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yve),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见《伤寒论》.第194条)。
作者:蒋远东
阳明病本来是一个热病,不能食是中寒,本篇第190条已经给本阳明病作了一个定性说: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其【注】中讲:阳明中寒、阳明伤寒是一个互词,阳明伤寒是从太阳伤寒传来的;阳明伤寒既然是从太阳伤寒传来的,这个阳明伤寒实际上就是一个寒热交错的病,既不能单方面的攻其胃热、也不能单方面的攻其里寒;因为攻其热则寒不退,攻其寒则热不退,本条文就讲了这么一个攻其热而寒不退的道理。
阳明病不能食是太阳伤寒的寒邪由表及里、直抵阳明胃腑,胃中虚冷,所以不能食。这个时候只能用大小建中汤或理中汤这一类健脾除湿的药来健脾除湿,而不能攻伐其热,攻伐其热的药都是寒凉的药,用寒凉的药攻伐已经被寒所伤的脾胃,名除中。除中者,必死无疑,就此《厥阴病全篇》第332条讲: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本条文是基于本篇第120条的“以医吐之所致”讲的,本阳明病是本篇第243条讲的:食谷欲呕属阳明。以其病浅、脉数,未及厥阴,所以攻其热必哕。哕者,有声无物也,是为干呕;从本篇可见,呕吐哕是阳明中寒,是胃气上逆的表现。本条文认为阳明中寒,不能食,攻其热必哕的原因是:胃中虚冷,胃中虚冷的原因是胃阳不足。胃阳不足,即是本条文讲的本虚了。
本篇第120条讲: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本篇第243条讲:食谷欲呕,属阳明病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属上焦。其【注】中又讲:得汤反剧属上焦,宜葛根汤见半夏。
本条文实际上是本篇第120条的以医吐之所致的一个剖析,也是对湿热病的一个剖析。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31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