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讲解 /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概述
本篇论述五脏中风、中寒病、五脏死脉和肝着,脾约、肾着、热在上中下三焦病候、大小肠寒热病候以及积聚、䅽气病的临床区别,文字错脱较多。肝着的主要证候,为“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以旋复花汤为治。脾约的主要证候,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以麻子仁丸为治。肾着的主要证候,“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以甘姜苓术汤为治。
十六、肾着(1)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2),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3),甘姜苓术汤主之(4)。
甘草干姜苓术汤方
甘草 白术各二两干姜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讲解〕本条论述肾着病的病证、成因和治疗。
(1)肾着:所谓肾着,是指寒湿之邪着於腰部,由於腰为肾之外府,故名曰“肾着”。
(2)其人身体重,……如故:肾着之病,其证身体重,腰中冷,自觉如坐水中,及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其病由寒湿侵袭,寒则冷痛,湿则沉重,所以身体腰部沉重不举,腰中及腰以下冷痛。水湿停阻,不化生津液,常有口渴,今水湿停在下焦,且上焦无热,所以反不渴。下焦有寒,所以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则中焦无病。
(3)病属下焦,……千钱,肾着之病,其发生原因是由於身体劳累,汗出湿衣,衣湿而冷,日久则形成寒湿,寒湿之邪侵入腰部,痹着其间,日久则腰以下冷痛,腹重坠如带五千铜钱一样。
(4)甘姜苓术汤主之:治用甘姜苓术汤。以甘草、干姜辛甘化阳培土散寒,白术、茯苓苦温甘淡健脾利湿,使寒去湿除,病证得愈。尤在泾说:“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其说甚是。腹中,应为“腰中”。
〔临证意义〕后世医家以甘姜苓术汤治疗慢性泄泻,妊娠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等病证之属於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用之有效,是为本方临床运用的发展。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058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