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语出《周易·乾》。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趣味自然在一起。《易经·乾》原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同气相求”属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其思想贯穿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惜今日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未有提及,研究者也鲜有关注。因其为非逻辑思维方法,初学中医者常难以理解,更有甚者斥之为“伪科学”。
而实际上这种思维方法在中医药理论中已自成体系,在临床上亦广泛运用。因此深刻理解这一理论,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医、真正把握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1同气相求的概念及哲学基础
1.1同气相求的概念 同,即相同。这里多指不同的事物在某一点上相同。同气,即通过对事物进行“取象”或“运数”的定性、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同一类事物。有学者认为其机制是“以类族辨物法”。
相求的涵义有三:
一是作用、性能上的相似性、亲和性、趋向性和相关性;
二是转化发展过程中顺应协调相一致性;
三是事物量的互补相助性等。综上所述,同气相求即指通过对事物进行“取象”或“运数”的分析而确定的同一类事物,在某一方面存在亲和召感、互补顺应、协调一致的联系和作用。
1.2同气相求的哲学含义
“同气相求”一词始见于《易·乾卦·文言》,其文指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易·彖下·咸》曰:“二气感应以相与。”这种宇宙中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吕氏春秋·十三·应同》进一步解释:“类固相召,气同则和,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平地注水,水流湿。均薪施火,火就燥。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雨云水波。无不皆类其所生以示人。”指出同类事物之间具有相互招求、相互应答之势。
宋代张载《正蒙·动物》说“: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正蒙·乾称》又指出“: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说明二物有感,必能相含。
宋代胡宏也指出天地之气相互感应是自然规律,一旦感应失调,就会发生自然灾害。其在《释疑孟·仕》中指出“:天气感乎下,则地气应乎上,一有感而不应,则为水旱寒燠之灾。”在《二程遗书》卷十五中,宋代朱熹指出“: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应而已,更有甚事?”指出事物之间的感应、相求为宇宙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
综上可知,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具有相互感动、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广泛联系,而这些联系的中介环节即是气。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这一以无形之气将整个宇宙空间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既是对《庄子·天下》“通天下一气”观点的发挥,也是对《淮南子·泰族训》之“万物有以相连,精侵有以相荡”学说的阐发。
2、同气相求思想对中医学的渗透
由于中医学初创于先秦秦汉时期,这种“同气相求”的朴素思想便渗透到中医学理论之中,并在理论解释和临床应用上得到了广泛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医学“同气相求”的思维方法。明清时期马莳、叶天士、陈修园、张志聪、徐灵胎等医家相继提出了“同类相感”、“以类相从”、“同气相需”等观点,张景岳甚至提出:“盖阴阳之道,同气相求”,从而把“同气相求”这一思维理念上升到阴阳理论的哲学高度。
2.1气一元论是同气相求的理论基石
气一元论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又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天元经大论》指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阴气浊重,降而凝聚,成为有形之物,构成了缤纷的大地;阳气轻清,升而化散为无形的太虚,形成了苍茫的天宇。天地阴阳之气上升下降,彼此交感而形成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因此可以认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消长的根源在于气,在于气的运动变化。大循环指灸导引术提示同类的事物之所以会发生作用、影响乃至感应,其根源在于它们都是由气所构成的。这种“气一元论”的思想也成为同气相求的理论基石。编辑万物疗法
2.2五行归类模式使“同气相求”具体化
“五行就方法而论,是一种分类方法”。中医学将这一分类方法运用于人体研究过程中,创立“四时五脏阴阳”整体模式,将自然界之时间、空间、五色、五味、五声、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人体五脏五腑、形体官窍、情志体液等皆纳入五行构架中,使之成为有序的统一体。
在五行归类中,多采用“取象比类”或“推演络绎”法,按照事物的不同形态、性质和作用,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五行归属,在这种五行归类中,自然遵循了同气相求的规律。道家绳疗提示五行归类把人与自然界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也把这一整体化分为五个部分。因此,五行归类使中医学中同气相求理论更加具体化、条理化,中医藏象学说也因此而提出了五大系统的学术理论。
