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159条 痞利证治 赤石脂禹余粮汤
2024
12-17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159条 痞利证治 赤石脂禹余粮汤

郑老叟整理 大龄岐黄学童 2024年12月16日 14:16 广东

[159]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已。医复以他药下之,又虚其里,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虚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虚,故与之其利益甚。《圣济经》曰:滑则气脱,欲其收也。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涩剂所以收之。此利由下焦不约,与赤石脂禹余粮汤以涩洞泄。下焦主分清浊,下利者,水谷不分也。若服涩剂而利不止,当利小便,以分其气。


张璐《伤寒缵论》:误下而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为合法矣。乃复以他药下之,他药则皆荡涤下焦之药,与心下之痞全不相涉,纵痞硬微除,而关闸尽撤,利无休止,反取危困。用理中以开痞止利,原不为过,其利益甚者,明是以邻国为壑,徒重其奔迫也,故用赤石脂禹余粮固下焦之脱,而重修其关闸。倘更不止,复通支河水道,以杀急奔之势,庶水谷分而下利自止耳。


柯琴《伤寒论注》:服汤药而利不止,是病在胃;复以他药下之而利不止,则病在大肠矣。理中非不善,但迟一着耳。石脂、余粮,助燥金之令,涩以固脱,庚金之气收,则戊土之湿化。若复利不止者,以肾主下焦,为胃之关也,关门不利,再利小便,以分消其湿。盖谷道既寒,水道宜通,使有出路,此理下焦之二法也。


尤怡《伤寒贯珠集》:汤药,亦下药也。下后,下利痞硬,泻心汤是已。而复以他药下之,以虚益虚,邪气虽去,下焦不约,利无止期,故不宜参、术、姜、草之安中,而宜赤脂、禹粮之固下也。乃服之而利犹不止,则是下焦分注之所清浊不别故也,故当利其小便。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痞不特上中二焦之为病也,即下焦不和亦能致痞。伤寒,服攻下之汤药,下后则下焦之气下而不上,故下利不止;上焦之气上而不下,故心下痞硬。伊圣泻心汤所以导心下之火热而下交也。服泻心汤已,则心下之痞满既除,而上中之气亦和矣。复以他药下之,则下焦之气益下而不能上,故利不止。医又认为中焦虚寒,以理中汤与之,利益甚。善理中者,温补脾胃,其效专理中焦,此利不在中焦,而在下焦,当以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法在分其水谷,当利其小便。

此一节,言下焦不和以致痞,发千古所未发。


黄元御《伤寒悬解》:伤寒,误服寒凉汤药,伤其中气,利下不止,心下鞭。服泻心汤已,下利未止,谓其中有积热,复以他药下之,阳气脱陷,下利不止。医又意中寒,以理中与之,其利益甚。理中者,但理中焦,此之下利,在于下焦滑脱,何以能止?宜赤石脂余粮汤,固下焦之滑脱,利乃可止也。若使复利不止者,必由土湿水停,前窍不通,而后注二肠,当利其小便,水道开而谷道合矣。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神农本经》太乙、余粮、禹余粮各为一种,既云太乙禹余粮,此方宜为三味,或相传有误。

合下三节,皆论三焦不和而为痞。此节言下焦主决渎,次节言上焦主经脉,三节言中焦主中胃。伤寒服汤药者,言外邪已解也。下利不止,心下痞鞭者,言胃气空虚而三焦不和也。服泻心汤已,谓上焦之病气已去。复以他药下之,谓中焦之病气已和。尤利不止者,此利在下焦,若医以理中与之,温其中焦则利益甚。夫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必治其下焦而中上皆和,方为有济,其庶乎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石性镇坠,主治在下而各有所司,石脂乃石中之脂,气味甘温,主养心气,能调上焦之气而下交者也;太乙余粮得土气之专精而和中焦;禹余粮得水气之专精而和下焦。三焦通畅,人即安和。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盖下焦主济泌别汁而渗入膀胱,赤石脂禹余粮汤非分别水谷者也,而况理中乎?意谓治三焦者,当审别其上下焉。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服泻心汤已以上,承上条而再言之也。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言再治之不对。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言愈误也。理中者以下,乃明其误而出其治。《难经》曰∶中焦者,在胃中皖,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灵枢》曰∶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小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然则利在下焦者,膀胱不渗而大肠滑脱也,禹余粮甘,平,消痞鞕而镇定其脏腑,赤石脂甘温,固肠虚而收其滑脱。然收滑脱矣,而利仍不止者,膀胱不而渗水谷不分也。利小便者,导其水而分清之,使腑司各行其所有事也。腑司各行其所有事,则利无余治,而愈可必矣。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仲景治下焦利,重用固涩者,是殆以阳明不阖,太阴独开,下焦关闸尽撤耳。若以理中与之,从甲己化土,复用开法,非理也。当用石脂酸温敛气,余粮固涩胜湿,取其性皆重坠,直走下焦,从戊己化土阖法治之。故开太阳以利小便,亦非治法。惟从于阳明拦截谷道,修其关闸,斯为直捷痛快之治。


