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用苓桂姜甘汤,胃热用葛根芩连汤,寒热都有就用半夏泻心汤!牢记医圣3个千古方,赶走老胃病!
首先胃寒一方面指脾阳不足,寒邪内生,一方面是感受外寒,但不管是内寒还是外寒,最终的结果都是脾胃的运化能力下降,这时候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小肚子发凉,吃凉的就容易拉肚子,胃口差,腹胀腹痛,严重一点的还会吃什么拉什么;另外脾虚之后,气血生化就不足,人就特别乏力没精神,舌头就是两边有齿痕,舌苔白腻
而苓桂姜甘汤里面的桂枝、生姜都是药性辛热的,它俩都走表,尤其擅长发散体表的寒气,但同时也能作用于脾胃,所以张仲景在治脾胃受寒的方剂中大多数都能看到桂枝、生姜的身影;又因为运化功能差,水湿就排不出去,所以用了茯苓来利水渗湿,等寒邪散了、水湿祛了,胃寒的情况就消失了
其次胃热经常见于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吃得太多,导致脾胃负担加重,食物消化不动,堆积化热,虽然也有感受外邪引起的胃热,不过很少见,因此胃热多指内热。通常这类人会表现出烦躁,口干口苦口臭,胃里又烧灼感,经常反酸烧心,喜欢喝凉饮,而且因为胃火把肠道的津液都给耗干了,就容易出现便秘,大便干结,甚至像羊屎状,一粒一粒的
而葛根芩连汤里面的黄芩、黄连都是药性苦寒的,擅长清热泻火,尤其是黄连,“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很苦,但是越苦的药清热越强,燥湿也厉害;黄芩可以应对全身的热毒火毒,它还能加强黄连清热燥湿健脾胃的效果;然后葛根这里最大的作用就是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生津止渴,这样一来,既能清热,又能生津,火邪散了、津液足了,胃热的情况就消失了
最后如果是胃里既有寒、又有热,脾胃同时受着寒热双重刺激,损伤其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吃凉的会腹泻,吃热的会胃胀腹胀,大便前干后稀或者要么不成形、要么便秘
而半夏泻心汤里面用黄芩、黄连清中焦脾胃里面的热,用干姜、半夏温脾胃里面的寒,寒热同调,一并带出,胃不舒服的情况就消失了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治疗方案推广,出现不适,还请及时线下就医!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53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