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小小经方,不仅治黄疸还能治胰头癌,一方多能!
2025
02-22

小小经方,不仅治黄疸还能治胰头癌,一方多能!

高老爷子在得知自己患有胰腺癌后,常常感慨:“半截身子都埋进土里了,别浪费钱治疗了,省得我受罪。”起初,家人以为他是因恐惧癌症而逃避,后来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年轻时,高老爷子的身体还算健朗,仅有个小肾囊肿,并未引起重视。然而,最近持续的口干口苦和黄疸状面容,让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确诊,高老爷子患上了胰头癌。胰腺,虽不起眼,却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兼具内、外分泌功能。胰腺癌,被誉为“癌中之王”,每年全球约有20万人患病,19万人因此去世。胰头癌,作为胰腺癌的一种,具有早期诊断难、易转移、恶性程度高等特点,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症状包括糖尿病相关症状、黄疸和腹部不适。在高老爷子看来,癌症等于绝症,治疗既无望又耗财。因此,他坚决选择放弃治疗。然而,他未能预料到“癌症之王”的威力,不定时发作的腹痛让他的生活陷入困境,吃饭睡觉都成了折磨。

眼见父亲备受煎熬,孩子们决定寻求中医的帮助,希望能减轻他的痛苦。

病情分析

【患者】:高某,男,76岁【主诉】:口干口苦1个月【病史】:患者家属叙述,因患者口干口苦伴黄疸状面容遂去当地医院检查,提示:胰头癌、梗阻性黄疸、肝功能不全、肝囊肿、血糖偏高。患者现纳可,寐可。舌象:舌红偏暗、苔厚白腻、舌下有淤。【既往史】:肾囊肿

黄疸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等外邪,导致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

黄疸的病因主要有外感时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及肝胆结石、积块瘀阻等,其发病往往是内外因相因为患。

本例患者就是由于胰头癌肿块压迫胆囊造成胆管阻塞,故口干口苦而伴面部黄染,舌红偏暗。

本例患者就是由于胰头癌肿块压迫胆囊造成胆管阻塞,胆汁淤积于肝胆,不能正常排出故返流入血而现黄疸。

西医则认为是因为胰头癌肿块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无法顺利排入肠道,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形成黄疸。

湿热阻遏津液化生,导致口干;湿热蕴结于肝胆,逼迫胆汁上溢,则出现口苦。舌红偏暗可能表示血淤、血热。苔厚白腻表示体内有湿浊或痰湿。舌下有淤点或淤斑,表示体内有淤血存在。

患者属于湿热蓄结,痰瘀互结之证,应以清热利湿祛黄,消痰化瘀软坚为主。方用茵陈五苓散、半夏泻心汤合二陈汤。

用药思路

具体处方如下:

茵陈15g、泽泻30g、茯苓25g、生白术25g、猪苓15g、桂枝10g(茵陈五苓散)、车前草30g、石韦15g、蒲公英15g、虎杖10g、葶苈子15g、法半夏30g、干姜10g、甘草6g、黄芩10g、黄连3g、党参10g(半夏泻心汤)、炒芥子30g、胆南星10g、陈皮15g(二陈汤)、青皮10g、丹参30g、红花10g、郁金10g、醋鳖甲30g、生牡蛎30g、浙贝母30g。水煎服,10剂,日3次。

注:黄色部分为茵陈五苓散;蓝色部分为半夏泻心汤;划线部分为二陈汤。

另配3个月丸药配合服用。

二诊:患者反馈用药后无不适,小便不利,拟原方调整,车前草加至60g,加金钱草30g以清热利湿,加猫爪草30g、夏枯草30g、煅浮海石30g化痰散结。继服10剂。

三诊:患者反馈用药后大便偏稀,上方去掉生白术,车前草减至30g,加炒白术30g以健脾、加鸡内金15g以增散结之力。继服14剂。

四诊:患者反馈上方用后,诸症好转,无不适,加土鳖虫10g增强化瘀药力。继服14剂。

三个月的治疗后,患者自觉再无不适,于是前往医院复查,竟惊喜地发现胰头癌肿块缩小了。

方药解析

方用茵陈五苓散加车前草、石韦、蒲公英、虎杖以清热利湿,加葶苈子行水消肿:

出自《金匮要略》的茵陈五苓散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肝胆,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小便不利。

方用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合以五苓散(白术、泽泻、猪苓、茯苓)利水渗湿,加桂枝,除水湿之力增强。

用半夏泻心汤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干姜温中散邪,黄芩、黄连苦寒,泻热消痞;党参甘温益气,补脾气;甘草调和诸药。

二陈汤加胆南星、白芥子以化痰,丹参、红花以化瘀:

方中半夏辛温性燥,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芳香醒脾,使气顺痰消,为臣药。两药相配,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了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使湿祛痰消,治其生痰之源。甘草化痰和中,调和诸药。

郁金、醋鳖甲、生牡蛎、浙贝母以软坚散结。

青皮行气,引药入肝胆。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END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