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精要】
自组“五子饮”,由蛇床子10g,地肤子10g,葶苈子10g,莱菔子15g,苍耳子(炒)5g组成,利湿排毒,专治湿毒证。
“湿毒证”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或起疹块,小便不畅,苔薄黄腻,脉滑数濡。另外湿热甚者也可视作“湿毒”。“五子饮”中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南朝梁·陶弘景辑《名医别录》载有“蛇床子辛甘无毒”,主“湿痒”“恶疮”。而医者大多只知蛇床子温肾壮阳,治阳痿不孕矣。地肤子清利湿热,利尿止痒,共为祛湿毒主药。葶苈子泻肺润肠,利水消肿,肺主皮毛又合大肠,对湿毒排泄有辅佐作用。莱菔子降气消食,祛痰消胀,利于中焦运化,又可润肠通便,而佐湿毒之泄利。苍耳子辛温散寒,祛风利湿而止痒,《大明本草》(又称《日华子诸家本草》)载苍耳子“治一切风气”,“治疥癣及瘙痒”。唯苍耳子大量生用有小毒,轻则胃肠症状,头痛烦躁,重则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胃肠道大出血而死亡。故应少量炒用或以车前子15g(包)代之。
为提高疗效,应用“五子饮”祛湿毒还要加味:清热解毒选加苦参10g,生薏苡仁10g,制大黄10g;清宣润肠选加桑白皮10g,野菊花10g,连翘10g,全瓜蒌30g;和血散风选加丹参30g,赤芍10g,川芎10g;祛风止痒选加白鲜皮10g,防风10g;利尿排毒选加车前草30g,白花蛇舌草30g,泽兰10g,泽泻10g,冬瓜仁10g。
【原著详解】方剂溯源
五子饮,系沈氏自拟,为祛湿剂。由蛇床子、地肤子、葶苈子、莱菔子、苍耳子五味组成。功用:利湿排毒。主治:湿毒证。症见皮肤瘙痒,或起疹块,小便不畅,苔薄黄腻,脉滑数濡。
处方解析
一是方证病机。本方证多由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故皮肤瘙痒,或起疹块;湿热下注,则小便不畅;苔薄黄腻,脉滑数濡,为湿热内蕴,湿重于热之象。治宜利湿排毒。
二是方剂释义。方中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南朝梁·陶弘景辑《名医别录》载有“蛇床子辛甘无毒”,主“湿痒”“恶疮”。地肤子清利湿热,利尿止痒,清除皮肤中之湿热与风邪而止痒,两药共为祛湿毒君药。葶苈子泻肺润肠,利水消肿,肺主皮毛又合大肠,对湿毒排泄有辅佐作用,为臣药。莱菔子降气消食,祛痰消胀,利于中焦运化,又可润肠通便,而佐湿毒之泄利。苍耳子辛温散寒,祛风利湿而止痒。《大明本草》(又称《日华子诸家本草》)载苍耳子“治一切风气”,“治疥癣及瘙痒”,且具反佐作用。全方寒温并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药理研究
蛇床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地肤子水浸剂对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苍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葶苈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莱菔子有抗菌、祛痰、镇咳、平喘,改善排尿、排便功能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注意事项
方中苍耳子大量生用有小毒,轻则胃肠症状,头痛烦躁,重则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胃肠道大出血而死亡,故应慎用,可少量炒用或以车前子代之。
临证心悟
一是辨证要点。本方临床应用以皮肤瘙痒,或起疹块,小便不畅,苔薄黄腻,脉滑数濡为辨证要点。
二是临床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湿疹、阴道炎、阴囊潮湿等疾病。若湿重于热者,可加泽泻、薏苡仁、猪苓以增强利湿之功;若热重于湿者,加黄柏、滑石以增强清热利湿之功;皮肤红肿热甚者,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若皮肤瘙痒严重者,加白蒺藜、白鲜皮以祛风止痒。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510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