2.3同气相求在病因学中的体现
同气相求的理论不仅构建了五行体系,用于解释人体的组织结
构、生理功能,还多用来阐释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特定的时空,产生特定的病邪。如春天多风邪为病,夏天多热病及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寒病。
另外,六淫的致病特点很多就类同于六气。如自然界的风流行而变化,风邪的特点即为善行而数变;冬天天寒地冻,航道不通,所以寒邪的特点为寒性凝滞而疼痛等。
特定的病邪作用于特定的个体及特定的脏腑、组织、器官,影响人体特定的物质和功能,产生特定的疾病和传变。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再如“风伤肝,暑伤心,湿伤脾,燥伤肺,寒伤肾”“,阳邪从阳,必伤卫气”“,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湿为阴邪易袭阴位”等。
2.4同气相求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在脉象上,如脉应四时应:“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强调脉气与四季之气同气,便有相应协调活动的同气相求。“五色内应五脏,青属肝木,白属肺金,肾属黑水,红属黑水”,为五脏与五色同气相求。同样,临床上症见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辨为肝病;面见赤色,喜食苦味,脉见洪数,可辨为心病。
2.5同气相求理论指导临床
临床医家根据同气相求的理论,提出了许多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大拓展了药物的功效和使用范围。
2.5.1以脏养脏中医学在临床治疗时,常采用动物的脏器来调补人体之相应器官,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该疗法在“五十二病方”中已见端倪,如鸡血疗法等。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以脏养脏
疗法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和泛化,《千金要方》设食治篇论食治原理,可谓中医脏器疗法最早的集大成者。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张锡纯先生正式提出“脏器疗法”一词。如以猪脬治疗膀胱之遗尿,黄狗肾治疗肾阳虚衰之阳痿,猪血、羊肝治疗血虚,猪骨髓补脑益智,鹿筋、虎骨强筋坚骨等。毋庸置疑,这种以脏养脏的方法正是同气相求思想的具体应用。编辑万物疗法
2.5.2指导药物归经理论
归经是中药性能之一。虽遍见于历代本草著作,但尚无统一的确切定义,而且众医家对其概念理解各持己见。综合各家之见,并结合实验研究,可将“归经”二字理解为:“归”,有选择、趋向、定位的意思“;经”即脏腑和经络的概称,是空间位置、系统和功能的综合。某药归某经,就是药物有所选择对其所归脏腑经络的功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而对其他脏腑经络功能影响程度较小或没有。
正如徐灵胎所言“: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在中药的归经理论中,有些中药就是根据同气相求的思维方法所产生,如青黛色青入肝经,丹参色赤如心经,黄土色黄入脾经,石膏色白入肺经,黑豆色黑入肾经。
2.5.3阐述药物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势,不同性质和质地的药物,其作用趋势也遵从了同气相求的规律。如以质地而言,花叶和质轻的药物,大都能升而浮,如辛夷、荷叶、升麻等;这类药物多入上焦可治上焦疾病,或引气血而上行。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为沉降,如苏子、枳实、熟地黄、磁石等,此类药物多入下焦,可治下焦疾病,或引气血下行。诚如李东垣所言:“轻清成象(味薄者茶之类),本乎天者亲上;重浊成形(味厚者大黄之类),本乎地者亲下也。”因此吴瑭在《温病条辨·治病治法》中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2.5.4阐释药物的功能
有些药物的功能与同气相求思维关系密切。如银杏叶被广泛用于抗衰老,其理论根据可能与银杏为中生代的活化石、其生命力旺盛有关;穿山甲能软坚散结在于这种动物本身就能掘洞穿山;合欢花能疏肝解郁在于花儿能移情悦心;霜桑叶能清肺止咳在于霜本性寒。
至于五子衍宗丸能补肾种子,与这五味药均为种子关联紧密。而清宫秘方玉容散能美白养颜,所选药物为白牵牛、白蔹、白细辛、白及、白莲心、白茯苓、白芷、白术、白僵蚕、白附子、白扁豆、白丁香、珍珠等。
因此有学者指出:“皮以治皮,节以治节,核以治核……子能明目,藤蔓者治筋脉,血肉者补血肉,各以其类也。”吴瑭立清宫汤(玄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尖、麦门冬连心)“以心治心”疗热入心包,当代名医赵炳南创“多皮饮”(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干姜皮、大腹皮、白鲜皮、牡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以皮治皮”治疗慢性荨麻疹等。
上述治疗方法无疑大大拓展了中医药的治疗范围。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指出:“科学绝对不是只有逻辑,只有逻辑的科学只是科学的一部分,而且在讨论科学的创造性的时候,这部分并不是最重要的。”
因此,笔者认为,由于中医学采取了“同气相求”这种非逻辑的思维方法,所以中医临床上更加重视临床效果,而并不太在意中医理论本身与临床效果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就克服了在当时技术条件落后所带来的发展限制,从而为中医药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669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