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本是古代道医专用词语,大致等同于今天所说的“推拿手法”。民国西医入华,中西文化交流中,西学人士把西医外科切割操作术翻译为“手术”。导致今人以为手术就是开刀。
手术是中华医学最早的疗法,上古华夏先祖在神农还没尝百草之前,没有药物疗愈。
只有探索性的摸索人体筋骨,理解经络走向与器官功能,从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手法疗法术。
手术之学早于笔端历史,泱泱中华上下万年,手术之学灿若繁星。如今有缘得道门隐光回生秘传手术之学,整理其概要与同修共享。
道门口传密语曰∶’跌仆重在手拿骨。’ 旧社会道门没有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于乱世与利益纷争,道士求自保多有习武,但在江湖争斗中难免有跌打损伤。
战后疗伤迅速恢复气血与调理筋骨错乱,道门老师傅都有一套独特疗愈手法。
由于战损康复在对峙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敌我对战回合里的起死回生。
故而这些回生手法都秘而不宣。今日家国安泰,各门团结,一些老师傅怕手法失传便无偿向热爱传统道医者公布一些常用手法。得见者,及时保存揣摩,不传异族,让民族医药花开华夏。
常用手术功力练习∶
1、虎跳式。如∶俯卧撑姿态手足同时弹出,整个身体离开地面,然后自然落地,如此反复数十遍。
2、单推砖:练习时,双手各持砖一块(或者一手抓握2块砖),屈肘置于胸前两侧,手心向上;两脚开立蹲成马步桩,挺胸塌腰,气沉丹田。左、右手交替向前平推,反复进行。
3、开背抓砖∶(1)右脚旁开半步,上体下沉蹲成马步,同时配合鼻吸气,双手钳住砖头从体侧缓缓抬臂至与肩平,手心向下,此时气刚好吸满。
(2)呼气,双臂屈肘向内收拢。吸气,双手同时缓缓向正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前,在双臂伸直时,闭息略停数秒。
(3)呼气,屈肘,大小臂成90度角,闭息,肩部不动,双臂向外张开,手心向前,略停数秒。
(4)呼气,继之吸气,双手向内合拢,再向左右开展。
此为一遍,照此反复操作12~36遍。。
4、捻线∶红线和大钉子,把线缠在钉子上拉直,用每个相邻手指间【四个指缝第一关节】捻动,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捻线手术在临床应用中有54种之多。
常用手术∶
手术治疗应该应人而异,因病而异。要求手术轻柔,内力充沛,动作准确,重点突出,远近兼治,由轻到重,由表及里。
摸法∶新伤之肿一摸即得,痛点何在不摸不成。如∶瘀肿皮粗肉厚,筋腱、经穴或骨关节损伤细微触摸各不相同,骨折、脱白形态各不一样,都需要使用摸法。
托法∶托法多用于骨折、脱臼治疗。即一手托住病人肢体陷下部分,另一手复位。
擂法∶用于通关开窍,舒筋活络。操作时指尖、拇指接触治疗部位,如擂凤尾、背龙骨。
掐法∶用于驱风散血,通经止痛。操作时用拇指尖沿经络走向按压治疗部位。
拍法: 用于强力醒脑,强心复苏。操作是一手撑心窝,另一手拍背心,中等强度地拍击。
滚法∶用于疏肝益肾,散风去瘀,强筋健骨。要领是松肩、沉肘,接动部位要紧贴皮肤,用于均匀,动作协调,轻重得当。操作是窝心掌内旋内收屈肘置于治疗部位,然后窝心掌向治疗部位的近心端滚动,前臂外旋外展伸肘。如此反复进行。
切法∶用于疏风散血,提神醒脑。动作要领是快慢得当,节律性强,力度适中,往返进行。操作是小鱼际如切菜一样快慢相同切击治疗部位。
摇法∶用于骨错缝筋离槽,生精补髓,疏风解表。操作是医者或助手固定病人一端,拉住另一端作左右摇、上下摇、旋转摇动。
转法∶用于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操作是拿病人伤肢远端作围绕支点的旋转运动。
擦法∶用掌在受伤部位上,上、下、左、右擦动。
按法∶用大指肚在部位上用阴劲按动筋络。
勾法∶用中指尖勾动经络,如勾外心筋。
压法∶用手掌压,如手腕关节出臼,助手牵引肘部,术者一手牵引4指,放于桌面,用另一手掌压出臼的腕关节,使其复位。
秘传手术还有∶夹旋捏法、送法、笛曲法、拿按法、足根踩法、膝跪法、击法、砍法、棍打法、旋拿法、指击法、点穴法、拳击法、反背法、扳法、拔法、梳法、虎尾手法、柳叶手法、螃蟹手法等小手术。
一、手术的要领∶
轻手和重法(即补法和泻法)相结合。轻手法用力小,动作轻,病人感到舒适,愿意接受治疗。但是奏效慢,只能作辅助手法;重手法奏效快,用力大,但不容易被病人接受,所以要做到出其不意,等病人叫痛时,手法已经基本结束。如颈椎病的手术牵引。
刚柔相济手法的使用。肌肉紧张,痉挛时手法要柔和绵软,筋肉松弛。无痉挛状态时可以用刚劲有力的手法以取速效。也就是说以柔克刚刚能软,以刚克柔刚难克。
具体操作,全面观察。无论是推拿或正骨都必须全面观察病人的表情动态,上工押手导引术提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手法治疗的效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手术治疗的原则∶
1、手术要因人施治,辩证施治,体质差的病人应该以轻手为主,不能随便用重手法;体质好的人则必须以重手为主,否则病人因为肌肉发达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对肿胀明显,瘀血多的病人多用疏导手法;对风寒湿痹病人则要以通经活络手法治疗。
2、重点突出远近分明∶重点手法要放在重点部位,手法应该循经沿络而不能把西医的肌腱走向理论用于伤科的手法治疗。
如∶前胸损伤的手法重点应该是手太阴经和受伤局部,而不是胸大肌或胸部其他肌肉;有肋骨损伤者,远距离点穴推拿是重点;无肋骨损伤者手法治疗的重点则在损伤局部。
3、由表及里,力度适当∶手术忌漂表无里,浅而不透,而应该有一定功底,做到发施于外,力注于内;发力要快,收力要速,时机必须把握好,做到出其不意,恰到好处。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907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