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何迎春,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国医大师朱良春、陈绍宏及全国名中医连建伟的学术继承人,杭州市级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深厚的中医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乳腺结节、甲状腺疾病等多种疑难杂症。
60岁的徐先生(化名)术后体重下降了20斤,还伴有乏力疲倦、失眠、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差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然而,检查结果却未发现明显异常,这让他感到十分困惑:“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为改善生活质量,徐先生来到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找到了市级名中医、老年病科主任中医师何迎春。经过仔细辨证,何迎春认为徐先生患的是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气血两虚、肝肾亏虚。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理,徐先生的体重逐渐恢复正常,精力也明显充沛,身体不适显著改善。
脏腑功能失调致劳倦
何迎春介绍,历代中医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近或吻合的病症,如“虚劳”“懈怠”“四肢疲劳”及各类“郁证”等,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与情志、饮食、劳逸、体质及病后调养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在于脏腑功能失调。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或情绪波动过大,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全身气机运行。这种肝郁状态日久可能化火伤阴,或横逆犯脾,形成肝郁脾虚的证候,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等典型症状。
在饮食方面,何迎春提醒:过食生冷、肥甘厚味或饥饱无常都会损伤脾胃功能,使其运化能力减弱,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气血生化不足而出现乏力、倦怠、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虚弱还容易酿生痰湿,阻滞气机,进一步加重疲劳感。劳逸失度也是重要致病因素,无论是体力、脑力的过度劳累,还是房劳过度,都会耗伤气血,使脏腑失养,导致心脾两虚或肝肾不足。而过度安逸、久坐少动同样不利于健康,会使气血运行不畅,肌肉松弛,代谢减缓,同样可能引发疲劳症状。
先天禀赋不足在发病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若肾精亏虚,不论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耗损,都会导致髓海失养,出现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等症状。由于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往往会累及其他脏腑,形成脾肾两虚或心肾不交等复杂证候,进一步加重疲劳症状。此外,手术、重病或长期慢性病后若调养不当,气血耗伤后正气难复,容易形成气血两虚或气阴两伤的体质,表现为持续疲劳、体弱易病、恢复缓慢等特点。
调整生活方式复元气
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强调通过整体调养、辨证施治来恢复气血充盈。在起居方面,提倡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特别要保证充足睡眠,建议在晚上9~11点(亥时)入睡。避免熬夜很重要,因为夜间肝血归藏不足会影响次日精力,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肝肾阴虚。
饮食调养应以健脾益气为主,推荐食用山药、莲子、芡实等健脾祛湿的食材,大枣、龙眼肉等补血养心的食物,以及小米、南瓜等养胃和中的食物。同时要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运动调理方面,何迎春推荐选择柔和舒缓的传统养生功法,如能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的太极拳,强健脾胃、提升阳气的八段锦,以及模仿动物动作、灵活筋骨的五禽戏。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不感到疲惫为度,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津。通过这些综合调理方法,结合个体化的辨证施治,才能有效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各种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
慢性疲劳综合征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及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如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疲劳,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中医调理。(记者 徐尤佳)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18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