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将前列腺炎纳入“淋证”“精浊”“白淫”“淋浊”等范畴。
认为房事过度、脾胃受损、相火妄动、湿热下注等因素是导致精室空虚、忍精不泄发生的原因,从而引起慢性前列腺炎。
我从事中医男科数十载,接诊上万名前列腺炎患者后,结合前人经验总结得出:前列腺炎,不过是热邪为患。
《丹溪心法》:“淋有五,皆属乎热”。
《证治准绳》:“初起之热邪不一,其因皆得传于膀胱而成淋。”
《景岳全书》:“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无容辨矣。”
淋证与热邪息息相关,无论久暂,皆不离下焦膀胱湿热。淋证为湿热犯于膀胱,开邪出路最便捷的是下焦水道,利水通淋为其基本法则。
淋证多属热证,初起当慎用补法,但不可拘泥于此,不能因为淋证属热,一概以清热通淋治之,需知淋证也有寒性之证,一切都当以“辨症求机”的证候病机为依据。
《丹台玉案》:“淋证有五,……皆属于热,间有夹冷者,必先寒战,而后溲便,盖冷气与正气交争,冷气盛则寒战而成淋,正气盛则寒战而得便溺也。”
在治疗上,淋证新病多宜清利,久病则当视其虚实,辨其寒热,把握清利与温补的分寸。当补者,不补则湿热不尽,当温者,不温则气化不振。
患者杜某,36岁,主诉前列腺炎4年。
患者病起之初,症状不显,未经治疗,1年前症状加重,误用补药,病情加重,经人介绍来我处调治。
刻下症见:
1. 尿频、尿急、尿痛;
2. 排尿困难,尿道口白浊;
3. 小腹、肛门坠痛不适;
4. 胸胁胀痛,阴囊潮湿;
5.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中医诊为淋证,证属湿热下注、气滞血瘀,治宜清热化湿、益气逐瘀。
方拟:黄芪、蒲公英、延胡索、皂角刺、桃仁、泽兰、红花、杜仲、红藤、萹蓄、车前子、甘草
服药7剂,患者诉疼痛减轻,小便诸证稍有改善,继服7剂,患者诉诸证改善明显。
随证调方一次,继服14剂,配合精道排毒丸服用,诸证渐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方中黄芪健脾排浊、扶正利水;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桃仁、泽兰、红花、皂角刺通络解毒、化瘀活血;
延胡索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车前子、萹蓄利水通淋,清热泻火;杜仲、甘草健脾益肾,甘草兼调和之职。
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解郁化湿、通络益肾、升阳通利之功效。
配合清热利湿,排浊祛瘀之精道排毒丸,有效增强临床疗效,促使患者疼痛症状、排尿困难症状得到缓解。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472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