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条文各家讲解
第393条: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①。
①赵本作“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收。服之愈”。
病有劳复,有食复。伤寒新瘥,血气未平,余热未尽,早作劳动病者,名曰劳复;病热少愈,而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复。劳复,则热气浮越,与枳实栀子豉汤以解之;食复,则胃有宿积,加大黄以下之。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苦寒栀子十四枚擘,苦寒豉一升,綿裹苦寒
枳实栀子鼓汤则应吐剂,此云覆令微似汗出者,以其热聚于上,苦则吐之;热散于表者,苦则发之。《内经》曰:火淫所胜,以苦发之。此之谓也。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擘豉一升,綿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大病,概言也,下仿此。劳,强力房劳。复,重复作病。盖大邪初退,血气新虚,作强劳伤,虚而生热,犹之病复发,非实发初病也。枳实宽中破结;栀子散热除烦;香豉能解虚劳之热;清浆则又栀子之监制,故协三物之苦寒,同主劳伤之复热,而与发初病之实热不同伦也。宿食,陈宿之积食也。食能生热,故须去之,大黄者去陈以致新也。
喻嘉言《尚论篇》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①子大五六枚。
①棋:原作“碁”,音qí,为“棋”之繁体。
劳复乃起居作劳,复生余热之病,方注作女劳复,大谬。女劳复者,自犯伤寒后之大戒,多死少生,岂有反用上涌下泄之理耶?太阳中篇下后身热,或汗吐下后虚烦,无奈用本汤之苦,以吐彻其邪,此非取吐法也,乃用苦以发其微汗,正《内经》“火淫所胜,以苦发之”之义。观方中用清浆水七升,空煮至四升,然后入药同煮,全是欲其水之熟而趋下,不至上涌耳。所以又云覆令微似汗,精绝。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枳实栀子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香豉一升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阴阳易者,劳伤精也;差后劳复者,劳伤形体也。伤寒者,大病也。大病差后则阴阳水火始相交会,劳其形体则气血内虚,其病复作,则以枳实栀子汤主之。栀子清上焦之烦热,香豉启下焦之水津,枳实炙香,宣中焦之土气,三焦和而津液生,津液生而血气复矣。若有宿食而三焦未和,则加大黄以行之,如博棋子大五六枚,燥屎行而三焦血气自相和合矣。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枳实栀子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香豉一升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注】夫无病之人,荣卫气血、阴阳水火,上下交合,运行不息。病则荣卫不行,气血不调,阴阳不和,水火不交矣。大病者,伤寒病也。
差后则荣卫气血阴阳水火始相调和而交会,若劳伤之,则形体新虚,其病复作,故名劳复,宜栀子香豉交济水火阴阳之气。荣卫气血俱出中焦,故以枳实炙香,宣通中焦脾胃之气。若胃气新复,运化不及,有宿食停于中者,又宜加大黄以疏通之。
按:此乃交媾水火,调和气血之剂,令其三焦通畅、气血安和而已,然又当视其人之虚实而施之,若大病之后气血两虚,复劳伤其形体,是为重虚,又当补中益气为主,此乃先贤未尽之蕴欤?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大病新差,血气未复,余热未尽,而强力作劳,因复发热者,名曰劳复。为其余热之气,因劳而外浮也。枳实、栀子,所以下热;豆豉所以散热。盖亦表里之剂,而气味轻薄,适宜于病后复发之体耳。若有宿食者,名曰食复,《内经》所谓食肉则复,多食则遗也。故于枳实栀子豉汤中,少加大黄,以逐其宿食。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擘香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柯琴《伤寒来苏集》
