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利城
记录每一个医案,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每天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地成长。
今天下午,一个患者来复诊,说乏力明显好转,我看到当时的病例记录,回忆当时的情形,记得是5月17日下午,我当时在讲课,朋友打电话说已经带他一个亲戚过来看病,专门从乡下过来的,我说我在讲课,要五点半才能结束,他说等我。我想不能让人家等2小时,所以我就在4点钟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到门诊帮他看。当时时间紧张,就没有详细记录病历,病历上只写着:乏力,脉细涩,舌紫暗,苔白腻,舌下络脉3°。当时考虑为气虚血瘀、水饮。拟了这个方:
党参15g,黄芪30g,升麻6g,柴胡6g,桔梗4g,茯苓20g,白术15g,炙甘草6g,麦冬10g,五味子10g,干姜10g,细辛6g,熟附子15g(先煎30分钟)。
这个方包含了升陷汤、四君子汤、四逆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用升陷汤、四君子汤补气,其中升陷汤是主方,它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文说:“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可以看出它就是治疗气虚、大气下陷的,临床上治疗气虚,这个方我用着觉得最有效。
今日复诊:乏力明显减轻,咳嗽,有痰,痰白,脉沉细,舌淡苔白腻。
处方:党参15g,黄芪30g,升麻6g,柴胡6g,桔梗3g,茯苓20g,白术20g,法半夏20g,麦冬10g,五味子10g,干姜10g,细辛6g,陈皮15g,丹参20g,炒麦芽25g,山楂15g,苏子10g。
在原方中去了附子,加了二陈汤以加强化痰止咳治疗,加炒麦芽、山楂消食,加丹参活血化瘀治疗。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91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