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当归六黄汤加味治自汗、盗汗
2024
10-22

当归六黄汤加味治自汗、盗汗

赵某,女,58岁,2024年5月12日初诊。主诉:自汗、盗汗10年余。10年前,患者自觉体虚,服含红参方后开始燥热汗出,迭经治疗,症状日益严重,每逢夏秋二季汗出较多,以夏季为甚。刻下:来诊时正值天气炎热,静坐诊脉时,面部汗珠如豆大,如水流下,衣服整日浸湿,隔汗巾每日需更换多条,笔者按脉片刻,三指已觉湿透,汗液黏稠。吃温热食物或稍微活动则汗出如洗,夜间盗汗,醒来时床单已湿。神疲乏力,体型偏胖,下肢轻度水肿,经常晚睡,小便色黄,大便排出不畅。既往有低血压史、低血糖史。舌质红,舌体胖大,舌苔淡黄厚腻。脉缓滑有力,两尺浮。

诊断:自汗、盗汗(阴虚夹杂湿热证)。

治法:滋阴降火,清热燥湿,益气敛汗。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味:

当归15g,生地黄30g,熟地黄30g,黄芩10g,黄连6g,黄柏10g,黄芪30g,党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浮小麦30g,炒莱菔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5月19日二诊:汗出减轻少许,下肢水肿减轻一半,大便较前通畅,仍乏力。舌质红,舌体胖大,舌尖部舌苔稍褪。脉缓滑有力,两尺浮。续用初诊方,7剂。

5月26日三诊:汗出减轻一半,下肢水肿消失,仍觉乏力,二便正常。舌质红,舌尖中部舌苔已净。脉缓滑,两尺略浮。续用初诊方,7剂。

6月2日四诊:静坐已不出汗,天气炎热时少量汗出,未见豆大汗珠,近日来没有使用隔汗巾,衣服亦未浸湿。舌质淡红,舌苔中根部略厚。脉缓滑,两尺略浮。续用初诊方,7剂。

6月10日五诊:汗出基本痊愈,与正常人出汗无差异。舌质淡红,舌苔根部略厚。脉缓,尺脉不浮。续用初诊方,7剂。

按 当归六黄汤出自《兰室秘藏·卷下·自汗门》,被誉为“治盗汗之圣药也”。方中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养血滋液、育阴制火;黄芩、黄连、黄柏泻火除烦、坚阴止汗;汗多可致津气两伤,表气不固,用黄芪以益气止汗固表。诸药共用,使阴复热退,气充表固,汗出自止。

方中黄芩、黄连、黄柏皆有清热燥湿之功,可用以治湿热壅盛而迫津外泄之自汗,故笔者每遇阴虚夹杂湿热之自汗、盗汗,恒用此方,每收佳效。

案中患者自汗、盗汗10余年,汗为津液,耗损过多,可致阴虚;经常晚睡,亦可伤阴;尺脉侯肾,以沉为佳,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肾阳,故尺脉浮。此皆为阴虚之明证。患者舌质红,舌体胖大,舌苔淡黄厚腻,是典型的湿热壅盛之舌象,兼之汗液黏稠,可为湿热之证明。汗出过多而津伤,津可载气,气亦随之亏损,气虚故神疲乏力,气虚津停故下肢水肿。综合考虑,选用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汗者,心之液,无论自汗、盗汗,皆会损伤心之气阴,故合入生脉饮补心气、养心阴;小麦为心之谷,故用浮小麦养心敛汗、固表止汗。诸药合用,虚火得降,湿热得清,气虚得补,守方而治,诸症皆愈。(徐荣鹏 管祥兵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