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满纸真实言,掏心又掏肺。 自名三胡生,谁解胡滋味? 天道自然本能法,何忍足下失交臂。 为解苍生脱苦厄, 当须善巧方便力。
郭生白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第181集
大匠诲人以规矩,个性助我法外法
吴鞠通药量之谜:规矩VS行为
《温病条辨》这个书,得说这个书是不错的,在清代说是不错的书,比较好的一个书,有发明的一个书,看它用药的药量非常小。说你为什么说它小啊,人家就这么用,我说不是,你看过它医案没有,它的临证医案,就是吴鞠通的医案,你看看他医案上的用药是多少,他不是一钱一钱,五分一钱半,他不是,你看过他的医案没有?他医案中的用量是一两八钱,七八钱一两多,他是这么用药,但是他写书上,他一钱一钱半五分。
我小时候啊,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就问,我说这个吴鞠通为什么这一钱半,八分,五分,他的医案里七钱八钱,还用一两,哪一个是对的,他这个对吗?我就问过,你说怎么回答啊,有个回答方法很有道理,我的老人就说,你不懂,说古人有一句话:说大匠就是大家,大家教给人的是规矩,不是行为,这个不是行为是我加上的,不是教给你手怎么着做,脚怎么着做,而是教给你的是规矩。
比如说,看见那个故宫了吗?那三大殿,那金碧辉煌的建筑,斗拱飞檐,那个师父教徒弟的时候,不是教你怎么使锯子怎么锯下来,怎么使凿子凿出个什么窟窿,是什么是规矩,一个墨斗,一个弯尺,这叫规矩,一个圆规,就教给你一条线,一个方一个圆,自个去干去吧,这叫大匠诲人以规矩,在这么一句话上,就完了。那个时候我们念书啊,光看这个《温病条辨》不行,得把吴鞠通的医案再看一看,再把他的为人,再了解了解,如果要再往深里走,他念过什么书,我们得知道个大概,你才能了解这个人,你才能了解他说的这个,是怎么回事。他说过几句很精辟的话,很耐人寻味,说出来的道理,你有时间去看看,就是说这个透表跟发汗跟,解肌这个关系,我现在不说,你看看,有这个书没有,《温病条辨》,看看吴鞠通怎么说的。规矩之上的法外之法:用药的个性化裁处方我们今天说的,也是说的规矩,我们把这个规矩打破了,打破了说,说法外之法,咱们说法外之法,刚才提出来的问题,就是法外之法,能不能再加点柴胡、茯苓等等,这是法外之法。在这个症状上,可无可有,要如果说这个症状要是一变化,那就说渴,明白吗?你得把药掌握准了,那你才能变化,如果药你都掌握不准,你变化准了也是错的,咱们有啊,真要是有三四十味药,真正的掌握准了,我说你可以啊,就发生无穷的变化,这咱慢慢来,有一天你一定会掌握这个问题。先把药掌握准了,掌握越多越好,最少你也得掌握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你就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变化,这个要是掌握不准了,你也甭变化,变化也变不出好事来,可能弄出点毛病。准知道这个药的作用,哪一味药,都有它的个性,找一些个性很强的药,掌握了它的个性,就算认识了它。你像那天说的酸枣仁,倒是治失眠还是治嗜睡,它的个性到底是什么啊,两重性吗?不是。你看看黄芪,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它是两种作用吗?不是,一个个性,治甲疽还是这个个性,治痈疽久败疮还是这个个性,你看看它所治的病,都是在一个个性上的,真正的懂这一个你才算懂了它,它一大堆的性质,你认为是一大堆,那是你根本就没懂它,等你懂到它这一大堆的时候,看成是一个了,你就算懂它了,听明白我这个比方吗?比如说黄芪实际上就是微循环,增加微循环的交换,它不管是生死肌治败疮,治百毒都是这个药。什么什么大补元气,都在这一个上的,人参补元气吧,它怎么着补元气啊,那个补元气的多了,怎么着补啊?一样吗?不一样,都是补元气,黄芪怎么着补啊?黄芪这么着补,人参这么着补啊?人参这么着补,你看个性和个性之间还有差异,这才叫真正的个性呢,要三个五个一样那还有个性吗?个性是在千千万万,万万千千当中就这么一个,找不出相同的第二个来,这才叫个性呢,明白了吧?把一大片看成是一个,你就算明白了。中药它是个物,它是固定啊就是这么个东西,有存放时间越长越好的,有是一定是要新鲜的,陈旧的就不好的。你看过去的经验,陈皮半夏,叫二陈汤,越陈越好。还有一个元胡,元胡说什么好啊,你看《本草》,你们买那个《本草纲目》,那下头那小注上说,虫蛀则良,让虫子吃过的好,这都是经验之谈,这都是经验,有的是新鲜的好,第二年就不好了,多了这个,你比方说,薏米新的好,山药也是新的好。有些你常见的,常守着的人,你不见得是很认识的,有些你常用的药,你也不见得是彻底的认识了,认识就是认识。
有诗赞曰:
温病条辨要读懂,须参吴氏医案中。
书案药量差别大,书主规矩案主行。
大匠诲人以规矩,规矩不辞灵活性。
法外之法哪里来?共性之中求个性。
口 述:郭生白 编 辑:子 皿 贝贝 校 对:一亨耳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1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388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