吴谦《医宗金鉴》: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中痞硬者,误下之所致也。下利痞硬,乃虚痞也,服泻心汤已合法矣。而痞不愈,复以他药下之,痞虽去而利不止,医与理中汤温之,其利益甚。不知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属滑脱也,故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涩滑固脱,利可止也。若止而复利,则当审其小便之利与不利。小便若利,当佐以温补之药以收全功;小便不利,是水无去路,固涩日久,所以复利不止。则又当利其小便,使水道通而利自止矣。


喻嘉言《尚论篇》:汤药者,荡涤肠胃之药,即下药也。误下而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为合法矣。乃复以他药下之,他药则皆荡涤下焦之药,与心下之痞全不相涉,纵痞硬微除,而关闸尽撤,利无休 止。反取危困。用理中以开痞止利.原不为过。其利益甚者,明是以邻国为壑,徒重其奔迫也。故用赤石脂禹余粮,固下焦之脱,而重修其关闸。倘更不止,复通支河水道,以杀急奔之势,庶水谷分而下利自止耳。


程知《伤寒经注》:本草谓赤石脂辛甘酸平,主泄澼下利,禹余粮甘寒,主寒热烦满,漏下赤白,二物皆质重而气寒,得土之气而有金之用,故可以治下焦之脱,清下焦之热,亦可以镇坠上焦之痰饮,用之殊有奇效也。


钱潢《伤寒溯源集》:此条自伤寒服汤药至利不止,皆承前误下成痞之义,不必重看。医以理中与之一段,盖示人以病无一定之情,治有变通之法,当审察机宜,随时应变,未可专守一法概治诸症也。前五泻心汤诸症,无论寒热攻补之法,皆以邪在中焦为治,而不知更有气虚下陷,利在下焦者,故曰理中者,但能理中焦之虚寒而已,与下焦毫不相涉,病药相悬,故其利益甚也。谓之益甚者,言药不中病,不能止而益甚,非理中有所妨害而使之益甚也。《尚论》以邻国爲壑譬之,亦过情之论也。病既在下,大肠滑泄,非重不足以达下,非涩不足以固其脱,故以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然此方此法,犹是过文语气,非仲景着意处,其所重者,全在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句。言元气未尽虚脱,不过大肠滑泄,则以赤石脂余粮涩之,亦足以取效。若已下再下,真气已虚,下焦无火,真阳不能司其蒸腾气化之功,则清浊不能升降,水谷不得分消,故利复不止,岂涩药所能治哉?必使下焦有火,气化流行,而后可以言治也。其但言利小便而不立方者,以三焦膀胱气化之说繁多,非一言可蔽,故不具载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伤寒服汤药,言以汤药下之也。下之,则下焦之气下而不上,故下利不止;上焦之气上而不下,故心下痞硬。泻心汤所以导心下之火热于下行者也,故服泻心汤已,则痞硬当解,而上焦之气已和。复以它药下之,则下焦之气益下而不上,故利不止。医以利为中焦虚寒,与理中温之,利反益甚。理中者,所以理中焦之脾胃也,此利不在中焦,而在下焦,当以下焦之法治之。石脂、禹粮,石之精也,石性坠下,故以治下焦之利,非仅固涩也。下焦济泌別汁而渗入膀胱,故利不止者,又当利其小便以分别其水谷焉。夫心下痞,属上中二焦,此复言不特属上中二焦不和而成痞,即下焦不和而亦能成痞也。


王丙《伤寒论注》:人知二石性涩,不知其涩而能通,故治利亦能治痞。


魏荔彤《伤寒论本义》:此即上条误而再误之变证。······言伤寒而伤风亦在其中,不解表而误下,致上条之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惟宜用前法,服泻心汤无疑矣。乃不能固守正义,而欲速改图,遂易以他药下之,利之不止宜也。医又臆度数下必虚,与以理中丸,而利益甚。盖浮上之阳不能下摄,致沉下之阴不能上升,下焦滑脱,徒理中焦无用,仲师处以理下焦之方,以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盖先涩塞其下焦滑脱,方可言治中焦之痞也。服之更不止,惟有利小便一法。五苓之用,桂枝升阳,猪苓泽泻降阴,茯苓白术仍是理中之意,乃合前条之理阴阳与理中兼施共享者,可以已其下利必矣。


吴贞《伤寒指掌》:此因下药太过,手阳明大肠受伤,关闸不合,二味涩以固脱也。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盖分其清浊,则便自坚。


高学山《伤寒尚论辨似》:汤字,当是他字之误,以汤他二音相似致讹,未可知也。盖论中他药,多是利剂,并无以汤药言下者,况读下文“复以他药”字句,则前此所服者可知矣。已字当另作一句,服泻心而利止痞减之谓,盖泻心之姜半,其辛温可以开痞,亦能止利故也。倘以其痞不尽,复以他药下之,则利不止,宜矣。理中原非误药,但提其中者,愈挈其下,故利益甚,亦丰此涩彼之理也。主赤石脂禹余粮汤者,非取涩以固脱也,只因中上二焦之阳位不宜于阴气,故心下痞塞而硬,下焦之主人纵进于上国,故下焦利不止,是下焦之关锁无主,所患者不在下脱而在上浮也,故于温滑重坠之品有取焉。盖温以聚气,滑以渗湿,重坠之义,欲从上中二焦,押还下焦之气,以奠安其地极耳。倘再不止,又因频用下药,推荡性急,不容分别水谷,而水谷并出之机,以成熟路耳,利小便者,水由故道,而后土维宁,禹疏九河之作用也。