无
吴谦《医宗金鉴》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注】大病差后,谓伤寒病新差后也。劳复者,谓起居作劳复病,非房劳复也,宜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温覆,令微似汗自愈,不取其涌者,以热不在胸而在经也。若因过食复病者,谓之食复,以有宿食也,宜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下之。
【集注】成无己曰:劳复则热气浮越,与枳实栀子豉汤以解之。食复则胃有宿积,加大黄以下之。
王肯堂曰:伤寒之邪自外入,劳复之邪自内发。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注】伤寒大病差后,营卫气血、阴阳水火始相调和而交会,若劳伤之而病复作者,以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胃气新复,运化不及,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此言新差后有劳复、食复之症也。劳复者,病后无大劳,如因言语思虑、梳澡迎送之类,复生余热也。食复者,《内经》所谓多食则复,食肉则遗是也。若犯房而复者,名女劳复,华元化谓为必死。愚随证以大剂调人烧裩散救之。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伤寒何者是大病?得毋身大寒,身大热,与乎大汗大吐大下耶?非也。大寒大热,只可谓之偏病;大汗大吐大下,只可谓之剧病,皆非大病也。能服大汤者为大病,或得大青龙证,或得大柴胡证,或得大陷胸、大承气证,才是大病。他如小青龙证,小柴胡、小建中证,小陷胸、小承气证,病之小者也。其余介于大小病之间,则概谓之伤寒。至于大积大聚,大伤大夺,又杂病中之大病,不涉伤寒之问题。书大病,强人伤寒之称,气盛血亦盛,形出其大病也。曰瘥后,大有任劳之能力,何至复病乎?非谓其复感于邪也,谓其复还本病也。无复伤寒之消息,却有大病之病形,其原因全在于劳。劳动之事不一端,非必关于女劳,非必不关于女劳。总而言之曰劳复,不同得病之小者,虽劳未必复,杂病之大者,不劳而亦复也。何以前此之大病已去,后此之大病复来耶?此亦阴阳易之为病,变阴阳之本相,易伤寒之假相也。上条阴阳易其位,太阳易为少阴;本条阴阳易其气,正气易为邪气也。盖耐劳者阴阳,耐病者亦阴阳。苟耐劳与耐病无间断,必劳形与病形相仿佛,则无论其复得大青龙证、大柴胡证与否,复得大陷胸证、大承气证与否,不能沿用前法矣。大抵大病后胃气未和其阴阳,且有依稀之邪,稽留中土,而后故态复萌,在习惯劳动者往往不及检也。治之奈何?只有更新阴阳之法,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是为食复。《经》谓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是也。要皆阴阳不能禀胃气而行,故病状与劳复无稍异。但枳实一味不能去宿食,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斯余邪随宿食而去矣。方旨详注于后。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个,炙栀子十四个,劈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大病能瘥,其阴阳犹存在可知,特饱受寒邪之激刺,不免有混浊之气,笼罩其清阳,如俗尘之未扑,寒气生浊故也。一习劳而病形如故者,皆阴阳苦浊使然耳。阴阳生于二肾,从坎肾中一洗其旧染之污,令清阳脱颖而出者,其惟栀子豉乎?太阳、阳明、厥阴皆用之,首以发汗吐下后为主方,其余针对下后大下后下利后立方。二味无非为过去之病善其后,其消息于阴阳离合之间,令相得而不相失者,具有更新阴阳之妙蕴也。但不因劳复行栀豉,则栀豉证具;今因劳复行栀豉,而栀豉证不具。此又从栀豉证方法之外,另着手眼也。兼枳实者何?盖表里和当然无劳复,必有余邪中梗其里气,胃气不足供阴阳之差遣,于是乎劳复。是里和尤要于表和,故以枳实去余邪之阻力。本方又君积实而不君栀、豉,不同栀子厚朴汤,枳实不并提也。观其以清浆水七升空煮,清者浊之对,取远浊之义。淘米水为粥,粥之最稀而无物者,取其行使胃气之快捷也。覆令微似汗,则汗出表和,诸药克竟全功矣。若有宿食者,在阳明则主大承气,惟大病后难保不攻之在前,究与大承气有抵触。且余邪已衰,不能煅炼宿食为燥屎,度亦如博棋子大五六枚之宿食而已,如其数以加大黄,兼除食物之阻力,以尽栀子豉之长。而一切补虚治劳之品,皆吐弃而不用,可悟长沙之治法,万举万当矣。
