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难经》第七、第八问:三阴三阳旺盛状态的脉象如何?
2025
05-12

《难经》第七、第八问:三阴三阳旺盛状态的脉象如何?

      第七问揭示了中医中三阴三阳相应的脉象,且分别在一年的六个自然时段中,其旺盛的起止时间及其顺序。第八问揭示了寸口脉正常,何以人死亡的原因。

       本二问,整理的重点内容如下:

       1、三阴三阳经分别指什么?

答:少阳、阳明、太阳合称三阳;

       厥阴、少阴、太阴合称三阴。

       2、三阴三阳经各脉象的特点:

      少阳脉来,乍小乍大,乍短乍长;

      阳明脉来,浮大而短;

      太阳脉来,洪大而长;

      太阴脉来,紧大而长;

      少阴脉来,紧细而微;

      厥阴脉来,沉短而敦。

      3、三阴三阳经气旺盛的时间:

    少阳旺期,冬至后第一个甲子日起的六十日,在一、二月份;阳明旺期,第二个甲子起六十日,在三、四月份;太阳旺期,第三个甲子起六十日,在五、六月份;太阴旺期,第四个甲子起六十日,在七、八月份;少阴旺期,第五个甲子起六十日,在九、十月份;厥阴旺期,第六个甲子起六十日,在十一、十二月份。

       4、自然界三阴三阳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人体脉象的不同,而且也表现出风、温、暑、湿、燥、寒六种气候的不同与变化。

       5、为什么寸口脉正常,人却会死亡呢?

答:人体的十二经脉,都连接着生气之原。这生气之原,是十二经脉的根本,也是指两肾之间的动气。若人的生气在内部已经消亡,寸口脉正常,患者亦犹鲜切花,必衰必亡。

       6、肾间动气是什么?

答:肾间动气,指两肾之间所藏的生气。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故动气也就是有阳气的意义。故肾间动气,可理解为肾阳。

附:

【原文】七难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脉邪?将病脉邪?

       然:皆王脉也。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

       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

       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译文】第七问:医经上说,少阳脉来的形态,是忽大忽小,忽短忽长;阳明脉来,是浮大而兼有短象;太阳脉来,是洪大而兼有长形;太阴脉来,是紧大而脉形偏长;少阴脉来,是紧细而微弱;厥阴脉来,是沉短而脉形偏大。这六种脉象,是正常脉,还是生病时的脉象?

       答:这些都是三阴三阳在相应的时令季节处于旺盛状态的脉象。

       问:三阴三阳和时令季节的相应,是在哪几个月,各旺多少天呢?

       答:从冬至以后第一个甲子日开始,循环一周六十天,是少阳当旺的时期;接下去第二个甲子日开始的六十天,是阳明当旺的时期;第三个甲子日开始的六十天,是太阳当旺的时期;第四个甲子日开始的六十天,是太阴当旺的时期;第五个甲子日开始的六十天,是少阴当旺的时期;第六个甲子日开始的六十天,是厥阴当旺的时期。每一当旺的时期。各为六十天,则六六三百六十天,就成为一年。这就是三阴三阳在一年中当旺时日的大概情况。

       第八问:寸口脉正常,而人却出现死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人体的十二经脉,都连接着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是十二经脉的根本,也就是指两肾之间的动气。这是五脏六腑的根本,十二经脉的根源,呼吸之气出入的枢要,三焦气化的发源地,又叫做防御病邪侵袭的主宰。所以生气是人的根本,如果根本已绝,那么,茎和枝叶就都会枯萎了。人的寸口脉正常而出现死亡,那是因人的生气在内部已经消亡了。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