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态微量元素肥料用量虽少,却有明显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螯合态微量元素肥料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尤其适用在叶面喷施肥料和水溶性肥料。螯合物是由中心离子和多齿配体结合而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螯合物是配合物的一种,在螯合物的结构中,一定有一个或多个多齿配体提供多对电子与中心体形成配位键。螯合物通常比一般配合物要稳定,其结构中经常具有的五或六元环结构更增强了稳定性。
一、乙二胺四乙酸螯合锌盐的制备研究
利用乙二胺四乙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微量元素锌进行了螯合实验,确立了最佳整合条件:温度60-80℃、反应时间0.5-1.5h、螯合剂与锌摩尔比1:1,该条件下整合率达98%以上,整合物在180℃时性状稳定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液中不存在游离态的Zn,说明螯合剂与Zn完全螯合。实验表明,EDTA过量不能得到锌含量合格的产品,锌过量虽然能得到锌含量合格的产品,但使用过程中因锌过量,产品中含有较多游离态的Zn对产品的应用造成一定影响,所以螯合反应螯合比以1:1为宜。螯合剂采用EDTA或EDTA·2Na。EDTA·2Na可溶于水,溶解后可直接与锌化合物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生成EDTA螯合锌。EDTA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氢氧化钠、碳酸氢铵等碱性溶液,EDTA溶解于上述碱性溶液后再与锌化合物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生成EDTA螯合锌。
二、一种微量元素螯合铜盐的制备研究
利用乙二胺四乙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微量元素铜进行了螯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螯合条件为:温度80-100℃,反应时间1-1.5h,螯合剂与Cu2+ 摩尔比为1∶1,该条件下螯合率达98%以上,螯合物在180℃时性状稳定。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液中不存在游离态的Cu2+,说明螯合剂与Cu2+完全螯合。确立了最佳工艺和制备技术,并讨论了温度、螯合比等条件对螯合反应的影响。
三、常见EDTA微量元素品种
微量元素铜、锌、锰等是多种酶的成分或活化剂,参与碳素同化、碳水化合物转运、氮素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等;能促进植物生长和繁殖器官形成、发育,增强抗性。传统上对微量元素铜、锌、锰等元素的补充使用其无机盐形式,如硫酸锌、硫酸锰等,但存在很大的问题,如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锰极易流失,应用范围较窄、效能低下,不利于作物吸收,而且由于土壤的自身碱性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使之形成难溶的氢氧化物等,降低其生物学活性,不但起不到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而且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使用铜、锌、锰等金属螯合剂补充这些微量元素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EDTA螯合锌,锌含量15%,白色粉末,水溶性100%。该产品能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催化二氧化碳合成,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提高含糖量,使子粒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对缺锌中度敏感的有:高梁、马铃薯、番茄、甜菜、洋葱等。施用方法:稀释2500-3500倍,一般需要喷施2-3次,间隔7-10天喷1次,叶面喷施或冲施。
2、EDTA螯合镁,镁含量10%,白色粉末,水溶性100%。适用范围:茄子、番茄、黄瓜、辣椒、西胡芦、韭菜、芹菜、白菜、甘蓝、西瓜、洋香瓜、甜瓜、草莓、葡萄、马铃薯、姜、蒜、苹果、梨、药材、食用菌。施用方法:稀释2500-3500倍,一般需要喷施2-3次,间隔7-10天喷1次,叶面喷施或冲施。
3、EDTA螯合钙,钙含量10%,白色粉末,水溶性100%。苜蓿对钙最敏感,常作为缺钙的批示作物,其次为烟草、番茄、大白菜、结球甘蓝、玉米、大麦、小麦、甜菜、马铃薯、苹果。应注意缺钙与缺硼的区别,如生长点及根尖枯萎、死亡,嫩芽及新叶扭曲、变形等。缺硼叶片、叶柄脆,常产生褐色物质使组织变色,而缺钙叶柄无此症状,只分泌出透明黏液,以此可以判别。施用方法:稀释2500~3500倍,一般需要喷施2-3次,间隔7-10天喷1次,叶面喷施或冲施。
4、EDTA螯合锰,锰含量13%,白色或微红色粉末,水溶性100%。植物对缺锰高度敏感的有:花生、大豆、豌豆、绿豆、小麦、烟草、甜菜、马铃薯、甘薯、黄瓜、洋葱、萝卜、菠菜、草莓、樱桃、柠檬、苹果、桃。施用方法:稀释2500-3500倍,一般需要喷施2-3次,间隔7-10天喷1次,叶面喷施或冲施。小麦应在分蘖期、拨节孕穗期喷施螯合锰,效果最好。大豆适宜花前期和初花期喷施。
四、不同形态锰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复混肥中分别添加硫酸锰(MnSO4)、氨基酸螯合锰(Mn-AA)和EDTA螯合锰(Mn-EDTA)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中添加3中不同形态锰(基肥和追肥添加锰分别为1500 mg/kg和500 mg/kg),添加MnSO4、Mn-AA和Mn-EDTA的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54.3%、79.8%和56.4%;其中,添加Mn-AA对提高番茄品质最好,可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果实的糖酸比。
五、不同施锌方式和锌源对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锌组分及其肥效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锌源和施肥方法对土壤中锌组分和锌肥利用率均有显著的影响。螯合态锌肥Zn-EDTA不仅比ZnS04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效性较高的锌形态含量,而且均施和条施两种施肥方式锌肥利用率分别比水溶态锌肥(ZnS04)高80.6%和308%;两种施肥方法相比,无论是哪种锌源,条施处理均比均施处理提高了土壤中有效性较高的锌组分含量。因此,在陕西关中平原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中,施用嶅合态锌肥Zn-EDTA结合集中施锌的方法,不仅能降低锌肥施用量,减少资源浪费及减轻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而且也能维持小麦生长期间较高的土壤有效Zn组分,提高锌肥利用率。
六、EDTA系列金属盐螯合剂的应用进展
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是EDTA-Fe,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园艺和观赏植物的铁元素缺乏症,为水培溶液、液体肥料和无土栽培提供最有效的铁元素。国外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乙二胺二邻苯基乙酸铁钠(EDDHA-Fe)。其对金属离子螯合力强;适用范围广,在pH值3-12范围内均可使用;生物学活性高,使用量少;环境污染小。施用后对土壤无任何负面影响,相反还能固定土壤中的有益成分,减少流失,有利于调节土壤的酸碱性,防止土壤硬化。
七、EDTA铁钠的制备与应用
本文研究了用FeCl3和Na2EDTA、EDTA、NaOH、NaHC03为原料,制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不同方法,其中用NaHCO3调pH值合成工艺简单,温度低易控制,易过滤,易形成工业化生产。将(Na2EDTA.2H20)372g和(FeCl3.6H20)2.70g溶于20mL水中,加热使之溶解,然后滴加10%碳酸氢钠调节pH=5,反应30min。静置冷却,经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NaFeEDTA.3H20,产率73.4%。
八、化学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 HG/T 357-2003
九、化学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钠 GB/T 1401-1998
十、食品添加剂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GB 22557-2008
十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 GB 1886.314-2020
十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GB 1886.100-2015
十三、工业用乙二胺四乙酸 HG/T 6142-2023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450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