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小儿功能性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2025
07-31

小儿功能性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1、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及《超声医学》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进行肠系膜淋巴结的高频彩超检查,超声诊断表现具有特征性,即脐周和回、结肠区域淋巴结增大,可呈低回声,或中心部可见髓质回声,彩色多普勒可见部分枝状彩色血流或条形血流显示。

2 、治疗方法

① 治疗组 :消炎散核冲剂(为院内制剂)。

处方:玄参、金银花、夏枯草各15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g,甘草5g,当归、赤芍、天花粉、重楼各10g。制成内服颗粒剂,每袋含量18g。

用法:<6岁,每次9g;>6岁,每次18g;每天2次。

②对照组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片228.5mg,山东鲁南贝特制药股份公司生产)

口服,用法:9月~2岁,每次半片;

3~7岁,每次1片;

8~12岁,每次1.5片;

年龄>12岁,每次2片;均为每天2次。

2组均口服治疗1周。服药期间均忌生冷、辛辣、鱼虾类腥味食物。

体会:近年来,: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以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为多见。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特有的疾病,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较活跃,当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及其毒素等随淋巴管进入局部淋巴结时,可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出现淋巴结肿大。同时远端回肠的肠系膜淋巴回流丰富,小肠内容物常因回盲瓣的关闭作用,在回肠末端停留较长时间,故肠内细菌和病毒等产物易在该处吸收进入回盲部淋巴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表现为先发热后有腹痛,因病变主要侵及末端回肠的一组淋巴结,以右下腹痛为最常见,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同时,回肠系膜具有活动性,压痛点可随患儿体位改变而变化,腹痛位置有时也不固定。肠系膜淋巴结炎对儿童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甚至可能

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本病属中医学腹痛范畴。腹痛的病因可分为外感、食伤、正虚、情志内伤4种,其病变在脾和六腑,病理因素多为气滞。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外感风邪,每当新邪触动、肺气失肃,气机不畅,而致痰食湿热互结,瘀阻气道,气运脉络受阻形成痰核(淋巴结肿大)。故使用具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的消炎散核冲剂。以达到气机宣通、血脉流畅、疏通经络之效。此方中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天花粉清热生津、解毒排脓;紫花地丁、玄参、重楼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赤芍散痛;夏枯草散结化痰消肿;当归活血止痛;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方有清热理气、化痰积之功效,与本病的病因病机相契合。

     本临床观察发现,消炎散核冲剂对腹痛的复发及全身机能的调节有较大优势,这反映在炎症得到控制后,中药可内清积滞,行气消滞,即从病因着手,从根本上治疗,清热化痰散结。因此,消炎散核冲剂与抗生素比较,疗效稳定而持久,服用方便,患儿及家长易接受,可考虑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artContent h1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