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升阳益胃汤(收藏)
2025
04-21

升阳益胃汤(收藏)

升阳益胃汤

证名:脾胃虚弱,清阳下陷,湿热内蕴证

证候

  • 主症: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黏滞不爽。

  • 次症:头晕目眩、肢体困重、口苦口干、小便短黄。

  • 舌脉: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苔白腻或黄腻;脉濡弱或滑数。

证机

  • 脾胃气虚 → 运化无力,清阳不升 → 乏力、腹胀、头晕。

  • 湿浊中阻 → 气机不畅 → 脘痞、便溏。

  • 湿热郁遏 → 津液不布 → 口苦、尿黄。

治法:补脾益气,升阳举陷,清热利湿

方剂:升阳益胃汤(《脾胃论》)

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黄连3g、姜半夏10g、炙甘草6g、陈皮9g、茯苓12g、泽泻9g、防风6g、羌活6g、独活6g、柴胡6g、白芍12g、生姜3片、大枣3枚。

加减

  • 湿重(苔白厚腻,身重如裹)

    • 加药:苍术10、薏苡仁30

    • 效:增强燥湿健脾,通利三焦。

  • 气滞(脘腹胀痛,嗳气频作)

    • 加药:木香6、砂仁6(后下)

    • 效:行气醒脾,消胀除满。

  • 寒湿(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

    • 减药:去黄连

    • 加药:干姜10、桂枝9

    • 效:温中散寒,化湿通阳。

  • 主治

    • 中医:泄泻(脾虚湿盛型)、痞满(脾胃湿热型)、眩晕(清阳不升型)。

    • 西医: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方解

  • 补土(脾):

    • 黄芪、人参、白术、甘草 → 甘温补脾,培土生金(肺),助气血化源。

  • 泻水(湿):

    • 茯苓、泽泻 → 淡渗利湿,导湿热从小便出(水行则土健)。

  • 疏木(肝):

    • 柴胡、白芍 → 柔肝疏肝,防木郁克土(木疏则土运)。

  • 祛火(热):

    • 黄连 → 清中焦湿热,抑心火(火降则土安)。

  • 胜湿(风药升阳):

    • 羌活、独活、防风 → 风药升阳,胜湿醒脾(风动则湿散)。

  • 五行联动:

    • 土虚(脾)为本,水湿(肾/膀胱)为标,木郁(肝)为因,火扰(心/胃)为果。

    • 全方通过补土、泻水、疏木、清火,恢复中焦升降枢纽,契合“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

    临床要点

    • 辨证关键:需区分湿热与寒湿比重,调整黄连、干姜用量。

    • 禁忌:阴虚内热(舌红少苔)或实热积滞(便秘、高热)者忌用。

    温馨提示:💊仅供有缘人参考学习。由医师辨证施治!对证下药!切勿盲目尝试!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