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平先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尤其是自己几十年创造性的探索下,对王芗斋先生的浑圆桩进行了崭新全面深入的阐述,形成了既有传统中之精髓部分,又有个人独创的新理论体系。这理论体系内容纷繁、深邃,可是归结到底,只有八个字:独立守神,抱圆守一。 这八个字概括了浑圆功的功法原则和原理,八字分两层,这两层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独立”、“抱圆”,概括了桩法特征及原则:“守神”、“守一”概括了心法的全部内容及特征。 “独立”中的“独”字,强调了以个人练功为主,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和空气的新鲜等,也为练功者逐渐步入深层次的静规定了先决条件。倘若人多,稍有声响,必定互相影响;如果身上有病气,妨碍就更大。所以,练功以单独为好。 “独立”中之“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修行界普遍讲究打盘坐练功,和尚道士也爱打盘坐,似乎不若此便不是练功。王安平尖锐指出,打盘坐不科学!打盘坐坐压臀部、弯折腿脚,影响气血通畅,甚至逼使气血上冲。尽管这些能导致某些特异效果出现,但危险性大。因为盘坐而猝发脑溢血、心脏病的例子很多。更需指出的,“立”还涉及武术的间架锻炼问题,合理合式的“立”有利于产生间架力,有利于上病下泄。 “立”的标准式为:双脚平行与肩同宽或略宽,双手在胸前成抱球式。两手间隔一卡,与胸距离也一卡。这种姿势是自然的、舒适的。当然,双手的位置也可略高或略低,这就是“抱圆”。抱圆可使外气尽量入内而减少内气外泄,可使浑身气场成球状,可使力形成浑圆力。抱圆与独立,合成养生高级桩、内功修炼高级桩。 有人说,“立”也可骑马式,也可仰可俯,但那不是具有广泛的普遍意义的桩,而是特殊桩,不在此处讨论。 “立”要使中脊骨、会阴、百会同在与地面垂直平面上。这是习练者时常要调整的。“立”要松柔自然,要在长时间中保持松柔是不容易的。一般的习练者站久必僵硬,或者站久立不住,或者站姿出偏差。所以,“独立”的学问很深,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 “抱圆”除了上述的意义外,还有一个支撑与内抱孰先孰后的问题。三分撑七分抱,这是通常的意念,但是,必要时加大撑的意念,或加入其他修炼意念,也是习练者有时要考虑的。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本文不宜多说。 “守静”和“守一”大致差不多。“抱圆守一”在别的门派中也有,有的是写成“抱元守一”,其内涵一般是从哲学角度解释得多,操作起来难于掌握。因此,王安平先生从具体说起,“抱元“就是手抱成圆,“守一”简单说,就是守住身体。有了这两点,再练下去,品味下去,逐渐去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比如说,“守一”即是守住“形神合一”、守住“天地人”合一等。 “守一”就是魂守舍,和“守神”的说法是相通的。 “神”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抖擞、眸光精亮,说话中气充足,做事不知疲倦。许多年轻人对“神”的体会不深,因为他们的神太旺盛了;而中老年人则因神不足而眸光昏浊、无精打采等。但是,这里要指出,年轻人的“神”只是旺盛而已,并非是“全神”。真正出现“全神”或接近出“全神”,对于一般人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它只偶尔出现在极端的条件下,比如某人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产生出奇迹般的力量或功能,从而免除危难。据说郭云深先生在一次被人逼至墙角并要被尖枪戮杀的一瞬间,情急向上竖直纵跳,竟然跳上墙头。事后,他却下不了墙头。这就是说,那一瞬间迸发出的能量来自危险自救意识,而这种意识在平时就指挥不动体内能量的大爆发。目前科学上还解释不透这种情象。王安平先生通过几十年卓有成效的颖悟,发现这与人在一刹那间的元神状态有关。