吕震名《伤寒寻源》:利在下焦,关闸尽撤,急当固下焦之脱,石脂余粮固涩之品,性皆重坠,直走下焦,拦截谷道,修其关闸,此以土胜水之法。若复利不止,则又当通支河水道,以杀其下奔之势,而关闸始得完固。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生姜泻心证,利在上焦也,观干噫可知,《金匮》上焦竭善噫是也;甘草泻心证,利在中焦也,观谷不化可知,《金匮》中焦未和不消谷是也;本条则利在下焦矣。《金匮》下焦竭失便不能自禁制,何难下利不止乎,况伤寒妄服不经之汤药,汤者荡也,流荡无停,故下利不止。独是上文中风下利无”不止”二字,伤寒下利无”不止”二字,就如伤寒中风下利日数十行,未尝曰利不止也。不止必有邪在,汤药已将邪气打成两橛,在下焦者半,在心下者半,宜其心下痞,痞而硬。且将阳气卫气滚作一团,半为阳气硬,半为卫气硬。卫气出上焦,与阳气相得故合为硬,不同客气出胃中,与阳气不相并故独为硬。甘草泻心不中与,殆服半夏泻心汤,庶与阳气无柄凿,略与卫气有差池。观其服汤已,已者止也,药气卫气俱止而不行。痞即欲解,硬必未解,缘卫气却邪,药气泻邪,两气相左,迟迟未效者有之。乃曾不稍缓须臾,复以他药下之。同是利不止,他药显为汤药之续,医以为前此之利不暇顾也,转以理中与之,其亦知所变计者欤。岂知中焦之水,壑下焦则有余,偿下焦则不足,利未毕必利益甚,理中反为他药任咎也。一为顾名思义,理中者理中焦,不能兼顾下焦也。此虽利在中焦,无非趋势在下焦,中焦以不理理之可也,然则反对理中以立方耶。假令复以他药易理中,不理则乱,下利宁有底止乎? 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补理中之短,以尽泻心之长。非徒以土止水也,从卑下以塞其流,翻作上界之霖雨,心下且借水气为转移,二味药有神禹之遗泽存焉也。顾利止而复利不止者又何耶?得毋又蹈理中覆辙,令他药更得以辩谤耶? 正惟误下之药,一再利其大便,非利其小便,致趋下之邪,不利其小便,复利其大便。大便无余力以去邪,小便有余力以去邪,则不当重利其大便,当利其小便。五苓差胜于他药,即凡利小便之药,尽可以代五苓。盖下焦升则上焦降,下焦之邪固从小便去,心下之邪亦从小便去也。

二味纯是土质,皆大禹敷土之遗。一蕴土中取其脂,一生池泽称为粮,《本草经》相提并论,曰不饥轻身延年,治水功成之后,特留此以饷馈人间者也。独是本方明为利在下焦而设,塞其下之通果通其上之塞耶?土气无窍而不塞,水气则无窍而不通,九窍为水注之气也。况二便显分为二窍,用能别回肠而分清浊者,下焦之前窍有去路故耳。既堵填其后窍,则前部如经隔水之沙,小便从无不利之理。禹余粮且可炼饵服,可悟其息息相通矣。其复利不止之原因,岂防堵之未固哉?乃下趋之邪不知止,非大便不知止也。设不图其大便而图其小便,决渎之令行,自邪从前部去,就以寻常利水之汤药,得与有其功也。不然,五苓散具在,长沙不复与他药较短长。但听之曰当利其小便。利小便又何难之有?误下者大有补过之余地也。予人以自新之路,而出以宽假之词,吾欲感深而涕出矣。


刘世祯《伤寒杂病论义疏》:此承上再示痞利之变,使学者知证共相,不主一因。日“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汤而不名,意在与丸药下之者有别(丸药多下实而不荡热,凡下剂为汤,皆可赅之)。误下因利不止,心下痞硬,若脉浮而濡弱者,宜桂枝人参汤(即理中加桂枝);弦而按滑者,宜泻心汤进退。医见服泻心汤不愈,不解权衡轻重,随机救逆之法,遽然改辙,疑为热结,复以他药下之,痞证幸解,而利仍不止(不标汤名而但言他药,意在凡下剂皆可伤中,故再下而利仍不止,言利不更言痞,当知痞证必以下而愈,惟利未止耳)。医又以为数下伤中,法当止利,再以理中与之,意在姜、苓、参、术,温运脾阳;乃得汤而下利益甚者(变证更奇,庸工必至此束手),师知病变不可一例。理中之剂,乃调理中焦,今理中而利转暴迫者,法当利在下焦,所谓大肠利者是也。因肠滑而胃不寒,故虽下而痞结幸解(知以前虽痞利,亦为热结胃阳内郁之证),与理中则胃气转盛,胃气盛斯迫物下行,而肠滑不守,故服后利遂不止(按此证大肠滑利,当胃中和而能纳)。痞硬已解,中上二焦不病,脉象当寸关自和,独尺中滑而坠。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赤石脂味酸辛而性涩(入心、肝、大肠三经),能止血气下行,禹余粮味甘微寒,性主收敛(入肝、脾、大肠三经),皆涩以固脱之剂,肠滑而中无结滞者宜之。若邪未尽者,不可敛也。与汤肠利宜止,复不止者,法当利其小便,以水谷混合,致两道不得分行,其证必大便泄而小便短。若由膀胱之分注下闭者,与五芩利水则利自止。湿注下焦,脉当尺中濡滑而按之滞。不示方者,以随证消息,木无定法,同一水谷不分,若水气上乘于脾则腹满,水寒下移肾则清谷,又当于温肾理中求之,非但渗利一法而已。


