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糖尿病前期人群管理清单!家庭医生请签收!
2025
07-31

糖尿病前期人群管理清单!家庭医生请签收!

作者

胡建芳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快节奏的生活、静坐生活方式的形成,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据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亿,位居世界第一。此外,202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有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及时干预,未来将有大批人群转为糖尿病,这无疑将会给国家和个人造成沉重的负担。

带你认识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在6.1~7.0之间,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在7.8~11.1之间,前者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后者称为糖耐量减低(IGT),二者的混合状态称为糖调节受损,都属于糖尿病前期。

另外ADA的指南把糖化血红蛋白5.7%~6.4%也作为标准之一。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也可以同时检测胰岛素以了解胰岛素抵抗情况。

糖尿病前期是一个危险阶段,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抑郁等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如果能够尽早干预,患者就有可能复转到健康状态。

糖尿病前期有没有明显的症状? 

糖尿病前期很少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不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但是有一部分糖尿病前期的人比较容易饥饿,也有一部分人会有轻微的口渴,还有一部分人会感觉乏力。

另外,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最容易出现的临床表现是进食量增加和午餐后出现低血糖反应。

逆转糖尿病前期,家庭医生早干预至关重要!

一是做好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筛查管理。

家庭医生在健康体检、门诊接诊等日常工作中,对发现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日常随访管理。

宜采用两点法开展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筛查(即空腹血糖和OGTT 2 h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筛查1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1次。

二是糖尿病前期患者要指导控制体重。

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可引起代谢相关性疾病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嘌呤异常、尿酸异常等。家庭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对发现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应加强饮食指导,控制总体热量摄入,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 kcal,选择低升糖指数、高膳食纤维、低热量、低脂肪、低盐的食物,以及摄入充足的蔬菜。避免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保持饮食均衡。

三是运动干预。

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两种类型,以下是具体的建议。

1.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糖和体脂。

推荐的运动形式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强度应控制在中等水平,即以“运动时能轻松交谈但不能唱歌”为标准。

2. 抗阻运动

抗阻运动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推荐的运动形式包括哑铃训练、弹力带训练、自重训练(如深蹲、俯卧撑)等。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15~30分钟。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负荷。

四是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对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困难者也可考虑采用药物干预,具体应到医院咨询专科医师。

五是保持良好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调节身体激素。身体中很多激素都会影响到血糖,其中胰岛素是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一个人每天休息不好,尤其是睡得太晚,长此以往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大。

六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情绪焦虑,越焦虑越容易分泌升高血糖的激素。

糖尿病前期个体的干预目标

通过适当的干预方法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体重减轻 3%~5%是体重管理的基本要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更严格的减重目标,使 BMI 达到或接近23 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腰围身高比<0.49,并长期维持。

改善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使血糖逆转为正常,预防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干预原则

应依据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低进行分级分层管理,低风险人群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高风险和极高风险人群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考虑联合药物治疗,具体措施包括:

1. 低风险人群:单纯的 IFG 或 IGT 人群(表 2)。生活方式干预应作为预防糖尿病的基石并贯穿于糖尿病前期干预的始终。

2.高风险人群:IFG+IGT 人群(无论是否合并其他的糖尿病危险因素),或者单纯 IFG 或 IGT合并 1 种及以上的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者。

3. 极高风险人群:HbA1c>6%者。

2型糖尿病由糖尿病前期发展而来,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可能性,家庭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筛查管理,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也把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纳入考核内容,笔者所在中心各全科团队在工作中对筛查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建立高危人群健康档案,并进行定期随访管理、干预指导,用实际行动当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