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擒十二法
(一)三节
人之一身各分三节,手肘为梢节,腰腹为中节, 腿足为根节。三节之中也有三节之分。手为梢节之梢节,肘为梢节之中节,肩为梢节之根节;胸为中节之梢节,心为中节之中节,丹田为中节之根节;足为根节之梢节,膝为根节之中节,胯为根节之根节。总之,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逼。
切忌不可有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病,此为三节所要贵明之理,不可轻视。
(二)四梢
发为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
四梢齐,则内劲出。至于起至之法,必须发欲冲冠、甲欲透骨、牙欲断金、舌欲摧齿,心一动而四梢齐至。气从丹田而出,如虎之狠,如龙之警,气发而为声,声随手法,手随声落。
故一枝动百枝摇,四梢齐,内颈从此出矣。
(三)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内对人的五脏,外对人的五官、五色。
心属火,心动勇力生。脾属土,脾动大力攻。肝属木,木动火焰冲。肺属金,肺动沉雷惊。肾属水, 肾动快似风。
此是五行存于内者。目通于肝、 鼻通于肺、耳通于肾、舌通于心、人中通于脾。此五行著于外者。
肝木为青色、肺全为白色、肾水为黑色、心火为赤色、脾土为黄色。
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
已为天、人为地、手为云,目为日月。闭已之五行,以克人之五行。
(四)身法
身法有八要,起、落、迸、退、反、侧、收、纵。
起为横,落为顺,进步低,退步高,反身顾后,侧顾左右,敛如伏猫,放似纵虎。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妙,与三节相宜.
(五)步法
步法有寸步、垫步、纵步、快步、剪步。
离敌较近可用寸步。
寸步者,一步可以到也。
如离敌较远用纵步。垫后步,仍止前步。
身大力勇者,进前步急过后脚,也必垫一步。
若离对方较远,可以用快步,后脚也必须垫一步,但不露形,此是马奔、虎剪之疾,气不成者不可轻用。
如遇人多,或有器械,即连腿代脚并剪而上,亦叫飞脚,学者随意用之。总之,法不可执。习之纯熟, 用之无心,方尽其妙。.
(六)手足
手者,出手、 领手、起手、截手也。出手者,筋梢发,有起有落;
起手者,曲而非曲,直而非直;领手者, 筋梢不发,而未落者;截手者,顺起顺落,掺以领搓者。
起前手,如鹞子钻林,束翅而起。催后手,如飞燕抄水, 此单手之法。两手交错,互并落起。如拳升落可分砖石,此两手之法。
总之,肘护心,手撩阴,其起如同虎扑人其落如同鹰捉兔.
足者,起翻落钻,忌踢宜折也。腿起怀,脚打膝, 斜上翻,如同手之撩阴也。落则尤如石钻物,如手拂眉。
忌踢者,脚踢浑身是空。宜折者,即手足之落,如鹰捉物是也。
手足之法本相同,而足以为用,也必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莫测。
(七)上进法
上法,进法。上法以手为妙, 进法以步为奇,而总以身法为要。
起手如丹凤朝阳,进前步抢上抢下,随后步折打是也。
三节明,四梢齐五行闭,身法活,手足之法连贯,视其远近,随其老嫩,- -动而即是也。此外还有顺、勇、疾、狠、真、尽六方。顺者,自然也;勇者,果断也;疾者,急速也;狠者,不容情也,真者,发必中也;尽者,内劲出,彼不可变化也。
(八)顾法
顾法分开、追、单、双、上下、前后、左右顾也。
开法者,左开、右开、劲开、柔开。左开,如里括。
右开,似外括。劲开,似炮炸。柔开,如暗劲出。
截法者,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截手者,彼先动而截之。截身者,彼未动而截之。截言者,彼言露其意而截之。截面者,彼面露其色而截之。截心者,彼喜上眉梢,我防其有心而截之。