曹颖甫《伤寒发微》:伤寒不解其表,先攻其里,以致太阳水气,与太阴之湿混合,下利不止,下后胃虚,客气上逆,以致心下结痞硬满,此时服甘草泻心汤,是也。乃服泻心汤已,痞去而利依然。观下文但言治利,不更言痞,可见其痞已愈。医以为协热利也,协热利本有四日复下之例。复以他药下之,利仍不止。医又以为太阴寒湿也,而以理中与之。果其证属寒湿,不难得温便愈,然竟利益甚者,盖理中作用,在升清而降浊,向以虚气膨胀于胃中,阻其降浊之力,中气得温而升,胃中积垢自当从大肠下泄而无余。若下焦水气不从肾关而出为溺,以至溢入大肠,则病不在中而在下,中气升,即下无所吸,此其所以利益甚也。大肠为水冲激,至于滑疾而不收,是当以收摄为主。赤石脂、禹余粮既能泄湿,又复敛肠,若肠中水气无多,利当自愈。其不愈者,必肠中水气甚盛,非用五苓散开其决渎,必不能杀其冲激之力也。


冉雪峰《冉注伤寒论》:此条为痞证误下救治方法,不宁补中,而且摄下,法外有法,所以示人者至深且切。首二句文词费解,向疑脱简讹佚。服汤药。是何物汤药,久读深思。若有所会。此条在太阳下篇,紧接痞证栏诸泻心下。凡解说都应依据痞证为出发点。着眼在两个利不止。而利不止,是平分两项。不是连属一项。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是一项。文中无痞证字样,是将成痞未成痞。故从实隐去痞证不书。未成痞,即不能用疗痞汤药。用早。不惟促成上下隔阈的为痞,且能变成邪正逆趋的为泻。洞泻不止,为前五泻心条所无,可补上文意义所不足。言外显得痞证,泻心亦不宜用之过早,此为未成痞前的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又是一项。证既痞鞭。当用泻心,乃一击不中。复下他药。前不当用泻心,而早用泻心,此又当用泻心。而不守信用泻心,此为已成痞后的利不止。查痞证只有下利,或曰下利数十行,未有下利不止者。利不止。里急当救里,用理中补益脾胃,扶持健运。似为合拍。然下利用此则可,下利而至于不止。中焦的虚败,变为下焦的滑脱,贸然与之,违反病机。参术呆钝。徒滞中宫,川壅而溃。更益其疾。故精思独嗣,乃立此固涩下焦,一填补中焦之赤石脂禹余粮方。后世温病家二甲复脉,三甲复脉,大抵即从此悟出。似此多方以求,宜无不愈,若犹不止,则不关胃肠内育道事,而为胃肠外水道事。水淫浸袭,泌别失司,又当利其小便。凡此将病理的整个原委,疗法的整个始束,合盘托出,理太奥折,故条文自下注释。康平本,理中者以下十一字,和复不止者以下九字,系小字补注,若为后人所加,果尔。这个后人扶经之心,迥非后世各注家所可企及,首二句尚有疑义,阙疑至今,惜乎其来得一加。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伤寒服汤药误下之,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者,乃甘草泻心汤证也。服汤已,病证不尽除者,是药力未足之故。而医者不知,以为泻心不中与,乃复以他药下之,一误再误,肠胃益虚,下利不止。至是,医亦知其虚,乃以理中汤与之,岂知下利益甚。“理中者”三句,盖后人旁注,误入正文者。谓理中固治心下痞硬而下利,今服汤而利益甚,何也?盖理中所治者,中焦虚寒,小肠吸收障碍之病,此则再三误下,直肠滑脱所致,是利在下焦,非理中所主也。赤石脂禹余粮汤涩滑固脱,乃直肠滑脱之主剂。若服汤仍不止者,必因肾脏机能障碍,水分不得排泄,肠部起代偿性下利之故,故当利其小便。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小肠脾胃间之油膜属中焦,大肠膀胱间之油膜属下焦。下焦不能为胸膈间痞结病,所以协热下利无此证。伤寒误下成痞结者,中气一败,上下不交,阳欲下不能接受,阴欲上不能镇压之故。治痞误下利不止者,燥从湿化,肝郁不升,疏泄失职,水道癃闭,前泄无路,同奔魄门之故。夫小肠为消融水谷之重心,中西医所公认,肠管受寒凉下剂之刺激,蠕动过剧,不及分别消融后之液、固两体,使残废水分,不得由网膜外散,下入膀胱,合糟粕混同下趋,直出大肠。与西医谓大黄为植物性下剂,芒硝为盐类下剂,刺激肠壁,促其蠕动亢进,因之肠内容物移动迅速,不待水分吸收,下迫直肠之说,大致相同。《今释》者谓下利不止为肾脏机能障碍,水分不得排泄,肠部起代偿性下利,不尽吻治。小便不利之病原甚多,遇有不下利者,必穷无以应。此节太阳伤寒,服承气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者以此。治痞硬服泻心汤,而痞硬解,其利不止如故,医又误以为协热下利也,复以他药下之,中气大虚,表邪内陷,真成协热下利矣。医误以为治热无效,反而治寒,与人参、白术、干姜、甘草以理中,协热益甚。所以其利益甚,柯韵伯谓大肠不固责在胃,关门不闭责在脾,与以理中,利似可止,何至益甚?然始则以寒激热而成痞,祸及上焦,继则以热激寒而理中,祸及中焦,上焦之肺,下通膀胱,肺伤其气不充,膀胱不润而失利,中焦之胃,下合大肠,胃伤其气不行,大肠无燥而失禁,非《今释》者直肠滑脱最简单之解说,所能抉其微而穷其奥。经医者一误再误三误,几无从着手,南阳为简便之语以示人曰: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使人知缓则治本,急则治标,用赤石脂之涩以收敛之,《内经》所谓涩可固脱也。用禹余粮之重以镇固之,《内经》所谓重可去怯也。与西医遇下利用白陶土、石灰水、兽灰之意同。再不止,当利其小便,分其清浊,不使水谷混同下趋则得矣。或曰:此时言利小便,亦非易易,肠管正蠕动迅速,何暇吸收水分,人肾变尿,充分排出?然此语出于西医,自是当然。中医调肺为水之上源,既无痞寒,又无表证,保固肺气,使之充分下行,清宁胃气,除去中途阻碍,稍加利水之剂,以为向导,下利自止。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伤寒,表证未解,应先解表;如服下剂,则肠胃虚寒而为下利不止,表邪内陷而为心下痞硬;下利而心下痞硬者,与甘草泻心汤,原为方证的对,医者殆未俟其发挥药效,或病重药轻,尚未全效时,复又下之,于是肠胃并虚,关闸不闭,成为滑脱而利不止矣。医者知其误,以理中汤与之,其利益甚;以理中为温化中焦虚寒,治小肠失去吸收功能之剂,此利在下焦,直肠失去吸收水分功能与括约肌失去其收摄作用也,非理中汤所得而治也,应以赤石脂禹余粮之固涩剂治之。若与赤石脂禹余粮汤而仍不愈者,则为大肠失去吸收水分关系,当促进肾脏之泌水功能以利小便之法治之。

