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面颈部神经阻滞麻醉 及 三叉神经解剖
2025
02-14

面颈部神经阻滞麻醉 及 三叉神经解剖

首先介绍面颈部阻滞麻醉的体表标志,然后再介绍一下三叉神经及其分支。

阻滞麻醉一般用1%利多卡因,垂直进针到骨膜上(各个神经的阻滞标记点),单点注射0.5ml-1ml,等待3-5分钟,麻醉浸润后,再行操作治疗。

(我认为阻滞麻醉不一定非要注射进孔内,在孔周围注射麻醉,浸润后一样可以达到阻滞麻醉的效果)

① 眶上神经

眶上神经血管束从眶上孔/眶上切迹浅出,分布到额顶部。眶上孔/眶上切迹在体表可触及,一般距中线约2.7cm,为神经阻滞点。

② 滑车上神经

滑车上神经血管束经滑车上方约为眉头处,距中线约1.7cm处浅出,其浅出后迅速至额肌浅面皮下脂肪深面。

③ 鼻背神经

鼻背神经分布于鼻背和鼻尖的皮肤,鼻中线旁开0.5~1.0cm的鼻骨与侧鼻软骨交界处是鼻背神经的阻滞点。

④ 眶下神经

经眶下孔出眶后,被提上唇肌覆盖,并发出多个分支。

分别为:上唇支、鼻外侧支、下睑支。

眶下孔是眶下神经阻滞点,其与眶上神经和颏神经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距眶缘下约不到1.0cm。

⑤ 颧神经

颧神经经眶下裂入眶,在眶内分为两支,颧颞支和颧面支。

颧颞神经缺乏明确的定位点或骨性标志,做神经阻滞麻醉时常有困难。

颧面神经经颧面孔到达面部,分布到面颊部皮肤。

颧面孔最常出现的位置为眶外下方,距眶外下缘0.7~1.0cm。阻滞该神经可出现外眦、颧弓以下颧骨体部三角形区域的局部麻醉效果。

⑥ 颏神经

颏神经自颏孔穿出后,分布于颏部及下唇的皮肤和黏膜。颏孔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尖牙之间下方与颏唇沟延长线的交点处。(中线外第四颗牙的垂线与下唇-颏位置中点水平线交点)

⑦ 颈丛皮支

颈丛有浅支和深支,浅支亦称颈丛皮支。

颈丛皮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分为四支: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是颈丛皮支麻醉阻滞的标志点。

下面开始对三叉神经解剖系统的学习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是12对脑神经当中的第5对,由脑干内部的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感觉主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神经运动核。四个核团发出的纤维共同构成。

其中中脑核、脑桥核、脊束核共同构成的是一束比较粗大的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运动核所发出的是比较细小的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一粗一细两束纤维离开脑干后向前经过三叉神经节,继而发出三大分支。分别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依次向前经过眶上裂、圆孔、卵圆孔离开颅腔,进入到面部。

V1:眼神经-眶上裂

V2:上颌神经-圆孔

V3:下颌神经-卵圆孔

眼神经进入眼眶,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进入到面深部。三支继续向前,分布到头面部的皮肤表面,传递痛温触压感觉信息。

三支神经在面部的分布规律,以眼裂和口裂为分界线。

三支神经在出颅到皮肤表面的走行过程中,发出众多其他分支,支配周围组织和结构。

其中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属于 单纯性的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主要负责传导眼眶周围、鼻腔周围、上颌附近的感觉信息)

下颌神经属于 混合纤维,既有感觉支又含有运动支。

下颌神经支配范围:

感觉支-面部皮肤、眼、舌前2/3黏膜、鼻腔、鼻旁窦的黏膜、牙和脑膜等痛温触等感觉;

运动支-咀嚼肌、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一、眼神经

眼神经(V1)是三大分支中最小的一支,仅含感觉神经纤维。眼神经向前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其分布于额顶部、上睑和部分鼻背皮肤,以及眼球、泪腺、结膜和部分鼻腔黏膜。眼神经有三大分支,分别是额神经、鼻睫神经和泪腺神经。