曹颖甫《伤寒发微》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香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纳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大病瘥后,精气消歇,静以养之,犹恐本原之难复。若夫病后劳力,则百脉张而内热易生,汗液泄而表阳不固。内热生则不思饮食,表阳虚则易感风寒,烦热在里则中气易塞,风邪外袭则表气不濡。枳实以降之,栀子以清之,香豉以散之,而表里自和矣。若以病后中虚,便当从宿食治,但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不烦用大、小承气者,则以病后胃虚,不胜重剂故也。
恽铁樵《伤寒论辑义按》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
钱璜云:凡大病新瘥,真元大虚,气血未复,精神倦怠,余热未尽,但宜安养,避风节食,清虚无欲,则元气日长。少壮之人,岂惟复旧而已哉?若不知节养,必犯所禁忌,而有劳复、女劳复、食复、饮酒复剧诸证矣。夫劳复者,如多言多虑,多怒多哀,则劳其神,梳洗澡浴,早坐早行,则劳其力,皆可令人重复发热,如死灰之复燃。为重复之复,故谓之复。但劳复之热,乃虚热之从内发者,虽亦从汗解,然不比外感之邪,可从辛温发散取汗也,故以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惟女劳复,虽为劳复之一,而其见证危险,治法迥别,多死不救。所以吴绶谓前人有大病新瘥,如大水浸墙,水退墙苏,不可轻犯之喻也。
喻嘉言云:劳复,乃起居作劳复生余热之病,方注作“女劳复”,大谬。
《病源候论》曰:伤寒病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若劳动早,更复成病,故云复也。若言语思虑则劳神,梳头澡洗则劳力,劳则生热,热气乘虚还入经络,故复病也。又大病之后,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食猪肉、肠血、肥鱼及久腻物,必大下利,医所不能治也,必至于死。若食饼𥻓黍饴餔炙脍,枣栗诸果脯物,及牢强难消之物,胃气虚弱,不能消化,必更结热,适以药下之,胃虚冷,大利难禁,不可下之,必死。下之亦危,皆难救也。
枳实栀子汤方(成本、《玉函》“子”后有“豉”字)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擘豉一升,棉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纳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清浆水”,《千金》作“酢浆”,《千金翼》同。“空煮取四升”,《玉函》作“空煎减三升”。“内大黄”,成本作“加大黄”。“子”后成本有“大”字,无“服之愈”三字。“五六枚”,《千金》《外台》作“一枚”。)
成无己云:劳复,则热气浮越,与枳实栀子豉汤以解之。食复,则胃有宿积,加大黄以下之。
汪琥云:劳复证,以劳则气上,热气浮越于胸中也,故用枳实为君,以宽中下气,栀子为臣,以除虚烦,香豉为佐,以解劳热。煮以清浆水者,以瘥后复病,宜助胃气也。
周扬俊云:如果虚劳而复,当用补矣,乃立此汤。虽曰劳复,实食复也,何也?新瘥未必大劳,或偶不慎起居,致食不能消化者有之,若有宿食,竟自过饱矣。故枳实宽中破结,栀子散热除烦,香豉解虚热微汗,合三物之苦寒,主劳伤之复热也。如多食停滞,因生热者,必按之痛,宜加大黄去之,快愈之速,使不大耗胃液也,设不知者,以病后不可用,所损多矣。
《伤寒类方》曰:浆水即淘米泔水,久贮味酸为佳。《本草蒙筌》曰:浆水造法: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生白花,色类浆者。《医方祖剂》曰:浆水,乃秫米和曲酿成,如酢而淡。《字汇》曰:浆,米汁也。吴仪洛云:清浆水,一名酸浆水,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若浸至败者,害人。其性凉善走,能调中宣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丹按:李时珍引嘉谟云“浆水,酢也”,误。
