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周一方】治疗流行性感冒之感冒宁煎剂
2025
04-27

【一周一方】治疗流行性感冒之感冒宁煎剂

清明时节雨纷纷,外出活动要保温;

防寒保暖多穿衣,虚邪外感不袭身。

【方名】感冒宁煎剂 

【来源】以明·陶节庵《伤寒六书》的柴葛解肌汤化裁

【名老中医】原明忠  

【组成】 柴胡20g , 板蓝根25g , 葛根20g , 羌活20g , 连翘20g , 白芷10g , 黄芩10g , 桔梗9g , 石膏15g , 甘草8g , 白芍5g。 ,

【功用】祛风散寒,解表发汗,清热解毒

【方解】方中以柴胡、板蓝根为君药。柴胡祛风发汗解表退热,板蓝根清热解毒退热。二味单用治感冒均有较好疗效,合用则能祛风解表,发汗退热;羌活、白芷、葛根、连翘、黄芩为臣药。羌活、白芷辛温,善能散寒发汗解表邪,治头痛及肢体疼痛。葛根气轻,“善解肌表发汗开腠理 (《别录》)”。连翘辛凉,“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为治风热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芩泻肺火,止咳而清热邪,又可助柴胡以透肌达表而解肌热。五味臣药共助君药以增强祛风散寒发汗解表,清热解毒等作用;石膏、白芍、甘草、桔梗为佐使药。石膏解肌除热,既能助解肌药祛除表邪,又能清肺胃之热。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和营泄热,助卫气驱逐表邪。甘草又能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止咳,疗咽喉肿痛,且能载诸药上行于肺为使药。诸药配伍,切中邪犯肺卫、卫阳被逼,营卫失和,郁而化热之病机。故能祛风散寒,解表发汗,清热解毒。从而使表邪解,营卫和,热邪清,而感冒愈。

【主治】四时感冒,风热证及风寒化热证。症见头痛,鼻塞,噴嚏,鼻流清涕或浊涕,恶寒发热,肢体酸困,咽痛发红,轻咳,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

【临床应用】治疗表寒未解,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的常用方。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龈炎、急性结膜炎等属表寒未解,入里化热者。

【中医病名】感冒

【中医证候】风热证,风寒化热证,表寒未解,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

【西医病名】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龈炎、急性结膜炎

【加减化裁】若无汗而恶寒者,可去黄芩,加麻黄增强发散之力,夏秋季可用苏叶代替麻黄;若口渴甚者,可加知母、天花粉清热生津;若兼烦躁,舌质偏红者,重用石膏,并酌加银花、连翘以增清热之功。

案例解析

【医案名称】案一:感冒宁煎剂治疗感冒风热证

康某,女,16岁,因感冒发烧2天,1989年11月12日就诊.症见:头痛,肢体酸困,恶寒发热,苔薄微黄,脉浮数,体温:38.7℃。血象:白细胞6.5×109/L,中性粒细胞60%。诊断为感冒,属风热证。治以疏风清热解肌,予以感冒宁煎剂,每次2袋,1日3次,36小时体温降至36.5℃,诸症消失而愈。

【医案名称】案二:感冒宁煎剂治疗感冒风热证

付某,女,18岁。感冒一天,于1992年11月28日就诊。头痛,鼻塞,恶寒发热,肢体酸疼,咽部发红,苔白腻,脉浮数,体温38.6℃。诊断为感冒,属风热证。治以疏风清热解肌,予以感冒宁煎剂。每次一袋,1日3次,48小时体温降至36℃,诸症消失而愈。

【医案名称】案三:感冒宁煎剂治疗感冒风寒证

刘某,男,43岁,太原电机厂工人。感冒一天半,于1993年3月16日就诊。头痛,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无汗,四肢酸痛,苔白薄,脉浮紧,体温39.2℃,诊断为感冒,属风寒证。治以疏风散寒解肌,予以感冒宁煎剂,每次2袋,1日3次,嘱服药后多饮热水,覆被取微汗,若无汗4小时再服一次,服第三次后体温下降1℃,48小时后体温降至36.8℃,诸症消失而愈。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