1. 额神经

额神经伴行动、静脉分支紧贴眶上壁前行,部分被腱膜前脂肪包裹,分为两支。

①眶上神经

 一支伴行着血管,从眶上孔或眶上切迹浅出,称为眶上神经血管束,分布到额部。眶上孔或眶上切迹在体表可触及,一般距中线约2.7cm,为神经阻滞点。

眶上神经血管束浅出后贴近骨面,被皱眉肌包绕,发出内侧支和外侧支。

· 内侧支距眉上1.0cm~1.5cm处渐浅出,进入额肌和脂肪层内,其中以额肌层内分布最为丰富、粗大,最终分布到头皮。

· 外侧支向外上方走行偏深于额肌深面,至颞上隔内侧1.0cm~1.5cm与之平行,分布到额角。

② 滑车上神经

额神经的另一支伴行着血管滑车上方约为眉头处,距中线1.7cm处浅出,称为滑车上神经血管束。其浅出后迅速至额肌浅面皮下脂肪深面。

③ 上睑 睑支

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有发出到上睑的睑支,走行到ROOF和眼轮匝肌之间,向下渐浅至睑板前区,此时在眼轮匝肌深面睑板前筋膜内。

2. 鼻睫神经

鼻睫神经走行在上直肌深面,越过视神经上方达眶内侧壁。其有四个主要分支。其中滑车下神经和筛前神经分布于面部。

① 滑车下神经

滑车下神经在滑车下方从眶内浅出,分布到眼睑内侧和鼻侧皮肤。在上睑近内眦部,滑车下神经伴行着血管分布到眼睑内侧。

② 筛前神经-鼻背神经

筛前神经的终末支称为鼻背神经。鼻背神经分布于鼻背和鼻尖。鼻中线旁开0.5cm~1.0cm的鼻骨与侧鼻软骨交界处是鼻背神经的阻滞点。

3. 泪腺神经

泪腺神经沿眶外侧壁外直肌上缘前行至泪腺,分布于泪腺、上睑外侧、外眦部皮肤。其中分布到上睑外侧的神经伴行着血管走行到睑缘和睑板以上。

二、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V2)是三叉神经的第二大神经,仅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其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立即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出颅至翼腭窝,再经眶下壁入眶区,进入眶下管出眶,称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分布于鼻外侧部、下睑部、上唇和部分颞部。其分支主要有眶下神经、颧神经、上牙槽神经和翼腭神经。

  • 眶下神经

  • 眶下神经是上颌神经的主要分支,出眶下孔后被提上唇肌所覆盖,向下走行于提上唇肌深面并发出多个分支。

    ① 上唇支

    一部分到达上唇称为上唇支,支配上唇皮肤及黏膜。

    ② 鼻外侧支

    另一部分到达鼻外侧部,称为鼻外侧支,支配鼻外侧部皮肤感觉。

    ③ 下睑支

    其中有一部分分支出眶下孔后,绕过提上唇肌或穿过提上唇肌发出返支,最终到下睑,称为下睑支。

    下睑支在眶下缘区域走行在SOOF层内、眼轮匝肌眶部深面。穿过眼轮匝肌支持韧带至眶内走行到眶隔浅面眼轮匝肌深面。(携带血管进入眼轮匝肌,分布到浅层软组织,不跨越眶隔进入到深面)

    眶下孔是眶下神经阻滞的标记点,其与眶上神经和颏神经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或者接近瞳孔中线上,距眶缘下约不到1.0cm。

    2. 颧神经

    颧神经在翼腭窝发出,经眶下裂入眶,在眶内分为两支,即颧颞支和颧面支。

    ① 颧颞神经

    颧颞支沿眶外侧壁的颧骨沟走行,穿颧骨小孔进入颞窝。其在骨与颞肌之间上行,在颧弓上约2.5cn处分2~3支穿颞深筋膜、颞间隙、颞浅筋膜至皮肤,分布到眶外侧至发际线之间的颞部区域。

    该神经由于缺乏明确的定位点或骨性标志,做神经阻滞麻醉时常有困难。

    ② 颧面神经

    颧面支沿眶的下外侧壁走行,经颧面孔到达面部,紧邻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穿SOOF和眼轮匝肌分布到面颊部皮肤。

    颧面孔一般有1~4个,以1~2个者居多,未见不出现者。最常出现的位置为眶外下方,距眶外下缘0.7~1.0cm。阻滞该神经可出现外眦、颧弓以下颧骨体部三角形区域的局部麻醉效果。

    ③ 上牙槽神经

    上牙槽神经分为上牙槽前、中、后支,在翼腭窝内自上颌神经发出后,穿上颌骨体后面进入骨质。上牙槽神经三支在上颌牙槽骨质内吻合形成上牙丛,分支于上颌窦、上颌各牙、牙龈。

    上牙槽神经前支是眶下神经出孔前的分支,当分支接近眶下孔时,眶下神经阻滞可能会波及上牙槽神经前支,出现上颌前牙和牙龈的麻醉。

    ④ 翼腭神经

    翼腭神经也称神经节支,为2~3条神经分支。从上颌主干行经翼腭窝上方的一段发出,向下连接于翼腭神经节,之后分布于腭部和鼻腔黏膜以及扁桃体。

    3. 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为混合神经,包括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和一般躯体感觉。它是三叉神经中最粗大的分支,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经卵圆孔出颅腔达颞下窝,立即发出许多分支。其感觉神经包括耳颞神经、颊神经、下牙槽神经、颏神经和舌神经。

