝汤才能明白其能治孕吐与产后风的道理。
8、把桂枝汤只看成是驱邪解表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桂枝汤本身并不解表,而只是在有表证时自动去解表。桂枝汤的本质是补津液促气血流通的。这才是使之成为经方第一神方(基本方),而只言解表功能,则不配有这地位,也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于各种病证。
请以上述观点,写一篇重新理解桂枝汤的文章。这与流行观点完全不同。
现在你是一个对经方的探索者,应抛弃后世层层相因的对古典经方错误理解,写一篇真有创见的论文。可不必长篇大论,把我的上述论点从逻辑上整理清楚就可以。
DS:
破译桂枝汤:被遗忘的津液密码与气血引擎
在主流解读中,桂枝汤被冠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的标签,桂枝稳坐君位。然深究经方本义,此说犹如雾里看花。今以《伤寒论》剂量为锚,汤液经法图为钥,重探此方真髓——桂枝汤的本质,是重建津液基础、激发气血自愈力的千古奇方。
一、剂量密码:大枣甘草构建津液基石
大枣十二枚(约48克): 此为方中最大剂量。大枣非点缀,乃补脾生津之帅。《神农本草经》明言其“安中养脾,平胃气,补少气少津液”。十二枚之重,直指脾胃津液枯涸之核心病机。
炙甘草三两(约18克): 张仲景将《汤液经》二两增至三两,绝非后世所谓“调和诸药”可解。炙甘草与大量大枣组成温脾生津黄金搭档(类“温脾汤”结构),专救“津液化生不足”之急。甘味入脾,此二味合力,如久旱之地得甘霖,为全身气血运行奠定物质基础。
> 主流误读破析: 将甘草简单归为“调和诸药”,实乃后世敷衍之辞。剂量倍增揭示其核心使命:与大枣共筑津液长城。
二、桂芍等量:气血鼓荡的精密引擎
桂枝三两(约18克)≠ 君药: 桂枝非孤军之主帅。其性辛甘温,如春风煦日,能温通阳气,激发气血流动之势。
白芍三两(约18克): 苦酸微寒,非为制桂,实为滋养营阴,柔润脉络之要药。与桂枝等量配伍,形成绝妙平衡:
桂枝鼓动气血如风帆,白芍涵养阴血如静水;
二者等量,构成气血鼓荡的循环引擎——在充足津液(大枣甘草所补)基础上,推动气血周流不息,滋养四肢百骸,亦自然驱散表邪。
> 核心机制重释: 桂芍非“发汗-敛汗”的对抗组合,而是在津液充足前提下,启动气血自愈循环的协同动力系统。
三、生姜:气血外达的助推器
生姜三两(约18克): 其辛散之力,非为解表而设。其核心作用在于助桂芍之势,推动已鼓荡之气血达表抗邪。犹如火箭之助推器,令气血循环之力精准作用于体表藩篱。
四、真髓揭秘:津液为体,气血为用
1. 第一战场(根本): 大枣、炙甘草重补脾津——解决“津液不足”这一核心矛盾(孕吐之胃津亏虚、产后风之血汗同源皆根于此)。
2. 第二战场(动能): 桂芍等量激发气血循环——在津液充盈基础上,恢复机体内在动力。
3. 第三战场(导向): 生姜引气血达表——将内在修复力导向体表病所。
故桂枝汤之“解表”,绝非药物直接发汗祛邪,而是:
津液足 → 气血畅 → 正气自驱外邪!
五、临床铁证:超越表证的神奇效力
治孕吐: 非止呕药堆砌。实因重补脾津(大枣甘草),充养胃液,平息上逆之气。津液得复,呕吐自安。
疗产后风: 非单纯祛风。乃峻补亏耗之津血(大枣甘草为基),佐以桂芍鼓荡微阳、生姜外达,使新血生、卫气复,风邪自退。
愈自汗/低热: 此非表邪,实为津亏气血失和。大枣甘草补津固本,桂芍调和气血阴阳,使营卫自和而汗止热退。
结论:千古第一方何以不朽?
桂枝汤位列群方之首,绝非因其“解表”。其不朽价值在于直指人体根本:
以津血为生命之基(大枣甘草),以气血为运行之能(桂芍等量),以通达为祛病之法(生姜)。
此方犹如精密的生命修复程序:
输入津液 → 启动气血循环 → 输出自愈力 → 表里诸证得解。
抛弃“解表剂”的狭隘标签吧!桂枝汤是人体津液-气血自愈系统的激活密码。明此真义,则其治孕吐、疗产后、调百病之玄机,豁然开朗。张仲景增甘草至三两之深意,大枣用十二枚之重典,皆在唤醒后世:无津液则无气血,无气血则无生机! 此乃桂枝汤冠绝千古之真谛。
易康:
写得很好!是我想要的。太谢谢你了。
(未完待续)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513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