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胡希恕《伤寒论》类方及药物常用量–前言
2025
03-31

一、胡希恕《伤寒论》类方及药物常用量–前言

胡  希  恕  胡 老     《伤寒论》类方及药物常用量                    一、前 言        胡希恕胡老于1963年 5月,有一份《伤寒论》与《金匮要略》228 个方证(其中有3次重复)的六经类方及其常用量,学习本文,可以知道胡老当年的用方用量,供参考学习。        仲景方证药物的剂量有斤、铢、分、升、个、枚、尺、把、弹丸大、鸡子大、等份、无用量等,学者很难掌握。        剂量是处方的灵魂。经方的药效以用药剂量为关键,直接影响到处方的疗效。斗转星移两千年,度量衡屡经交易,代有所改,悬殊极大。后世折算法众说纷纭,争议诸多。汉代与现代的药物剂量对比、折算是指导临床经方应用的依据。怎样折算,重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丛书(顾问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在《经方实验录》书后,定为:东汉1斤=99.25克东汉1两=6.264克东汉1升=198.1 毫升十六进位归制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克)换算:1厘=0.03125 克1分=0.3125克1钱=3.125克1两=31.25克         2.上海中医药大学伤寒温病学教研组柯雪帆等四人,撰《伤寒论》《金匿要略》的药物剂量问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仲景学说讨论会论文汇编,1982年10月),根据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和现藏南京博物馆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等衡器、量器的考证,定为:东汉1斤=250克东汉1两=15.625克东汉1升=200毫升         3.1979 年版《伤寒论》教材(常说的习惯用量)东汉1两=3克东汉1升=60~80毫升或18~30克东汉6铢=1 分东汉4分=1两= 31.25克东汉24铢=1两= 31.25克         4.《本草纲目》: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5.《汤头歌诀》: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        6.范吉平、陈先宽主编《经方剂量揭秘》(中国中医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通过历代度量衡考证,与当今临床处方比较。计数药物实测,以及不同剂量的代表性经方药理实验等,初步阐明了经方的真实剂量。认为习惯折算法,东汉1两= 3克,则明显偏小。东汉1斤=220克东汉1两=13.8东汉1升=200 毫升计数、容量等非标准重量单位计量药物量化折算参考值(范吉平《经方剂量揭秘》):石膏    如鸡子大=50~60g吴茱萸   1升  =70g酸枣仁   1升  =112g杏仁       1升  =112g蜀椒      1合  =4.2g草苈子  1升  =124g赤小豆   1升=150g麻子仁   1升=100g麦冬       1升=90g芒 硝      1升=124g五味子   1升=76g半夏       1升=84g大枣       1枚=2.5g瓜萎实   1枚 =70g,大者 120g诃子    1枚=4g杏仁    1 枚=0.3g乌 头   1枚=3g,大者7g附 子    1枚=15g,大者30g枳实    1枚=20g粳 米     1升=160g厚 朴     1尺  =20g竹 叶     1把  =10g香 豉     1升=124g乌 梅    1枚=2.3g栀 子    1枚=0.5g鸡子黃  1枚=12.5g7.一般推荐用量:胡老常用换算:1两=1钱=3g;黄煌老师换算为:1两=1钱=5g;老年人一般为:成人量的2/3;3-6岁小儿为:成人量的1/3;6-12岁为:成人量的1/2;根据年龄、体质、气候、地域、疾病、药材质量、配伍、服用方法等诸多因素酌情处理。同时也要根据中国药典用药规范,合理用药。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