本条之脉证、舌证:脉当为濡弱;舌当质淡,苔白。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伤寒发于本阴,乃不服丸药下之,而服汤药下之,汤者荡也,推荡津液,陷入肠中,故下利不止。其本阴与热邪,则陷入心下,故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其痞当解。乃不俟须臾,复以他药下之,则下者益下,而利更不止。医又以为虚寒,游移无定,以理中汤与之,是以热增迫走津液,故利益甚。夫理中者,止能理中焦,此利乃津液滑脱,在于下焦,非关寒利,宜以赤石脂禹余粮汤固涩主之;复利不止者,乃气机逆转,水走大肠,当分利其小便,而利自止矣。

赤石脂甘平微温,禹余粮甘平微寒,二味合用,无甚寒热。唯质重性涩,用舌试之,细腻粘舌,煎汤服下,则直趋下肠,胶粘肠液,使之凝涩而不滑,其红黄色素,至大便数次,乃能净尽,即此可以见其功用。然利由肠液滑脱,下焦不能约束者宜之,若由膀胱之气不化,水从中焦趋入肠中,则宜分疏水道,利其小便,非此方所能治也。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先言上焦病,次言中焦病,此则言下焦病也。心下痞硬之证,泻心汤自为对的,故服汤后,病即止矣。乃医者于心下痞硬已止之后,疑其胸中尚有热结,复以他药下之,殊不知下焦之水因下而不可复制,利遂不止。此时医者又以为中焦虚寒,以理中汤投之利且加甚,此何故也》理中汤者,不过理中焦之寒而已,此下利不止,乃在下焦,不在中焦,故理中不中与也。当以收涩大肠之赤石脂禹余粮汤治之,病当可愈。若用收涩大肠之药以后,而下利仍不止,则不必止其下利,径利其小便可矣。盖小便利者,水量由前便分消,则大便之水尽,而下利自止,此大禹治水,疏通九河之法也。

此固涩大肠之品,然纯是石质,石为土之结晶,故仍为固土坚胃。理中重在温气补虚,此重在固塞水气,意在坚筑堤岸,非虚证也。下文曰“利其小便”,明是洪水泛溢,堤岸不足以御之,自应大开河道,以分其水势,此非理中之虚证可知矣。渴者宜五苓散,不渴者宜茯苓甘草汤。

此节开口便云“服汤药,下利不止”,殊无来历所服何汤?因何下利?皆令人怀疑莫释也,故除去该二句,以清眉目。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脾虚水痞,泻心固不能用:而胃药温中,亦不能用以治脾也。脾虽主中焦,然脾不化水,水积大肠,病源虽在中焦,病症实下焦之水不能排泄,故先师曰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赤石脂非治其病源中焦之药耶。治病源不愈,则治其病症之小便,则无不愈者矣。

