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文龙讲经方《伤寒论》二十六
2025
04-09

文龙讲经方《伤寒论》二十六

《伤寒论》二十六                     2024.8.15

  1.桂枝加桂枝汤: 消除奔豚气上冲于心,旨在强心。

  2.桂甘龙牡汤

  3.抵挡汤: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栓塞性经脉炎曲张、脑外伤、脑血栓后遗症,狂犬病,鬼魅发疯,抵挡汤打出淤血即可                P50页  

      117.用盘龙针会让人惊恐且大发汗,这种出汗被称之为劫汗,

  针孔处易感染,凸起一个包会发炎,出汗太多,胃里消化液会受影响,心气就会虚,上虚必会引发贲豚,

  下腹部之气上冲于心,艾灸凸起处消炎消肿,艾草就是有消炎杀菌的功效,隔姜灸,轻灸一壮即可,

  以消炎杀菌,与桂枝加桂汤,只桂枝加二两,桂枝用25克,之所以加桂,是为了消除奔豚气。 

     桂枝加桂汤: 就是桂枝汤把桂枝加了二两,25克,其他都不变。

  加桂,主旨是强心,消除下腹部奔豚气上冲心脏对心脏造成的冲击。加桂枝和肉桂都可以。王老师更习惯加桂枝。    

  118.火逆: 艾灸,深层次艾灸,把水湿逼到腰部以下,造成下肢水肿,这时应该用桂枝汤+白术茯苓,消除表证并去掉里湿,如果湿除不尽,还可以用肾着汤,

      白术茯苓干姜炙甘草,以消除腰腿的寒湿水肿,这是正治之法,

  但其并没有从汗来解表去湿,反到用了下法,让人把水拉出去,使消化道胃肠的津液水份拉干,破坏掉胃肠之正气后,又烧针,让人大发汗,把消化道和皮肉骨的水气都耗干,水肿确实会轻,但人也虚掉了,使人烦躁,桂甘龙牡汤主之。18分钟     

   桂甘龙牡汤这时不加茯苓的,纯粹桂甘龙牡汤四味药。    

  王老师习惯用桂甘龙牡汤治疗失眠,引火下行使心肾相交,龙骨牡蛎重坠安神,桂枝甘草强心,固护住心肾,再加茯苓通利三焦油膜网,常用来治疗失眠,

   能睡着,但睡眠浅易醒,王老师用来治疗失眠的版本是要加茯苓,王茯苓名字由来于此。  

   桂甘龙牡汤构成:

    桂枝5炙甘草10生龙骨10段牡蛎10,桂枝少于甘草,养心。龙骨用于内服,永远是生龙骨,如果段龙骨,不可内服。    

   1000毫升水煮取500毫升,去渣滓,温服160毫升,三服。

  用水少,煮出来的和喝的量都很少,因大发汗和下利后,胃气受重创,津液严重流失,脱水了,这时要少少与饮之,不可多喝方好。此时如果输液,都要慢慢的输。   

  汗为心之液,脱汗会使心跳加快,虚了会心慌心悸,桂枝少于炙甘草,才能稳定住心率,才能养心,培养心脏血液,而不是强心。

  桂枝如果是炙甘草二倍,那是强心的,催动之法,著名的炙甘草汤:

  炙甘草20桂枝15,桂枝不能太少,因为后边有大量生地黄需要桂枝的动力化解,所以桂枝也不可太少。

   此方不但养心,还固肾,进行下潜,龙骨牡蛎都和水相关,牡蛎直接入肾,龙骨也入肾,有引火下行,重坠安神之作用。

 这二味可以固摄肾精,肾主水,下肢肿胀可以得到缓解,这是救逆救急之法。

  桂枝少于甘草。稳住心脏,牡蛎是段的,有收敛固摄之性,生牡蛎则滋润的。    

   119.太阳伤寒者,用温针法,会使气上冲于心于脑,使人惊悸。

  这时不主张温针法。但这句不应该编辑在这里,应该在前面,已经讲了各种温针,连处理方法都讲完了,顺序编辑错误,应该放在温针法前面。    

  120.在119条之前有12条,全部都在讲温针艾灸熨背晒背等火劫之法,都是错误的。

  不是说这种治疗方法不好,而是不应该在外感伤寒时用。平时保养用可以,感冒了,就别用了,该用什么方剂治疗就用什么方剂,

   有汗桂枝无汗麻黄

  烧不起来也降不下去里面🈶湿,用三仁汤,

  表寒里饮,小青龙汤,

  表寒里热烦躁里实大青龙汤,都可以用,

  不要各种火劫,以免流失过多津液,丧失胃气,使心肾受损。包括西医的烤电,不可能把风湿类风湿治好,连艾灸都不能治好,

   必须用口服用药: 桂枝汤、大乌头汤、葛根汤+白术附子、桂芍知母汤才可以清除掉,用烤电,不但不能清除,反而把寒湿逼到最里边去了,对人有害无宜。   

   120.太阳表证本应恶寒发热,现在自己出汗了,应该是中风,桂枝汤证,

    反而不恶寒发热,关脉细数: 说明胃气虚而弱,且有胃热,是因为前面有医生给用过吐法,

   高热时针刺风池风府时大椎可以退热;只要吐了,马上会出汗,解了表,却进入阳明了。

  阳明经脉象本应宏大,却细而数,是因为吐法把胃搞虚掉了,沉降到阳明经。    

  如果吐一二天,很轻,肚子还知道饿,但嘴里却吃不下去,因没有消化功能。

  吐三四天后,连软烂的热粥都不喜欢吃了,却想吃凉的,因为有虚热,前边说关脉细数,即胃气弱有虚热,这个热非正气,而是邪热(不杀)客热(不消),

   吐完空了,被邪气压进来,表证感觉好了,里面虚掉了,想吃凉的,却又朝食暮吐,

  胃反:大半夏汤证,用半夏30止呕,人参15振奋胃气,重用蜂蜜50,滋补保养胃。

   这种情况,是医生误用吐法所致,还算是个小事情!    

   阳气和虚热都是热能,

   区别: 阳气是保护,邪热是伤害。   

    121.太阳病本应该恶寒,吐法后,胃虚掉了,反而不恶寒,不想穿衣服,因为入阳明经产生虚热所致烦躁的原因。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按理应该想吃东西,反而吐,是因为大发汗后,不止心脏受影响,胃里消化液耗干,胃气受影响,阳气弱,膈气虚,脉才数。

  数是客热,邪热,不能消化,导致胃中虚冷,所以才吐的。此乃半夏泻心汤证也。    

   123.太阳病十来天了吧,一般会传经,或入少阳,或入阳明,肯定不会还是表证,胃一直觉得要吐,胸中痛,已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大便反稀溏,上吐下泻,腹胀,有烦,还是半夏泻心汤证。

   之前误用过吐法,这时可以用调味承气汤,还可以大黄甘草汤,也可以理中汤来温胃,也可以半夏泻心汤。调味承气汤,大黄甘草芒硝消除胃里邪热,

   为什么不与半夏泻心汤呢?半夏泻心汤用药种类多且量大,胃气很虚弱,不适合用。应该先与调味承气汤,再理中汤,慢慢再用半夏泻心汤。没有经过极吐下,直接上手半夏泻心汤即可。 

    124.太阳病六七天,表证还在,但脉不浮,而是微且沉,正常是进入到胃和胸膈之间了,出现结胸证,不让摸不让碰,用大陷胸汤或小陷胸汤;

  反而没有出现结胸证,其人精神癫狂,错乱,分裂,因为热在下焦太阳膀胱府,即膀胱周围出现热像,小腹部硬满胀,小便自己能正常排出,(如小便不利是五苓散证),是淤血了,凝结成块,常发生在二种人身上:

  一是不怎么活动的,

  二是受过外伤,手术或受过打击的,

    感冒容易发疯,底下有淤血,就会发疯。闭经半年或更年期时人易发疯就是这个原因。活血化瘀鼓舞肾气才能好。抵挡汤主之。   

    构成: 炒水蛭60虻虫60桃仁20酒大黄15    

   王老师对抵挡汤的解释参考《医宗金鉴》   

    抵挡汤的应用: 

  1.子宫肌瘤,轻者用桂枝茯苓丸即可,不好用时,重症小便正常用抵挡汤。

   2.子宫内膜异位症: 首先建议桂枝茯苓丸,比较严重的抵挡汤。

   3.栓塞性静脉炎、经脉曲张以及脑外伤后遗症,车祸等颅脑组织外伤后性情大变,发疯发脾气,脑组织有淤血,抵挡汤,

  脑血栓后遗症用过抵挡汤。抵挡汤耗气,结合肾四味,重用黄芪。  *不能久服!

   针对陈旧性脑血栓,几年前的,抵挡汤。

   4.狂犬病,发疯的,抵挡汤,或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把淤血打出来。

   5.鬼魅发疯,着了邪一样,精神疾患,抵挡汤,还可以刺期门。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