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啊,心脑血管病简直跟家常便饭一样多,要说这心脑血管病最吓人的地方,就是它“死神”级别的高死亡率,基本上除了癌症,它就稳坐第二把交椅。你可能昨天还看着某个人好端端的,结果今天就突然中风、心梗,然后……就没然后了。
还有中风的更是不计其数。你以为中风只是别人的事?呵呵,我的亲朋好友里,年过五十的就有好几个直接瘫痪了,余生只能和轮椅作伴,日子过得比黑白电视还无聊。
心脑血管病这东西,最阴险的就是它的“隐身术”。我们的心脏啊,是个能扛事儿的老实人,啥委屈都往肚子里咽,就算有时候给你个“小警告”——比如胸闷、心慌、心口疼啥的,你要是没抓住时机,可能就真的错过了最后的“救命稻草”。等到哪天突然发作,那可就是心衰、心脏堵了90%以上,不装支架就等着拜拜了。
所以啊,朋友们,咱们得时刻关注自个儿的血管是否通畅,尤其是男人五十、女人四十后,得更加紧张。啥叫“血脉通,命百岁”?那可是老祖宗的智慧,血管不通,啥都白扯。为了对付这恼人的心脑血管病,一位牛人文小叔(文泉杰)开发出了三通汤这个神方。免费公开,普度众生。三通汤丹参12克、川芎10克、葛根20克、桂枝9克、甘草6克、人参6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三通汤加减效果1、气虚的人可以把黄芪多加20-50克。2、血虚的人可以把当归多加12克。3、阴虚的人最好不要喝,实在要喝可以把麦冬、五味子的量加倍,再加上知母、黄柏各6克,如果嫌麻烦,可以同时服用三通汤和知柏地黄丸,这样就不会上火。4、痰湿体质的人可以加入法半夏6克、陈皮9克。5、怕冷、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加上干姜6克、炮附子6克(如果超过6克需要先煎煮半个小时)。6、湿气特重的人把茯苓的量加倍即可。7、脾胃不好的人建议饭后半小时服用,可以把白术的量加倍即可。8、肥胖的人可以加入陈皮9克、山楂9克、荷叶9克即可。9、服用三通汤会失眠的人可以加酸枣仁15克。10、服用三通汤有腹泻的,建议与参苓白术散服用。11、服用三通汤便秘的人可以与麻仁丸一起服用。这个方子不光心血管通,脑血管通,全身的血管都能通,所以叫“三通汤”,听着都舒坦吧?三通汤方解这方子怎么这么神呢?说白了,就是一帮“医界大佬”凑在一起开了个“打通心脑血管”的大会,把心脏里的垃圾清掉,把阳气和气血补足,还顺便调理了脾胃,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心脏保卫战”。首先,咱得聊聊这三通汤的核心三味药——丹参、葛根、川芎。这三位可是老江湖,个个都是打通血管的高手中的高手。丹参专治心血管,作用相当于“急救员”,关键时刻能让你“续命”。而葛根主攻脑血管,不但能改善脑供血不足,还能让你脑袋清醒,预防脑中风。川芎呢,更是个“行气大将军”,它不仅化瘀,还能带动全身的气血流通,帮你打通全身的血管,让身体各部位的供血都通畅无阻。然而,光是打通血管还不够。血管通了,接下来还得补足心脏的阳气和气血。不然,寒邪一来,血瘀还是会重新聚集,心脑血管病又会卷土重来。于是,请来了“阳气补给组合”——桂枝和甘草。桂枝如同温暖的阳光,帮你驱走体内的寒气,而甘草则像是稳扎稳打的后勤保障,确保你身体里的津液充足,脾胃健壮,身体各个系统都能正常运转。接着,我们得给心脏“打鸡血”,让它恢复元气。于是,又请出了“补气大爷”人参。人参可谓是补气的首选,但它性子比较猛,可能会引起上火。所以,我们还得请来五味子和麦冬这两个“调和小能手”,它们能防止人参补得过头,做到阴阳平衡,让你身体既不发虚,也不过热。最后,又搬来了白术和茯苓兄妹。你知道为啥要请他们俩吗?因为他们是健脾专家,能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只有脾胃功能正常,身体才有足够的气血供应给心脏,让它有力地推动血液在全身流动。而且,白术和茯苓还能帮你去湿气,避免痰湿堵塞血管。
毕竟,很多中年人胡吃海喝、不爱运动,高血脂啥的都是痰湿惹的祸。
至此,一场“心脏保卫战”终于打完,你的心脑血管也被彻底保住了。是不是觉得这三通汤妙不可言!
别看它简单,里面却隐藏了不少秘密,只有真正懂中医的人才能看得出来。这一个方子,实际上融合了四个千古名方:通脉饮:丹参、川芎、葛根三味药,主打心脑血管通畅。桂枝甘草汤:桂枝和甘草,强壮心脏阳气,驱寒散邪。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补充心脏气血,维持阴阳平衡。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养胃,提升气血。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建议把这个方子开发成产品出售的原因。真的是神来之笔,四个名方合在一起,多角度、多方位地全面呵护你的心脑血管。但文小叔说了,方子是天赐的,他不能独享。所以,他决定免费分享给有缘人。只要你被医院诊断为心脑血管病,都可以试试这个方子。不论是预防还是治疗,效果都杠杠的。一天一剂,七天一个疗程,服用三个疗程,包你见效。唯一不适用的情况就是脑溢血,其他都可以放心用。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266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