此言湿土水痞之治法也。夫太阴属肺脾,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利,则下降于腹而雷鸣;脾气不化,则水液下泄而作利。然热利可攻,寒利不可攻也,所以泻心不能止利。脾胃之治法,固大同小异,然湿土燥金则大异也,故理中亦不能止利也。如此湿土痞利,总以燥湿为宜,燥之不愈,利之则无不愈矣。


刘绍武《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

归类补缺:“服汤药”为服泻下剂,而引起下利不止。此为多义证,表现有:①泻心汤证之下利(150、157、158条)。②理中汤证之下利(317、277条)。③赤石脂禹余粮汤证之下利。④五苓散证之下利。

本条为下利证的治疗原则及分类,并非一个病证形成的过程。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本为太阳伤寒,误下后下利不止,胃虚则心下痞硬,服泻心汤而病已,即病愈,此时再服泻药,复又下利不止,则非泻心汤可治。医者与服理中汤,下利更甚,因一再猛攻,大肠滑脱,而非中焦虚寒之理中汤证,应与赤石脂禹余粮汤固涩止利。若仍下利不止,为水谷不别,应利小便,随证选方。本条说明攻下之后,下利不止而病在下焦者,有两种情况:一是大肠滑而不收,用收涩的赤石脂禹余粮汤治之;另一种是病在前阴,小便不利,水谷不别,应利小便以实大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即赤石脂、禹余粮二药组成,二药均有很强固涩力,用于纯虚无实之久利滑脱证。若痢疾内有邪气,切不可以用此二药,以留邪在里。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伤寒服汤药误下之,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者,甘草泻心汤证也。服汤已,病不尽除乃药力不足,医误认泻心之不中与,乃以他药下之,致肠胃虚,利下不止。医见甚虚,以理中与之而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之义,盖小肠吸收障碍者服之立效。今下利之原因在下焦,是直汤滑脱,应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滑固脱方为正治。若服汤已仍不止者,必属肾机能发生障碍,水分不得排泄,肠部代偿而下利,故当利其小便也。

利其小便者,可随证与五苓散或真武汤。凡水泻之证皆肠中水分太多,发汗、利小便皆其治也。本条设法御病,言误下后利不止者,有冷热不调者宜泻心汤,胃气虚寒者宜理中汤,下焦滑脱者宜赤石脂禹余粮汤,水利失职者宜五苓散。因变示例,不可执一也。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伤寒了,如果服了汤药,造成胃里面胀胀的,下利不停,服泻心汤好了,好了以后,医生认为里面可能又堵到了,再用其它药攻下,结果又下利不止,医生用理中汤,就是用白术、干姜、人参、炙甘草,让肠胃功能很快的恢复,结果吃了理中汤越利越甚,理中汤是理中焦的虚,被攻下了以后是下焦的虚,所以把中焦壮起来没有用的,这时候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在伤寒金匮里面有一原则、治利的时候,处方下去不能止利的时候利小便,想办法把大肠小肠里面的水导到膀胱小便出来,利就止掉了,所以临床上,包括霍乱、痢疾的上吐下泻、下利不止,都可以利小便把利止掉,利小便最好的药是猪苓、泽泻,所以把猪苓、泽泻加到止利的药里面。一般来说下利太厉害的时候,先用赤石脂禹余粮,这两味药是涩剂,石类药,现在禹余粮很少了,大部份市面上看到的是赤石脂,临床上下利不止,不需要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因为禹余粮不容易买到,用白术、赤石脂,白术在药房里的炮制,一般来说是把白术炒黄土,还有一种是白术和赤石脂炒在一起,平常拿白术来健胃整脾的时候是用炒黄土的,用在止利的时候是用炒赤石脂的,加在小建中汤里面或半夏泻心汤里,利就止掉了。

下利出血的类似症状如何鉴别?先便后血,这不是大肠炎出血,是外痔出血;先血后便,这是内痔出血;血与便混合,这才是大肠炎下利。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本条论述下焦不约的下利滑脱证治并兼论治利四法。病本为伤寒,医者不辨表里虚实即以汤药泻下,因而损伤了脾胃之气。脾胃之气受伤,升降紊乱,气机痞塞,则“心下痞鞭”;清浊不分,故又“下利不止”。这种病理变化,正如《内经》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时可选用甘草泻心汤或生姜泻心汤,以调和脾胃之气,复其升降之机,使清者升,浊者降,则病愈。但是医不知此,反以他药泻下,使里气更虚,邪气内陷,而致下利不止。医见利不止,认为是中焦虚寒,而投以理中汤。但下利仍然不止,并有加重的趋势,即文中所说:“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作者自注说:“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意思是说理中汤是治疗中焦虚寒的方剂,对于下焦关门不固,滑脱不禁之下利证,用理中汤自然不能够取效。本证乃因屡经误下,元气受伤,固摄无权而致,也即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仓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所以,下焦不能约束二便而导致的滑脱不禁、下利不止之证,非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填补下焦、固涩止利不可。如果某些下利之证,经用本方后利仍不止并兼见小便不利之证的,则属于清浊不分、水湿偏渗大肠的水湿下利之证,治当利其小便,分清泌浊,则大便可实,可用五苓散。