追法与上法、进法一气贯注,即所谓随身紧趋,追风赶月不放松。彼虽欲走,而不能走矣,何怕其有邪术乎。
单双顾者,单顾用截拳,双顾用横拳,顾上用冲天炮,顾下用卧地炮,顾前顾后,.即用前后梢拳。顾左顾右,即用扩边炮、扩身炮。所以要随机而动,非同他人之钩连拳架也。
(九)三性
三性调养之法,眼为见性、耳为灵性、心为勇性,此三性者,点穴、擒拿术中之妙用也,故眼中不时常循环,耳中不时常报应,心中不时常警惕,而精灵之意在我,庶不为人.所误矣。
(十)内劲
内劲寓于无形之中,接于有形之表,而难以言传。
然思其理,也可知之。志者气之帅,气者体之匀。
心动气随行,气动力赴之。
此自然之理也,即提劲、崩劲也非殆、粘粘劲也。
闯劲太直,而难为起落。攻劲太死,而难变化。
崩劲太促,而难为展拓、惟粘劲出没甚捷,可使日月无光而不见其形,天地交合而不费其力。
总之,于三心之中,发于一战之倾。如虎伸爪不见爪,而物不能逃;龙之不见力,而山不可阻。如合以上九法为一,克人宁有不乎。
(十一)九宫
功夫之道,全是河图洛书之理。顺人自然动作,合成法则,使人心思会悟,身体力行。练习九宫,是从一至九从九还归于一的方法。
用九个人或用九块砖、九根杆布成四正四隅,正中央放一根成为九宫阵图。开始练习时,每杆相距较宽一些,渐渐缩小距离,直至仅能容身穿行往来。行如流水,旋转自如,而不觉得在杆中行走。
绕转的形势不拘一格,可用各种姿势、手法、身法、眼法、步法,使精神气息、力量、功夫都从中出为妙。
不会练功夫者,如果按其法练习, 可以消食健体而达到祛病延年之妙用。步法不灵活的人习之,可以使其灵活;身体拘僵之人习之,可以使其灵通;心中固执之人习之,可以使其灵妙。
练习时,不会功夫者,行走之时随其自然。会功夫者,可以按照自己学习的方法规则,无论如何运动,左旋右转,浑身. 上下都不能碰到所立之杆。起初练习,按一至九去。
九还一归,九根杆好像九个门,如练习熟练后,无论哪个门都可以当起点,但归还时注意不要离开中门。所行练的道路为飞九宫,九根杆如同九个人,练习时如一人敌九人,左转右旋,屈伸往来,飞跃变化,闪展腾挪,妙用自悟,自然贯通也。
(十二)交手
交手之法,要站左进右,站右进左。发步时, 足跟要先着地,足趾屈曲抓地。出人要以心为主宰,眼手足随即而去,不贪不歉,不即不离。进人进步一步- -招,一支动百支俱随。
伸要伸得进,握要握得狠,卷要卷得紧,崩要崩得有力。
不拘按打、拱打、旋打、斩打、冲打、奔打、肘打、掌打、进打、退打、横打以及前后上下左右百般打法,都一齐相随。出手先占中门,骨节要对,手把要灵,发手要快,拳脚要活,打手要跟,存心要精。
要认真审察人之来势,脚踢头捶,拳打膊炸,窄身进步,涨身起发,斜行换步,提打倒身。灵机自揣摩,手急打手慢。起手如闪电,打下如迅雷。起手时三心相对,左来左挡,右来右迎。近出肘膝,远加手足,贴身即点穴、擒拿对手。
审顾地势,拳打上风。手要急,足要轻把势走动如猫行。
心要正,目聚精, 手足齐到定能贏。若是手到步不到,打上不为妙。手到步也到,打人如同打小草。.上打咽喉下撩阴,左右两肋在中心。前打一丈不为远,近者只在一寸间。
身动时如崩墙倒,脚落时如树栽根。
身如游龙: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节首尾皆应.操练时面前似有人,交手时面前似无人。起前手,后手紧催。起前脚,后脚紧逼。
打前要顾后,知进必知退。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拳不打空起,也不打空落,手足起落,心要占先, 意必
胜人。
翻身仰天迎射手,左旋右转名不朽。
屈曲弯弯堪小势,. 点穴擒拿古已有。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05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