《千金方》:羊脂煎方后云:棋子,大小如方寸匕。又《服食门》:博棋子,长二寸,方一寸。
《伤寒蕴要》枳实栀子汤,治食复、劳复,身热心下痞闷。如有宿食不下,大便秘实,脉中有力者,可加大黄。
《内外伤辨惑论》:食膏粱之物过多,烦热闷乱者,亦宜服之。
冉雪峰《冉注伤寒论》
无
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古人有病之复,复就是重发。这个“大病瘥后”就指的伤寒,由于不慎劳役,过劳它也犯。尤其过吃着,古人大概吃着的时候多。也有由于房室之劳说的,所以古人对伤寒病之后(的护理)男女要隔床的。他这个说“劳复者”,换言之,不是吃着了。
而发烦热,可以用栀子豉汤主之。那么有些胀满呢,加枳实。若有宿食者,那就是吃着了,就是所谓食复了,这个准是大便干了,可以加大黄,就是枳实栀子豉再加大黄,就是枳实栀子豉大黄汤。
伤寒病所谓劳复,不是又得伤寒病了,不是那样的,就是又发烧了,又发烦热了,就指的这个。从用栀子豉汤看,还是发烦热。发烦热而大便不干,有些心中懊憹,肚子有点满,那可以吃栀子豉加枳实。如果大便再干,就可以加大黄。他说“如博棋子五六枚”,就是围棋子那么大搁五六个,这是个约略之词,我们一般用不了这么重的药量,就搁6克就行,6克切得薄也得五六枚,切得厚两三枚就够了。这个病是常有的,心烦,摸着脑袋有点烫,吃点栀子豉汤。要是有胀满加枳实,要是大便干加大黄。
枳实栀子豉汤,就是咱们讲的栀子豉汤又加上枳实。“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你看这个书矛盾了啊,咱们以前讲栀子豉汤,都是(谈到)吐,“得吐者,止后服”。在这个(本条)不是(吐)了,让你吃,让你多盖点,出点微汗就好了,不吐了。所以这个方药根本不吐。咱们以前在“太阳篇”讲的那个吐全是错的,你看(本条)这个很明显,现在大家讲(《伤寒论》)还是这么讲(依照原文说栀子豉汤能吐),该吐的还是吐,(本条)这个不吐的他就不说了。其实就是不吐,在前面“太阳篇”讲的吐就是错的。咱们讲(栀子豉汤)时,我倒提了(栀子豉汤不吐),我常用这个方子,不吐。
(本条)也就是栀子豉汤心中懊☒而烦,若有些腹胀满则加枳实。那么胀满再加大便不通呢?再加大黄。劳复以“食复”为多,这个方子(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用的机会最多。
任应秋《伤寒论语译》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
枳实栀子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擘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子五六枚,服之愈。
【校勘】《玉函经》、成无己本:“主之”句下有“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碁子大五六枚”十六字。
枳实栀子汤方。成无己本、《玉函经》:“汤”字上有“豉”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清浆水”作“酢浆”。《玉函经》:“空煮取四升”作“空煎减三升”。成无己本:“内大黄”作“加大黄”;“碁子”下有“大”字;无“服之愈”三字。《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五六枚”作“一枚”。
【句释】“大病”,《诸病源候论》云:“大病者,中风、伤寒、热劳、温疟之类是也。”
“清浆水”,《伤寒类方》云:“浆水即淘米泔水,久贮味酸为佳。”《本草蒙筌》云:“浆水造法,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生白花,色类浆者。”《医方祖剂》中解释云:“浆水,乃秫米和麹酿成,如酢而淡。”《字汇》曰:“浆,米汁也。”吴仪洛云:“清浆水,一名酸浆水,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若浸至败者,害人,其性凉,善走,能调中宣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惟李时珍引嘉谟的说法,“浆水”就是“酢”,这是错误的。
