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汇总上热下寒的原因与对应方法一是中焦不通引发的上热下寒。1、气不通,就让气通表现为:上胸憋闷,头胀痛,胸胁,揉一揉捶一捶就轻松一些,下小腹冷,腿无力,一生气就情况加重。调理方法:按压出气穴,膻中穴,太冲穴,木香顺气芄、逍遥芄等。2、痰不通,就让痰走表现为:上喉中有痰,呕吐恶心,下腹泻不成形,舌淡红苔白腻。调理方法:暂停肥厚甘腻,半夏泻心汤加减3、湿阻碍,就让湿走表现为:上喛气、反胃吐酸,没有胃口,下肠鸣,小便多,或小便不利,但下肢水肿,舌淡红苔水滑。调理方法:生姜泻心汤+茯苓4、肾阴虚(水浅不养龙),就补水养龙表现为:上目赤痛或偏头痛,口干舌燥,下双膝独冷,睡一晚脚都是冷的,白天烘热,夜晚怕冷盗汗或者上半身怕热盗汗,下半身怕冷要穿袜子才舒服,舌红少苔或光剥舌。调理方法:引火汤加减。5、肾阳虚(水寒不养龙),就温阳养龙表现为:上口腔溃疡、头晕头痛,甚至面脸发烫,下肢冷尿多口淡不想喝水或小便不利,水肿,膝盖发凉,摸起来像块冰一样,舌淡苔胖,脉沉细。调理:桂附地黄芄+固涩的比如龙骨,牡蛎,补骨碎等。其实现在上热下寒这么多,我认为跟生活习惯很有关系,以前是体力劳动的多,身动中焦转,自然上下通畅,现在脑力劳动多,上面脑子一直动,妄动生虚火。唯独下面腿脚岿然不动,动则生阳,下面没有阳气自然寒,如果加上寒饮食或节食伤脾胃,上热下寒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上热下寒怎么治?少思多动少寒,明白了吗?以上说到中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清风计划# #来点儿干货#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219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