赤石脂禹余粮汤由赤石脂、禹余粮二药组成,二药均属收涩固脱之药,尤对久泄滑脱之证更为适用,即所谓“涩可去脱”之治。柯韵伯曾指出:“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闭,仍责在脾。此二味皆土之精气所结,能实胃而涩肠,盖急以治下焦之标者,实以培中宫之本也。要之此证是土虚而非火虚,故不宜于姜附。”柯氏所言,既明确了本方证与理中汤证的区别,也说明了与桃花汤证的异同。

本方在临床上,不仅治滑脱下利,还可治脱肛、带下等证。赤石脂、禹余粮二药煎汤不如以末服为好。喻嘉言曾以本方为末与饭拌和服用,治疗下焦下利证,此法可以借鉴。

本条为治疗下利提出四种方法,归纳起来即:心下痞而下利用甘草泻心汤;中焦虚寒下利用理中汤;下焦滑脱下利不止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水液偏渗、清浊不分而下利,当利其小便,用五苓散。当知仲景设方御变,并非以药试人。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本条紧接在泻心汤证之后,意在说明误下而致的痞利证,并非泻心剂所能统治,而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辨证论治。伤寒邪在表,反而服用泻下的汤药,必然正伤邪陷,因而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痞、利并见,按理可治泻心汤,但服泻心汤之后,病情未减,这可能是暂时药力未达,应作具体分析。可是医者未能仔细辨证,又用另一种泻下方药,未免错上加错,这与上条“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的错误是一样的,但上条误下的后果是“其痞益甚”,本条误下的后果是利仍不止,可见治误虽同,而变证的机转又有上逆与下奔的差异。这时的下利如何治疗?接着列举三种不同的治法:如果下利属于中焦虚寒,用理中汤温中祛寒,即当利止痞消。但服后下利不仅未止,反而更加厉害,这表明下利不是中焦虚寒,可能是下焦滑脱不固,则当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以固涩下焦。此外,下利还可能由于三焦气化不利,泌别失职而水液偏渗,所以在使用固涩之剂仍然无效的时候,可用利小便的方法,如五苓散一类方剂。临床上这样屡更方药的情况确实存在,似乎是以药试病,然而,本条的意义并不在此,而是阐明治法的决定,必须以辨证为前提,只有法与证(病机)合,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不但痞、利的治疗如此,其他一切病证都是如此,所以,具有普遍性意义。

成氏释“服泻心汤已”为与泻心汤攻之则痞已,与原意不合,果真痞已除,即使庸医也不会再用他药攻下,前条“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可以互证。柯氏提出固涩和利小便,是理下焦之二法,扼要可从。要之,本条的中心思想是:临床治病,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不可板守套方。如下后脘痞下利,因中虚热结而升降失常的,治宜甘草泻心汤;由于中焦虚寒的,治宜理中汤;下利不止,属于下焦滑脱的,治宜赤石脂禹余粮汤;属于清浊不分的,治宜淡渗法以利小便。这些都充分说明辨证求因(机),随机论治的重要意义。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伤寒服汤药后,引起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根据上条所述的治法,凡协表热的,当治以桂枝人参汤,不协表热的,治以理中汤。但医者未用理中,反治以泻心汤,药不对证,故利不止痞不除。后又以他药泻下,下利仍不止,医如治以理中汤,药虽对证,但已迟一步,因为连续误下,已有下焦滑脱的可能,理中汤虽能消中焦之痞,却不能止下焦之利。 故服药后利仍不止的,即可确诊为利在下焦,当以固涩大肠为主,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如果服后仍下利不止,非药不对证,乃是清浊不分,水不归 膀胱所致,可以利其小便。

本条的治疗经过比较曲折复杂,其中“服汤药” “他药下之”是误治, “服泻心汤”是药不对证,至于“以理中与之”,是说痞虽治愈,但治下利已迟一步,其他如“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当利其小便”等,都是辨证求因,并非以药试病。

小结

凡太阳病未解,不先解表,反用吐下,或汗下倒施,都属误治。由于病人脏气的盛衰不同,故误治后的变证也不一致。有里虚兼表不和,在里气渐充后,郁冒汗出而解的;有里虚下利,心下痞硬兼表热未罢的桂枝人参汤证;有表里俱虚而脉微细振寒的;有阳虚昼日烦躁的干姜附子汤证; 有阴阳俱虚而昼夜烦躁的茯苓四逆汤证;有伤心阳轻则心悸自冒心,重则耳聋的桂枝甘草汤证,甚则因肾水上凌,欲作奔豚的苓桂甘枣汤证;有伤脾阳轻则胀满,重则吐逆,甚至心下痞硬,吐利交作的;有因脾不散精而水饮内停的苓桂术甘汤证;有因伤肾阳而阳随水泛的真武汤证;有因连续攻下以致大肠滑脱的赤石脂禹余粮汤证;还有因汗后肺气大虚,形寒饮冷而致喘的。总之,应根据症状变化,随证施治。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因心下痞证有下利的见证,故下一证当属痞证的类似证候。本条所列治利四法,包括了泻心汤类的升降治利法,适用于中焦斡旋失司,枢机痞塞,升降失调的下利;理中汤的温中补虚止利法,适用于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下注,升降紊乱的下利;赤石脂余禹粮汤的涩肠固脱止利法,适用于关门不固,纯虚无邪,大肠滑脱的下利;利尿方剂(如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的利小便实大便法,适用于清浊不分,水浸肠道的下利。

