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火以明于上,相火以位于下。各当其位,各安其宅,升降出入,中气斡旋,则气立如故,神机不息。若两火相遇,则成炎上之势。西医所谓之炎症并发,中医所谓之火病齐作。君相不安,将军愤怒,风起云涌,水冰地坼,天下大乱矣!
相火当位,则为动力之源。相火离位,则成燔灼之势。当安其宅,以复其位。不可折之,不可灭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枢机动转,则其归路通矣。相火归位,燔灼自息。
百火在心,心,其君主也;相火在肾,肾,其根本也。然二火相因,无声不应。故心宜静,不静则火由欲动而自心挑肾。先心后肾者,以阳烁阴,出乎勉强,勉强则气降而丹田失守,已失元阳之大本。肾宜足,肾足则阳从地起而由肾及心。先肾后心者,以火济火,本乎自然,自然则气升而百脉齐到,斯诚化育之真机。故轻薄之夫,每从勉强,故多犯虚劳,不利子嗣;忠厚之士,常有自然,故品物咸亨,何虑后人?求嗣者,亦务阳道之真机则得矣。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96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