如果是全神(毫无一丝惊恐失措,毫无任何其他思想),则可能发生奇迹。 在生活中时有这类特例出现。 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在极端沉醉的状态下,会闪现出许多天才般的东西于脑际,而在平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写不出。这种状态叫出现“神明”,是出全神的必然过程。这种神明,有时发展到出全神。不少人爱用“出神入化”这个成语,其实,没有“入化”,就没有“出神”。 综合上述,可知全神的出现,在一般人之中只是一种偶然和个别的现象。 对于修炼有素者来说,全神的出现则是阶段性的。许多已逝世的著名武术大师,如董海川、孙禄堂,在生前就有过一些“神话”故事。这些看似神话的故事,正好说明全神出现的一瞬间,他们的能量大不同平时,他们的躯体也发生奇特的变化。 王安平先生一生中也出现过一些奇特现象。这些现象令他深思了多年,最后他发现:人的元神、人的超强意识对肉体有多方面的影响。有些影响已被现代科学证实,形成了常识,如医生告诫人们常保持乐观情绪等;而深层次的影响,只出现在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身上,比如经过多年高级功法修炼的人,他们的神与形的关系就深刻得多,复杂得多。特别是神对形的同化与异化作用,简直无法见诸笔墨。 守全神、炼全神、出全神如果成了长期性的可随时表现的现象,那是地地道道的不同于常人了。历史上传说中的有些异人,如张三丰,可能属于这种类型,但这仅仅是猜揣而已。 王安平先生追求的目标就是这个。能否成功是另一回事,至少,他告诉人们,修道是怎么一回事。 当然,初学者甚至练了一些年头的人谈不上守全神,有人在炼功时常有“无触”、“大触”,感觉自己的肉体似乎不存在,灵魂好像在飘荡,但是,这只是初浅的炼气炼神;有些人习练了好些年头,炼功时感到体内神光微亮、神思异常深邃,有异于日常工作学习的思维能力。这时的“神”在守中开始变足,开始聚散为总,但离“全”还有一个质变飞跃的差距。 “守神”同时是身体各部分的神,如肝神、心神、肺神、胃神、肾神互相协调、互相聚合的一个长过程。而五脏六腑的高度协调又一定是在三层功夫达到后,即骨骼节节通、骨髓除病祛风、洗换新质之后。 体内大清洗大变新,才有神的新和足,才有分散和不协调变为协调和聚合的可能性。 有些人因为炼全神、守全神难,便心灰意懒,其实,大可不必。“全”和“不全”是相对的,是无法用具体统计数字衡量的;再者,“炼神还虚”是随即而来的阶段。王安平先生常对弟子说:“炼功不求功,功在其中”、“大道无形,道法自然”、“功到自然成”……就是说,炼功不问收获,只管耕耘。 “独立守神”、“抱圆守一”好说不好炼。许多初练者来信向我询问炼功的诸多事宜,其中共同点就是炼功时思想大开小差,或站不久,问我怎么办。初练一二年者思想开小差,是必然;站不久或站久也是低质量,这也是必然。练者只要时时“克己炼功”就行。但为何“克己”呢?亦即如何能站住,如何守住一、守住神?《修真心语》谈了许多似乎无关的话题,但究其实,全是围绕这八字而来。书中的“修命”与“修性”的观点、四净化的观点、道与术、道与情的观点,得与失的观点……不仅仅是练武了,已涉及人生哲学、生命科学诸多方面,是一种修道行为了。 能够在炼功中“克己”,能够逐步净化世俗的意识了,炼功者才能自自然然地走入“静”中,无“净”则无“静”;相反,不常逼使自己入静,在静中澄滤杂念,也无法净化意识。 有了一定程度的修道思想,下面就要从“静”字入手。《修真心语》中讲了七种“静”,大多数人通过几年的修炼,可以做到“定静”,或者稍略再前迈一点,有时出现“虚静”。 “定静”以一小时为界,其实,一小时的桩仅是“小定”,是一台戏刚刚演了个序曲,正剧刚刚露头。能否在两三小时以上呢?如果能,则进入“大定”。 经常进入“定静”,体会体内变化,用王安平的话说,是“气象万千”。当练者苦练下去,若干年后,体内大变,出现“万紫千红”之时,则大功初成。这时的武功,是不期然而至,倘若配合了身法步法和操拳的训练,便是高手了。作者:林星摘自《武魂》1998年1期(总115期)第32页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649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