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某,女,71岁,2024年8月6日就诊。主诉:皮肤抓挠后流黄水1个月。患者1个月前右上臂外侧不明原因出现硬币大小黄水疱一片,瘙痒异常,抓破后流黄水,后疮疡弥漫至双臂及脚面,身上亦零星散发。患者在村卫生室持续治疗,但病情日益加重,去县医院皮肤科就诊,给予氯雷他定片、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以及碘伏等药物治疗,但病情无改善,遂来诊。刻下:双上肢外侧及双脚面皆长黄水疮,尤以胳膊处严重。患处皮肤表层脱落大半,仅留几块黄色干皮覆盖其上,余处流溢黄色脓水,其状恐怖。患者自诉只痒不疼,抓破后只流水不流血。饮食、大小便皆无恙。舌质偏红,脉无典型变化。
辨证:湿热毒邪弥漫肌表。
治则:除湿解毒,祛风止痒。
处方:紫草10g,黄芩10g,白茅根15g,制首乌10g,佩兰10g,红花3g,青皮10g,丹皮10g,白鲜皮10g,桑白皮10g,苍术10g,荆芥10g,土茯苓20g,神曲10g。5剂,水煎服。
8月11日二诊:药后皮损面积缩小,流脓现象减轻,初诊时疮疡欲发之势减。好转处皮肤开始发干、呈暗红色。守上方去苍术,加地骨皮10g。
8月17日三诊:药后5剂皮损基本恢复正常,只是皮肤有色素沉着,略显粗糙,饮食二便、舌脉无异常。守二诊方再服5剂,巩固疗效。
8月27日四诊:服上方5剂药后病情复发,双上肢原病位再次流溢黄色脓水,只是症状较初发时为轻。此为药过病所,处方:紫草15g,苍术15g,佩兰10g,青皮10g,牡丹皮15g,白鲜皮10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土茯苓30g,防风10g,荆芥10g,苏叶10g,白蒺藜20g,苦参6g。5剂,水煎服。
9月1日五诊:药后皮肤状况再次回到三诊时状态。守上方将紫草、苍术用量分别减为6g、10g,去苏叶、白蒺藜、苦参,加炒苍耳子6g、生甘草6g、仙灵脾6g。5剂,水煎服。
9月12日六诊:病发部位皮肤已光滑如旧,唯颜色稍深、有痒感。处方:牡丹皮15g,白鲜皮10g,桑白皮15g,地骨皮10g,青皮10g,荆芥10g,防风10g,炒苍耳子6g,白术10g,黄连6g,黄柏10g,甘草6g,干姜3g,藿香6g。5剂,水煎服。
9月17日之后每5天换方一次,稳定恢复中,除胳膊发痒外无他症,原方基本不变,只略作加减。10月7日就诊时皮损基本恢复,有轻微瘙痒。患者初诊时舌面有水滑感,现已消失。嘱此次药毕可暂停服药,若明年春天不再反复,即彻底痊愈。
按 患者罹患疾病为《金匮要略》之浸淫疮,俗称黄水疮。从中医理论体系来看,皮肤病主要原因为营卫不调、血分紊乱。其中,影响营卫的主要因素为“风和寒”,扰乱血分紊乱的主要因素为“热和瘀(虚)”,所以治疗法则一般为祛风散寒、凉血宣透、养血活血。此患者抓挠后始终未流血,只流黄水,应为肌表郁滞,营分生化热不得散,日久而化毒。又因患病日久,治不得法,使湿热毒邪呈扩散燎原之势。处方以五颜六色汤合清解五皮饮内则调养五脏、外则解除肌表瘀滞。
五颜六色汤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赵振兴自拟方,方中青皮、佩兰为青色,紫草、红花为红色,黄芩为黄色,白茅根为白色,制何首乌为黑色,故名“五颜六色汤”。其中,紫草、白茅根凉血解毒散结。黄芩善清上焦以调肺,肺主治节,主皮毛也。红花少用养血调血,皮肤病多挟湿,故用佩兰化之。青皮行气除滞,何首乌培养根本。此方通过五颜六色药物来调养五脏,以达五脏和谐、皮毛得养、皮肤改善的目标,有不可思议之妙用。
清解五皮饮为河北省宁晋县草医堂中医师李源治疗皮肤病之自拟方,主要药物为青皮、牡丹皮、桑白皮、白鲜皮、地骨皮,取以皮入皮、形物相应之义。方中青皮行气除滞,牡丹皮凉血通滞,二药相伍可解除气血瘀滞;地骨皮、桑白皮性寒,均可入肺经,有凉血清肺之功,肺主皮毛,肺清血凉则皮肤和,此二药相伍对肌表郁热性皮肤疾患有良好效果;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的功效。
初诊时加苍术、土茯苓化湿解湿毒,荆芥祛风止痒,神曲顾护脾胃,之后药味基本不变,只略有加减。四诊时疮疡复发,是病过药所,导致药力向内之力厚,而作用于卫分之力薄,遂去白茅根、红花等血分之药,并去掉苦寒入里之黄芩,何首乌久服伤肝亦去掉。并加入多味走表之药,苍术可健运脾阳、化湿泻浊,还可外散风湿之邪,《神农本草经》谓其“主风寒湿痹,死肌”;防风、苏叶、白蒺藜皆为风药,风可胜湿,且可引药直达病所。苦参为治疗湿毒疮疡之要药。
五诊时,疮疡复平,减量或去掉疗湿疡之药,用炒苍耳子代替白蒺藜持续增强祛风之力,苍耳子有毒性,需炒制且剂量不要超过6g,并搭配等量甘草以解毒。“卫出于下焦”,加仙灵脾增强肾生发卫气之功能,卫气通达,则皮肤瘀滞得解。
六诊时,以清解五皮饮合祛风之品继续清除肌腠间风邪郁热,取《金匮要略》治浸淫疮之法,加黄连、黄柏、藿香清热燥湿解毒,白术强太阴之运化,佐小剂量干姜中和连柏苦寒之气。
凉血活血为治疗皮肤病惯用之法,然法无定法,血分药之使用,临床还需谨之慎之,不可轻用。四诊时摒弃其他血分药,仍留用紫草,五诊时随病情变化将紫草用量由15g减为6g,是因患者病位虽在气分,但仍需使用凉血药以平衡阴阳,只是减少剂量和药味,此用法类似引火汤、六味地黄汤之使用陈皮、砂仁。中医智慧、处方配伍之妙,非洞达其趣,不能得其真谛。
值得关注的是,六诊后加入黄连、黄柏,疗效巩固。《金匮要略》曰:“浸淫疮,黄连粉主之。”虽具体方剂未见,然其法时隔千年仍可造福病患。
患者自诉日常皮肤干燥易痒,尤其每年麦收时容易起疹,但一般抓破后流一些血水即会无事。此次病发严重,可能与其在村里墩布厂打工有关,工作地点在彩钢瓦大棚内,每日工作8小时,长夏期间颇为闷热。患者年已古稀,身体硬朗,言谈之间神情豁达,不以年高打工为苦,也不因身体疮疡而忧。恐正因为此,患者症状看似骇人,但只病在肌表,治疗其实不难也。《庄子·天道》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此之谓也。(巩志宏 河北省宁晋县草医堂中医门诊)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369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