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原】《伤寒论》.第122条
2025
05-07

【原】《伤寒论》.第122条

191、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见《伤寒论》.第122条)。

作者:蒋远东

《平脉法》讲: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四动,乃平人不病之缓脉也;闰以太息故五动,亦为平脉;超过四五动的脉,《辨脉法》讲:一息六至,谓之数;一息七至,谓之疾;不及四五至者,《辨脉法》讲:一息三至,谓之迟。

超过四五至的脉即是数脉,数脉代表的是热,本条文就脉数的不同、讲了两个不同的证状。第一段讲: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这其中的数为热是病人体内有实实在在的热,这个实实在在的热名实热,实热者,消谷引食也。

第二段讲的是如果其热不实,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热、而是一个虚热,这个热俗称假热,亦名客热;客热不能消谷引食。客热不能消谷引食就是本条文讲的:而反吐者。吐是胃中虚冷造成的,造成胃中虚冷的原因就是本条文讲的:发汗令阳气微、客气虚所致;同样也是本篇第120条的:以医吐之所致。本篇第120条讲: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本条文实际上是对本篇第120条的一个解释,本篇第120条的今自汗出者,实际上就是本条文的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也。这里的阳气指的胃阳之气,膈的下面是胃。因为客气动膈导致胃阳不足,所以胃中虚冷,不能消谷引食。

至于脉的虚实的辨别,《辨脉法》讲:浮中沉俱有力,按之且大谓之实;浮中沉俱无力,按之且大谓之虚;由此可见,脉的虚实是在有力、无力中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浮取、还是中取、沉取的时候,六部脉按之皆有力且大,这个脉就是实脉;无论浮取、中取、沉取,六部脉按之皆无力且大,这个脉就虚脉;据本篇第120条可见、本条文中的这个脉数当是代表脾胃的关脉数,数在关上。

由此可见,导致病人呕吐的根本原因就是本篇第120条讲的: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本条文中的消谷引食中的这个引是接纳意思,不能引食是不能接纳食物,不能接纳食物的后果就是拒食,则吐也。拒食则吐是:太阳病在发汗的过程中,因汗出过多而虚其里,里虚者则外邪入也,所以胃中虚冷;当与吴茱萸汤。因为本条文和本篇第243条都是对本篇第120条的解释,本篇第243条讲:食谷欲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属上焦,其【注】中讲:吐在上焦,宜葛根汤加半夏。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