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个妙方,补气止汗,头汗、脸汗、胸背汗皆可消!
2025
04-10

一个妙方,补气止汗,头汗、脸汗、胸背汗皆可消!

付济华

中医师这样说

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但如果不论冬夏,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甚至坐着不动也出汗,那就要引起注意了。因为频繁出汗流失的是气血,长此以往,会导致气血两亏,正气不足,免疫力下降,各种各样的毛病就出现了。

中医有一个妙方,可以很好地应对自汗的问题,头汗、脸汗、胸背汗都能用。

在中医看来,汗为心之液,出于腠理,正常由卫气控制。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发散于全身。如果肺气、脾气、心气不足,卫气虚弱,腠理就会不固,汗液就容易渗出。

今天推荐的方子,出自清代医家翟良的《医学启蒙》,其之所以能调理自汗,关键在于其能固表止汗。

牡蛎黄芪桂枝汤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方中药物是如何共同奏效的。牡蛎出自海中,咸涩微寒,敛阴潜阳,能够抑肝火,固肾气,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

黄芪是补气的“老大哥”,有益气实卫、固表止汗的功效,在汗液异常流出的时候,能够让脾气肺气正常运转,是自汗盗汗的克星。

桂枝补心气强心阳,能为身体源源不断注入阳气,尤其适合用于头面心胸背之汗液。桂枝和牡蛎相配,能够收有用津液,放体内邪气,止汗不留邪。

麻黄根味甘,性平,能补中泄热,主要用于因虚证引起的出汗不止。

白术健脾运湿,对于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有奇效。

浮小麦有收敛止汗之效,适合用于心气虚、心阴不足的自汗、盗汗。

而甘草补益中气,帮助人体恢复气的固摄作用。

当身体出汗太多时,会耗气伤阴,导致乏力、头晕、心悸、抵抗力下降,各种外邪容易入侵,感冒、鼻炎、咳嗽、哮喘等都可能找上门。今天推荐的药方,经过几百年的传承,确切有效,希望能广为传播,让更多人受益。

一起转发文章,点亮文末的“在看”按钮,传递爱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