【串解】钱潢云:“凡大病新差,真元大虚,气血未复,精神倦怠,余热未尽,但宜安养,避风节食,清虚无欲,则元气日长,少壮之人,岂惟复旧而已哉。若不知节养,必犯所禁忌,而有劳复、女劳复、食复、饮酒复剧诸证矣。夫劳复者,如多言、多虑、多怒、多哀,则劳其神,梳洗澡浴,早坐早行,则劳其力,皆可令人重复发热,如死灰之复然,为重复之复,故谓之复。但劳复之热,乃虚热之从内发者,虽亦从汗解,然不比外感之邪,可从辛温发散取汗也,故以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惟女劳复虽为劳复之一,而其见证危险,治法迥别,多死不救。”
大病后不能过劳,这是一般调护的原则,过劳了可能复发旧病,亦可能新感,亦可能为寒,亦可能为热,进行治疗,仍应以随证施治为准。
【语译】害大病才好了以后,因过度劳动又复发了,假使这时有烦热的症状,可以用枳实栀子汤。
【释方】汪琥云:“劳复证,以劳则气上,热气浮越于胸中也。故用枳实为君,以宽中下气,栀子为臣,以除虚烦,香豉为佐,以解劳热,煮以清浆水者,以差后复病,宜助胃气也。”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碁子大五六枚。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枚,擘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复令微似汗。
【解析】本条为劳复证治举例。
大病初愈,正气未复,若劳作过多,则生阳热,使在经未了之热得以复燃,疾病复发。证见发热、心烦等证,即所谓“劳复”。从临床所见,劳复并非全因于劳动过力,就是一般的活动,诸如坐立较久,言谈过多等,都可导致劳复。治以枳实栀子豉汤利气清热除烦。若兼有宿食者,则加大黄泻下食积。
枳实栀子豉汤,即栀子豉汤加枳实。用枳实宽中行气,栀子清热除烦,香豉透邪散热。清浆水又名酸浆水,即米饭用清水浸泡七日以上,待味变酸,水面起白花即成。用清浆水煎药,有清热、除烦、理气、宽中、助消化的作用。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围棋子大者五六枚,以荡涤肠胃,导滞下积。因而本方亦可用于病后食复之证。
临床所见,大病差后,因劳作不慎,而病劳复;因饮食不节,而病食复,均不少见。其他如结核病、肝硬化腹水等病,经治疗得以缓解,却因不忌房事而使病情复发致死,也曾有所见。因此,病后慎养,以防房、劳复和食复,是医嘱中特别重要之事。
倪海厦《伤寒论》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香豉一升緜裹
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煑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煑取二升,下豉,更煑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碁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再来呢,这个你看,现在讲这个大病,你生病好了,好了呢,你要怎么调理它?劳复者什么意思?这个人大病初愈,刚刚好病,刚刚好恢复,结果呢,他就去做劳力的工作。有的人很勤快啊,好久没有去砍草了,好久没有整理房子去油漆了,现在生病好不容易好了,好了就去工作。工作一过度,结果病会复发哦。这就是劳病。就是因为劳而得到的病。枳实栀子豆豉汤,这三味药呢,这个豆豉把它包起来,因为豆豉一煮就散开来啦。哦。煮的方法呢,诸位看哦。先清浆水哦,过去水不干净,你们不用去计较这些了。直接用自来水去煮。比如说这个,先煮,这个,放枳实在里面,比如,四碗水煮成两碗。然后再下豆豉,因为枳实不容易煮嘛。哦。豆豉一下就煮熟了。哦,所以先拿枳实跟栀子去煮,四碗煮成两碗,再把豆豉放下去煮,滚一下就可以了。哦,这个取一点点汗。因为这个病人已经恢复啦。是因为过劳,过劳后身体里面津液丧失一点。那又不是很严重的丧失津液。所以你只要一点就可以了。哦。如果病人有宿食,就是大便有堵道这种现象,那你加一点点大黄,哦,这种是病后调理的处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639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