    ① 耳颞神经

    耳颞神经由感觉神经纤维及2~3支分泌性纤维组成。其自下颌神经发出两支夹持着脑膜中动脉,然后合成一干,向后外侧行进。绕下颌骨髁状突内侧至其后方转向上行,与颞浅血管伴行穿出腮腺,分布于颞部皮肤、下颌关节、外耳道的皮肤、鼓膜及耳前面的皮肤。其有如下许多分支分布到不用的区域。

    · 外耳道支:为感觉纤维,从下颌支后面起始,走行于外耳道,到骨性外耳道与软骨性外耳道交界处。一般分为上下两支。达外耳道上部的一支常发出一支细支至鼓膜,称为骨膜支。有时自下支发出细支达耳垂。

    · 耳前支:为感觉纤维,分布于耳廓上部。

    · 腮腺支:在腮腺内发出一小分支,此支含有副交感神经,来自舌咽神经。

    · 关节支:在经过下颌关节囊内侧时发出,进入下颌关节。

    · 颞前神经支:为耳颞神经的终末支,此支与整形美容的关系密切,需要掌握。其在耳廓前部与颞浅动脉伴行,分布于颞区皮肤。颞浅动脉是寻找颞浅神经支的标志。

    ② 颊神经

    颊神经沿颊肌浅面下行,穿此肌后分布于颊黏膜以及颊区直至口角的皮肤。

    ③ 下牙槽神经

    下牙槽神经式混合神经。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下牙槽神经在舌神经的后方沿翼内肌的外侧面下行。其中的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发出分支,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在下颌管内分支构成下牙丛,分支分布于下颌各牙和牙龈。其终末支自颏孔穿出,称为颏神经。

    ④ 颏神经

    颏神经自颏孔穿出后,分布于颏部及下唇的皮肤和黏膜。颏孔是颏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点,其位于第二前磨牙与颏唇沟延长线的交点处。颏神经与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大致处于同一垂线上,出颏孔后,主要分支越过齿龈沟向上内走行,下颌缘是其向下分布的严格界限。

    ⑤ 舌神经

    舌神经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经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经的鼓索支从后方加入此神经。此后越过翼内肌浅面到达下颌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口底。舌神经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2/3的黏膜,接受一般躯体感觉的刺激。

    三、颈丛皮支

    颈丛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中斜肌和肩胛提肌起始端的前方。颈丛有浅支和深支,浅支亦称颈丛皮支。

    颈丛皮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分为4支,向不同部位分布,位置表浅。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是颈丛皮支阻滞麻醉的标志点。主要的皮支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

    ① 耳大神经

    耳大神经为颈丛内最大上行支,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其绕过胸锁乳突肌后缘,沿该肌表面的耳下致密区伴颈外静脉上行。走行平面位于颈固有筋膜浅层中。体表投影大致呈耳垂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的连线。

    其在腮腺处分为两支,前支分布到腮腺及其表面的皮肤。

    后支分布于乳突表面及耳廓、耳甲、耳垂皮肤。

    ② 枕小神经

    枕小神经来自第2或第3颈神经前支。该神经丛颈丛发出后,勾绕副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到达颅底部附近穿出颈固有筋膜层,在耳廓后方上升至头部,其分布于枕部和耳廓内面皮肤。

    ③ 颈横神经

    颈横神经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浅出,横行向前位于颈外静脉深面,行至胸锁乳突肌前缘穿出颈固有筋膜层,在颈阔肌深面分为上、下两支。

    上至上行至下颌下区,末梢分支穿过颈阔肌分布至颈前区上部的皮肤。

    下支穿出颈阔肌行向前外侧,分布于颈前区皮肤。

    ④ 锁骨上神经

    锁骨上神经起自第3、4颈神经前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于颈深筋膜浅层和颈阔肌深面下方,分为内、中、外三支。

    锁骨上内侧神经从总干发出后,行向内侧跨过颈外静脉及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和胸骨头,分布于胸大肌和三角肌区的皮肤。

    锁骨上外侧神经在斜方肌和肩峰浅面下行,分布于肩胛后区的皮肤。

    四、枕大神经

    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在斜方肌的起点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的分支上行,分布于枕部皮肤。神经阻滞的定位点是在枕骨粗隆外2.5~3.0cm,此处可触及枕动脉搏动。

    本文参考文献:

    王志军《面颈部整形美容结构解剖学教程》

    《格式解剖学》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