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十枣汤治疗顽固性咳嗽
王某,女,14岁,秦安县人,学生。1968年6月15日初诊。
患者患脑膜炎,经西医治愈后,经常口吐涎沫不止,吃东西时尤著,且伴有性情烦躁、易怒。
舌淡红,苔薄白,脉平不数。
根据《伤寒论》“大病瘥后,喜睡,久不了了者,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之意,给以理中丸治之,结果效果不显;又根据《金匮要略》“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之意,给以苓桂术甘汤治之,仍无效果;继又据《金匮要略》“肺痿,吐涎沫”之意,其寒者用甘草干姜汤治之,但因上面曾用多种温补之方无效,故用治“肺痿”之属热的麦门冬汤治之。方药:
麦冬21克,党参9克,半夏9克,甘草(炙)6克,大枣4枚,粳米9克。
水煎分二次服。三剂。
服上方三剂后,初见疗效,口吐涎沫看所减少,说明药病相投,故在上方中逐渐加重半夏、麦冬之药量,最后半夏加至24 克,麦冬加至60 克,每日一剂,连服20 余煎,病愈涎止。
体会:本方在《金匮要略》中用于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证。患者为吐涎沫,为热迫肺津,使肺气不能下降所致。吐涎沫属肺失宣降,使水津不能四布而上溢为吐涎沫。
微信改版了!!!现在刷到我们的文章全凭缘分大家记得把阿尼古经方学习“星标3连”
I 版权声明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 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转载旨在学习交流,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欢迎拍砖跟帖讨论。
I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古方新用》系列【点击表格中文字直接阅读】:头痛前后掣痛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492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