曾有人以本条为例,说张仲景认证不准,辨证不确,随便以药试人。我想,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仲景列举治利四法的一种写作方法,或者说是设法御变的思考。

方由赤石脂、禹余粮二药组成。赤石脂甘酸性温而涩,禹余粮甘涩而平,二物配伍,涩肠固脱而止利。

本方以收涩为主,古代医家除了用本方治疗久泻滑脱以外,还用其治疗久 咳不止,邪气已去而肺气不收者;现代用本方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脱肛、崩中漏下等属于滑脱不禁者。


姜建国《伤寒论讲稿》:本条论述痞证与下利的辨证。从表面看,本条的大部分文字内容谈的都是有关于下利的问题,其实,本条的重点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一句。伤寒服汤药,出现了两个症状,下利不止和心下痞硬,这就需要仔细地进行辨证和诊断,是下利证呢?还是痞硬证呢?从“服泻心汤已”得知,医生的初诊还是痞硬证,可能是医者认为痞证中本来就包含着下利。令人遗憾的是,诊断错了。因为与泻心汤以后,痞硬不但没有得到解决,下利反而更加严重了。我们从“复以他药下之”,知道了这件事。也就是说,尽管出现了心下痞硬,也应该辨证诊断为下利证。肯定是开始服汤药伤损了中阳,中焦虚寒,清阳下趋就下利不止,阴寒凝聚则心下痞硬,这本来属于桂枝人参汤的适应证,决非半夏泻心汤所能够治疗的。但是医家眼里只有痞证,误用泻心汤,药不对证后,又复以他药下之,接二连三地治疗错误,带来了一系列的下利问题。以上讨论的,就是本条的重点,痞证类似证的鉴别。

条文后面的内容是医者犯了虚虚之戒以后,仲师顺便论述的有关于下利的治疗。下利与痞硬并见,是中焦虚寒,按照常理应该用理中丸。但是服了理中丸后,下利仍然不停止,知道这是屡用下药,损伤了下元,病位已由中焦的虚寒利转为下焦的虚寒滑脱了,所以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温阳涩肠,固脱止利。最后仲师还补充了下利的另外一种治法,这就是利小便以实大便。如果是涩肠固肠下利还不停止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水液气化方面的问题。因为气化不利,津液偏渗大肠的话,也会下利不止的。这种下利证就要采取利小便以实大便的治法,可酌情选用五苓散。

赤石脂甘酸性温,禹余粮甘涩性平,两味药合起来用,酸固脱,涩肠止利,是治疗下焦虚寒久利滑脱的良方。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本条论述误下致痞及下利不止的证治。伤寒为病在表,服汤药致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说明是误用泻下药物,伤害了胃之气。脾虚清气不升,故下利不止;升降失常,寒热错杂,气机塞于中,故心下痞硬,本证治以泻心汤,如甘草泻心汤,原属对证,其所以不效,可能是病重药轻仍可续服。医见服泻心汤不愈,误认为实邪所致,遂以他药下之,以致里气更虚,关门不固而下利不止。医又认为是中焦虚寒之下利,而治以理中汤温中健脾,然下利不仅不止,反而更加严重。这是因为“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仲景回答了服药不愈的原因。为此,当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固脱,以止下利。若服赤石脂禹余粮汤而下利仍不止者,其人又有小便不利者,此乃下焦气化不利,清浊不分,水气渗于大肠之故,治当利小便而实大便,使水湿去而达到止泻的目的。

赤石脂禹余粮汤中赤石脂酸温收涩,禹余粮甘平固涩,二者皆入胃与大肠经,均能涩肠固脱止利。

本条以伤寒误下为始因,引出几种下利的辨证与治法,即邪陷表解,脾胃气虚,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气机痞塞,心下痞硬,下利不止者,用泻心汤和胃消;若脾胃虚寒,表邪不解,而见心下痞硬,利下不止者,当用桂枝人参汤温中散寒,两解表里;若表解邪陷,纯属中焦虚寒者,则宜用理中汤温中散寒;若属下元不固,滑脱下利者,当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固脱止利;若见大便泻利不止而小便不利者,是脾运失职,水湿偏渗于大肠,清浊不分,水道不利之证,当治以利小便,分清浊而实大便。了解到以上各种下利的证候,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指导临床辨治下利有重要意义。


吕英《伤寒一元解》:

1.此条乃继生姜泻心汤及甘草泻心汤两条之下利后,论述痞证中下利的另一条病机规律。第157~159三条的共同病机为中气均受损,但此条医者按常理推断“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病机为中阳受损,予以常规治虚寒下利的理中丸或汤后,下利却加重。原文告知“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说明临床遇到此种情况需考虑肠道液津不足、失于滋养而滑泄不止。其理为位居下焦的大小肠所主病的特点,“小肠是主液所生病者”,“大肠是主津所生病者”。因肠道内正常的汁膏类物滋养不足,无法发挥正常兜涩水分的作用,即大肠小肠无法发挥分清化浊、固摄的作用,此时重在固摄利湿,而赤石脂禹余粮汤既能泻湿,又可敛肠,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

2.“复不止,当利小便”之方借三焦气化乃是捷径,临床体会:五苓散是首选之方,若伴湿火,选用明医堂之宣降散。


——全文完——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