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三部九侯 之 太溪脉
2025
07-14

三部九侯 之 太溪脉

《赤水玄朱》记载:太溪脉,在足内踝后陷中动脉是也。此少阴肾经脉动于此。盖肾者,乃人身之命蒂,真气之所主。然其脉动而不息者,真气在也。若真气以惫,肾气以绝,其脉不动而死。虽冲阳有脉,而少能进食者,亦主死也。

中医临床时诊太溪脉: 诊生死,久病重病后,欲知藏气生命力强弱,必诊此穴脉,应手脉软弱无力,肉陷无弹力,大限不远,难治难救也。

标准定位:〖穴位取穴法〗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

《针灸大成》

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男子、妇人病,有此脉则生,无则死。足少阴肾脉所注为输土。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原穴

​​

主治:《针灸大成》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喘息者死,呕吐,痰实,口中如胶,善噫,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咽肿唾血,痃癖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伤寒手足厥冷。

东垣曰:成痿者,以导湿热,引胃气出行阳道,不令湿土克肾水,其穴在太溪。

《流注赋》云:牙齿痛堪治。

《针灸甲乙经》: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

《医宗金鉴》:消渴,房劳,妇人水蛊,胸胁胀满。

例如北京的张士杰老先生他在临床最擅长使用太溪穴,无论治疗什么病,他都会选用太溪穴,治疗许多疑难杂症都非常的好,因而被人誉为 “ 张太溪”据了解,张士杰老先生通过针灸太溪穴能治一百多种疾病。真的是把太溪穴用到炉火纯青,我们这些后辈在他面前说太溪真的是班门弄斧了。

下面分享一下中医临床中通过诊太溪脉的浮沉迟数大小不一样常用到的一些经方和现在应用太溪穴治疗一些常见病证

按三部九候脉

天部:太阳脉,少阳脉,阳明脉

人部:神门脉,寸口脉,合谷脉

地部:太溪脉,太冲脉, 趺阳脉

今天主要说一下 太溪脉:

●太溪脉浮迟(寒象),真武汤主之;

●太溪脉浮大(实象),五苓散主之;

●太溪脉浮滑且数,白虎汤主之;

●太溪脉大,扶阳脉小,四肢冷,茯苓四逆汤主之;

●太溪脉微细,麻附辛主之;

●太溪脉芤(外大而中空),天雄散主之。

●太溪脉沉迟,附子汤。

●太溪脉小,阳明合谷脉弱,四肢冰冷,四逆汤主之。

○现在中医应用太溪穴治疗主要功效

●面部水肿特效穴

●止鼻出血

●腕关节扭伤和劳损

●养阴清肺:配合鱼际、照海

●治呃逆:本病为胃气逆,如果是虚证,久病重病的呃逆,按太溪穴降其上逆之气。

●治眩晕:因耳源性,内耳迷路不平衡,及肾精虚所致者,灸本穴。

●治牙痛:牙为骨,肾主骨,远端疗法,按对侧。左牙痛按右太溪,或用灸法。

●治咳嗽:配合合谷穴,尤其适合咳嗽就渗尿的症状。

●治忧郁症:配合三阴交穴,可以调理内分泌失调情况,此外对于默默不说话,整天昏沈嗜睡者有帮助。

●治飞蚊症: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本穴补肾水可促进眼部循环。

●治咽喉痛:肾为水脏水府,本穴可清热、止痛。

●治不孕症:本穴为肾经原穴,经气血在此留住,可强肾利生殖。

●治性冷淡:本穴有调整内脏稳定神经作用。

●治膝内侧痛:膝内侧为肾经所经过,本位可调虚实,通经活络。

●治肾虚腰痛:适合时常隐隐约约的腰痛,无受外伤的举重或运动后遗症。

●治遗精阳痿:本穴可补因肾精亏损的遗精虚证,也可泻因相火过盛引发的阳痿。

●治更年期性交痛:更年期阴道干涩行房痛,本穴有补肾水滋阴作用。

●治前列腺发炎或肥大:此病疗程长,多有肾虚现象,本穴可补肾水肾精。

●治小儿惊痫麻痹的特效穴:小儿病多有先天肾气不足之象,本穴可调补肾气。

​​​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