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医学科普】CT灌注成像(CTP)的临床应用
2024
04-01

【医学科普】CT灌注成像(CTP)的临床应用

CT灌注成像

CT灌注(CTperfusion)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同时,对选定层面通过连续多次同层扫描,以获得该层面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time-densitycurve,TDC)曲线,其曲线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组织浓度的变化,间接反映组织器官灌注量的变化。

  • CT灌注成像的意义

1、明确有无脑局部缺血灶,了解脑血管的储备能力及脑血流动力学功能信息(脑微循环状态;对缺血灶分期);

2、明确有无缺血半暗带,指导溶栓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评价;

3、检测隐匿性或微小恶性病变;

4、鉴别炎症与肿瘤;对脑肿瘤进行分级,有助于部分肿瘤定性诊断;

5、指导临床肿瘤活检;

6、监测肿瘤治疗疗效,鉴别放射性损伤与肿瘤复发。

  • CT灌注优势

1、检查速度快,检查限制因素少,适用急诊;

2、可做定量分析;

3、一次扫描可提供颈部血管解剖、颅脑血管侧枝循环和缺血半暗带信息。

  • 临床应用

1、脑缺血性病变

灌注成像分析脑血液动力学改变,通过评价脑血流(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来描述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低灌注区、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由此获得较完整的早期卒中的诊断信息。

通过综合分析灌注参数可以掌握组织血液供给的具体情况:

①灌注不足;

②侧支循环信息;

③血流再灌注信息;

④过度灌注信息。

左侧颞枕叶灌注减低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减少,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延长。

△Mismatch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溶栓治疗是急性脑缺血首选的治疗方法,溶栓治疗的疗效与缺血半暗带的存在与否、半暗带大小及治疗时间窗的选择有密切关系。

2、颅内占位性病变

CBV是评价颅内占位最有用的参数,有助于评判脑肿瘤的新生血管程度、分级和恶性度,鉴别肿瘤样病变,监测治疗效果等。

a)原发胶质瘤 

肿瘤恶性程度越高rCBV值越大,即多形胶母>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灌注成像能够在活体上快速而几乎无创地量化反映组织的血管生成及分布情况,从而达到对胶质瘤分级的目的。

△脑干胶质瘤,左图为CBF,右图为CBV,病变区灌注增高

b)脑原发淋巴瘤

脑原发淋巴瘤的治疗依靠联合大剂量化疗和放疗而非手术,常规影像有时很难鉴别脑原发淋巴瘤与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灌注成像显示肿瘤新生血管特征的能力有助于鉴别两者。

△上图左侧颞叶淋巴瘤呈低灌注

c)脑外肿瘤

脑外肿瘤是指起源于颅内非脑实质组织如脑膜、硬膜、颅骨、脑室、脉络膜丛等,以脑膜瘤最常见。它们常有丰富的血管而又无血脑屏障,所以增强显著。脑外肿瘤的rCBV明显高于脑内肿瘤。灌注曲线特征是首次通过后基线恢复缓慢。

△脑膜瘤,CBV、CBF、MTT明显增高

3、立体定向引导活检

活检是确定肿瘤类型和级别的最后方法,但只有从肿瘤恶性度最高处采样才能准确分级。常规增强CT或MRI所显示的增强区域只代表血脑屏障破坏而并不一定是肿瘤最恶性部分。CBV图能显示血管分布增多区,对于常规检查不增强的肿瘤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弥漫型低级星形细胞瘤,强化不明显,灌注指出血管最丰富的区域

4、评价治疗效应

常规影像和临床检查常常很难鉴别迟发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在病理上两者表现迥异,放射性坏死为广泛血管损伤和组织缺氧,而肿瘤复发为血管新生。灌注成像的CBV图能够反映肿瘤复发和放射性坏死在血管分布上的病理差异。

△由左至右为CBF、CBV和MTT

胶质瘤术后2年,双侧额叶CBF和CBV增高,MTT明显延长,考虑肿瘤复发。

胶质瘤术后1年,左侧颞叶灌注成像CBV和CBF减低,考虑放射性坏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