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眩晕怎么办,形意功法来帮忙
2025
02-21

眩晕怎么办,形意功法来帮忙

眩晕为现今生活中一种常见疾病,除了中西医等各种治疗方式外,医武结合的治疗方法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现基于形意拳的理论核心,化形于山西支派的拳法特色,拟眩晕功法处方一则,意求丰富治疗手段,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元的帮助。

眩晕,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属于前庭功能障碍,根据病因又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而在中医学体系中,依据其致病因素和辨证分型,又可分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瘀血阻窍以及肝阳上亢等。

武术,无论门派,究其根源皆出于实战需要,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强健自身,故不局限于某个疾病。武术重在“调气”,调节、调动一身之气,以此推动血行、脉通,基于此达到祛邪治病的效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医家、学者逐渐认识到武术之于疾病不仅可“防”亦可“治”。

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其创立之初名为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故在行练过程中秉持“用意不用力”的宗旨。

本方中各功法均取坐位。准备一圆凳,四周无椅背阻挡,底部无滑轮,需支撑平稳,坐于其上应感双脚扎实着地、双腿自然放松。动作重复次数取9及9的倍数,通常建议选择9、27、36、54、108等,下文即以36为例。本方功法从发力到内涵,均有循序渐进之意,层层递进,具体功法如下。

预备式

正坐:坐于圆凳之上,不偏不倚,保持脊柱正直无过伸,双足底平稳着地,双手手心向下,按于大腿腿面之上,四肢自然放松,双目向前平视。

调息:摒除杂念,呼吸通畅,鼻吸口呼,均匀深长。

功法一 推丹田

意为气的募集与唤醒。

起式:双手掌侧相对合于腹前,掌根与丹田呼应,四指指向正前方。保持两掌面贴合,自腹前匀速抬举两臂,同时伴鼻均匀吸气,直至掌根与百会(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呼应,四指指向正上方,停顿3秒;随后保持两掌面贴合,两臂匀速下落,同时伴口均匀呼气,直至两掌归于原位。

推拉:两手自掌根至指尖逐渐分开,与腹壁贴合,两肘后拉使两掌自前腹轻擦滑动,拉至左右侧腹,以掌根将要抬离身体为限;随后两掌自左右侧腹推回前腹,并再次掌心相对合于腹前,同起式。如此往复一次计数为1,重复36次,期间口齿微合,均匀呼吸即可。最后一次两掌合于腹前时,调息,同时两手缓缓分开,回落,掌心按于两大腿面之上,功法一结束。

注意事项:在重复动作过程中,意在掌根,动作为掌根所领;不必过于用力挤压腹部,两掌与腹壁有粘连之意、掌根有推动之意即可。动作结束后可有小腹微热、微胀之感,肠鸣可增加,或有排气。

功法二 叩风池

意为疏调胆经之气。

起式:双目轻闭,头微低,两掌心覆于两耳上,两掌后旋,四指指向后方,内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与听宫(位于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相对,掌根与面部轻贴,手指自然分开、弯曲,轻轻环抱后枕部,两食指位置基本覆于左右风池之上。

轻叩:以掌根为轴,两手似扇做小幅度开合运动,使食指匀速叩击风池,计数36下。随后睁眼、抬头,两手回落至腿面上,调息,功法二结束。

注意事项:该动作支点为掌根,掌心不宜将外耳道压实以至动作僵硬、耳部不适;除食指外其余四指随之自然摆动即可,可自然叩击到后枕部及颈部。动作过程中可有口齿生津,待结束后自然吞咽即可。

功法三 开耳门

意为疏导三焦之气。

起式:两手放松手指微弯,五指自然分开,拇指指腹按于左右耳门(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小指指尖按于左右攒竹(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其余三指自然分布于前额,起支撑作用。双目轻闭,两肩放松,两肘自然下垂。

按揉:双手五指吸定,稍用力,以肩为轴,十指带动面部肌肉做整体转动按揉;同时,以第一掌指关节为轴,大拇指在耳门穴处做转动按揉。转动1圈计数为1,顺时针转动36圈,后逆时针转动36圈。

疏导:按揉结束后,双目缓缓睁开,拇指自耳门向耳后滑动至乳突部,其余四指保持相对位置不变随之向后滑动(指腹可经过额、顶、颞),重复3~6次。随后双手回落,调息,功法三结束。

注意事项:在该动作中指腹要对皮肤、肌肉有一定的压力,但不宜用力过大至手臂、手指僵硬。

功法四 拍百会

意为震荡诸阳之会,提振阳气。

起式:左手掌心向下按于大腿面之上,尽可能向膝靠近,以身体保持中正、左臂无明显牵拉感为度。右臂自体侧缓缓抬起,自然弯曲,右手掌心向下距头顶10厘米左右,与百会相呼应,四指保持并拢,拇指自然伸直,全掌自然柔韧,双目轻闭,口齿微合。

拍打:以右肘关节为轴,小臂整体运动,以并拢的四指为接触面,腕关节及各掌指关节保持自然柔韧,四指似鞭尾甩至百会,匀速拍打36下。随后右手回落,掌心向下按于腿面,调息。左右交替,依上述要领再行左手匀速拍打36下。左手回落,调息,功法四结束。

注意事项:在拍打过程中,以肘为轴,其他各关节自然柔韧,只建立一个通路,使意达四指;肌肉关节应较为放松,不宜用力过大。

功法五 摇首尾

意为交通阴阳,通调任督二脉之气。

起式:脚尖着地,脚跟踮起,双手掌心向下按于膝上,百会上领,会阴下沉。

摇动:脚尖与地面吸定,掌与膝吸定,臀部与圆凳吸定,会阴为支点,百会为动点,上半身为一整体做划圈式摇动,摇动一圈计数为1,先后顺时针、逆时针各36圈。随后身体归于中正,脚跟缓缓落下,调息,功法五结束。

注意事项:摇动过程中,不必追求倾斜角度过大,脊柱不可弯曲。(陈珈萱…)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