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SALE
PROMOTION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9种模式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 是肾细胞癌最常见的亚型,占肾细胞癌病例的70-80%。其病理特征具有较强的诊断特异性,以下从大体形态、显微镜下特征、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概述:
一、大体形态
肿瘤外观
-
通常为单发性肿块,直径不一,平均大小约为5-7 cm。
-
切面呈金黄色(脂质丰富),可见出血、坏死或囊性变。
边界
-
通常边界清晰,有假包膜,侵袭性肿瘤可能突破包膜。
血管分布
-
富血管化,切面常见扩张的血管或血栓。
二、显微镜下特征
肿瘤细胞
-
胞浆:细胞胞浆丰富,常呈透明状(含糖原和脂质),PAS染色阳性,PAS酶消化后可消失。
-
核异型性:从轻度至明显不等,细胞核可见嗜碱性核仁(Fuhrman分级依据)。
生长模式
-
多样化,包括实性、巢状、囊性、乳头状、管状、肉瘤样等(参见上文)。
间质特征
-
常见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与肿瘤细胞交织,形成典型的血管-肿瘤细胞模式。
-
部分病例可见纤维化间质。
三、免疫组化特征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常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阳性标记物
-
CAIX(碳酸酐酶 IX):高表达且典型的杯状染色。
-
Vimentin:通常阳性。
-
CD10:大部分病例阳性。
-
RCC Marker:高表达。
阴性标记物
-
CK7:通常阴性(与乳头状肾细胞癌鉴别)。
-
AMACR:少见阳性表达。
四、分子生物学特征
基因突变
-
VHL基因失活(3p缺失):约90%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病例存在。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与肿瘤的生长和代谢相关。
染色体改变
-
常见3号染色体短臂(3p)丢失,导致VHL基因失活。
分子靶点
-
HIF-1α过表达:与VEGF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增加有关,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靶点。
五、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病变进行鉴别:
-
乳头状肾细胞癌(CK7阳性,CAIX阴性)。
-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细胞质嗜酸性,核周晕带)。
-
平滑肌脂肪瘤(HMB-45和Melan-A阳性)。
总结: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病理特征以“透明细胞”“富血管化”“VHL基因失活”为核心特征,结合大体形态、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89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