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腿指的是双下肢不等长,一条腿比另一条腿长,或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
长短腿分为真性长短腿(结构性长短腿)、假性长短腿(功能性长短腿)和特发性长短腿(原因不明)。
在评估患者时,治疗师很容易通过双手比较双侧髂嵴最高点的位置,进而判断出患者存在骨盆侧倾的情况。
长短腿的测量方法取仰卧位,测量髂前上棘处与内踝之间的距离。若长度不等,则认为存在实际(真性)长短腿。
臀中肌起于髂骨翼外侧面,髂嵴下方,止于股骨大转子。臀中肌纤维束分为三束,上纤维束的功能是使髋外旋并协助髋关节外展;前纤维束的功能是使髋内旋并协助髋关节屈曲;后纤维束的功能是使髋外旋并伸展髋关节。
臀中肌被认为是骨盆动态稳定性的关键肌,步态中负责骨盆和膝关节的侧方稳定。臀中肌肌力不足的典型表现是对侧骨盆往下掉落。
(A正常的臀中肌单侧支撑对侧骨盆保持稳定 B右侧臀中肌力弱导致对侧骨盆侧倾)
骨盆侧倾的患者,在视觉上就表现为骨盆较高的一侧腿长,骨盆较低的一侧腿短,于是产生了长短腿。
(骨盆侧倾,左侧骨盆高,右侧骨盆低。视觉上左腿较长,右腿较短)
臀中肌无力除了导致长短腿外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姿势代偿,当身体出现失代偿时便能引起疼痛。
根据下图,我们可以观察到,骨盆往下,骨盆较低一侧的股骨处于外展状态,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短缩紧张,内收肌被拉长;骨盆较高一侧的股骨处于内收状态,内收肌紧张,臀中肌薄弱无力。引起的下肢疼痛包括膝关节和踝关节。
由此可见臀中肌在骨盆稳定和下肢力线的对位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何能更好的锻炼臀中肌纠正骨盆侧倾减轻下肢疼痛?今天一起来学习。
1.髋部提拉 单腿站立于一个稍高且稳定的平面(以左腿为例)。首先将骨盆保持在中立位,缓慢下降右侧腿,使骨盆的右侧低于左侧。然后左侧臀肌发力,使骨盆再次回到中立位(即仅靠臀肌力量使骨盆回位,右腿上升至与左腿齐平)。
2.蚌式开合 侧卧,屈髋屈膝约90度,臀部收缩将上腿如贝壳状打开。下落时双腿膝盖不要相碰,再继续进行下一个动作。注意保持骨盆的中立位,不要翻转。3. 跪姿侧桥接上摆腿双膝跪于垫上,双手支撑呈四点跪位,保持腰背挺直,核心发力收紧。单腿外展至臀部完全收紧。注意不要塌腰,骨盆保持中立位,不要翻转。4.侧卧腿外摆
侧卧,屈膝,上方腿伸直,后伸。向上抬起至臀部外侧充分收紧。下落后保持上腿后伸的位置,且不落地。注意上方腿保持脚尖向前,同时保持骨盆的中立位,不要翻转。
以上动作仅供参考如果您有长短腿或者下肢疼痛的问题请在专业人士评估后再进行锻炼。也可到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咨询。编辑:林振亮审核:史金辉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20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