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一附院
古法记忆
开 栏 语
在传统中医的浩瀚宝库中,蕴藏着一系列独特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蕴含着中医辨证论治的深奥理论和天人合一的崇高思想,体现了中医哲学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深刻智慧。从经络穴位的精准运用,到本草药剂的精妙调配;从艾灸拔罐的温暖抚慰,到推拿正骨的刚柔并济,每一项疗法都蕴含着中医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精髓。
我们特别开设【古法记忆】专栏,带您穿越时空,感受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探索中医特色疗法的奇妙世界,领略中医在祛病强身、守护健康方面的非凡能力。
十字灸
一、书文记载
十字灸是指在腹部用隔姜灸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源于脐灸, 王宏翰《医学源始》记载: “脐者,肾间动气也,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
十字灸是在中脘穴至中极穴的任脉部分与双侧至带脉大横穴的中间部分进行施灸,通过经络腧穴、生姜、艾绒、中药配方的综合作用,利用隔姜灸产生的温热之性将药物渗透到体内的一种疗法。
二、中医功效
十字灸的创立基于中医理论,脾胃属中焦,乃后天之本。如果中焦不通,就会影响脾胃运化水谷及水湿功能,精华不能吸收利用反变成废物,即为水饮、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而在腹部十字灸对调理中焦,运化体内湿浊之气,起到直接作用。脐通百脉,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如“神阙(脐)者,神之舍也,心藏神,脐为神之舍。”另据经脉循行,足少阴肾经挟脐上行,入肺中。脐属任脉,而肺经之络穴列缺通于任脉。肾与肾经可通过带脉通脐,且肾脉挟脐上行等等,故十字灸可以治疗上中下三焦疾病,通三焦,调百病。
主要功效:
十字灸具有疏肝和胃、健脾化湿、温中散寒、滋阴活血、调经益肾、宁心安神等功效。
三、适应病症
十字灸适用于体质辨识为阳虚体质或寒湿体质者:
1.亚健康状态者,如慢性疲劳、体虚易感冒、畏寒、四肢不温等。
2.脾胃病证,如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
3.男科病证,如阳痿、遗精、性功能减退等。
4.妇产科病证,如宫寒不孕、痛经、月子病、带下病、产后虚损等。
四、禁忌病症
1.哺乳期、崩漏的女性患者及妊娠期禁用。
2.施灸部位皮损者禁用。
3.高热患者,阴虚火旺、湿热、热重于湿等证型患者禁用。
4.体质极度虚弱者禁用。
五、温馨提示
1.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嘱患者勿随意变换体位。
2.灸后注意防寒保暖,腹部避免直接吹风,24小时后方可洗澡,适当休息,避免熬夜。
3.调节饮食,清淡素食,多饮用温开水,避免生冷、辛辣及肥甘之品。
请为天津中医一附院点个“”,
再点个“”
来源 | 特色疗法中心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61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