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国家标准解读:《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
2024
10-17

国家标准解读:《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

引用格式:武晓冬,黄龙祥,赵京生.《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标准解读[J].中国针灸,2022,42(5):579-582,584.

2021年1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以下简称2021版国标)。此标准替代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以下简称2006版国标),由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475)归口上报并执行,起草单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由于标准中只规定“应”怎么办,“必须”达到什么要求,“不得”超过什么界限等,一般不会提供具体制修订的依据,这样难免会引起标准使用者的费解。为配合2021版国标的推广应用,本文将针对2021版国标与2006版国标的差异,阐明本次修订标准主要内容的原则、思路、方法和依据,从而为标准使用者在理解、使用该标准时提供相关参考。

与《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 12346 –2006)相比的主要变化

2021版国标与2006版国标相比,除结构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差异如下:

①删去了2006版国标中46个经外奇穴的名称和定位,将标准名称由《腧穴名称与定位》更改为《经穴名称与定位》。

②修改了“内侧与外侧”“近侧[端]与远侧[端]”2项术语的定义;增加了“腧穴”和“经穴”2项术语及其定义。

③将“定穴体表标志”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中的部分内容作了调整:增加了臀沟、髌底、髌尖    3项“定穴体表标志”,将“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中“肘横纹”“腕掌侧远端横纹”“腕背侧远端横纹”3项内容修改后,移至“定穴体表标志”条下;新增了“第11肋骨游离端”“第12肋骨游离端”和“第2腰椎棘突”3项“体表解剖标志”。

④调整“骨度”折量寸表:增加了“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后发际正中3寸”这一头面部的“骨度”折量分寸;增加了“前后发际线不明者,可依据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直寸18 寸,确定头部腧穴的纵向距离”这一“注”文;更改了“胸骨上窝(天突)→剑胸结合中点(歧骨)”“剑胸结合中点(歧骨)→脐中”这2项骨度的起止点“剑胸结合中点(歧骨)”,将其更改为“剑突尖”,而两项骨度起止点之间的折量分寸均不变;更改了“耻骨联合上缘→髌底”和“腘横纹→外踝尖”这2项下肢部骨度的说明。

⑤将原“指寸”定位法的应用范围“此法主要用于下肢部”修改为“此法主要用于四肢部、面部和背部”。

⑥将362个经穴的定位表述中有关人体分区的描述修改为与WHO西太区标准《针灸经穴定位》一致。

⑦修改了臂臑、臑会、风市3穴的定位表述;增加了次髎、譩譆、膈关、阴谷、角孙、上关、带脉、章门、至阳9穴“注”文中的“取穴法”内容;更改了印堂穴的编号,将印堂移至神庭和素髎之间。

⑧增加了资料性附录“WHO西太区标准《针灸经穴定位》人体分区术语”。

修订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1  调整“骨度”折量寸表的依据

(1)增加“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后发际正中3寸”和“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18 寸”的依据

2006版国标删去了经穴定位中未使用到的骨度“眉间(印堂)→大椎18寸”“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后发际正中3寸”。标准发布后方才发现,经外奇穴颈百劳的纵坐标定位为第7颈椎棘突直上   2寸。虽然颈百劳的定位可依据眉间至前发际正中的3寸来折量,但应用时远不及以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3寸折量来得简便。故此次修订增加了“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后发际正中3寸”这一骨度折量分寸。

另外,考虑到临床尚有前后发际线不明者,对于这类人群头部纵向距离的折量,仅能以眉间至第7颈椎棘突下之间的分寸来折量,而删去“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18 寸”后,这类人群头部纵向距离的折量定位显然无据可依。因此,本次修订时,以注文方式给出“前后发际线不明者,可依据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直寸18寸,确定头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2)将原“胸骨上窝(天突)→剑胸结合中点(歧骨)”“剑胸结合中点(歧骨)→脐中”2项骨度的起止点“剑胸结合中点(歧骨)”更改为“剑突尖”的依据

2  修改臑会、臂臑、风市3穴定位表述的依据

(1)臑会和臂臑的定位

在2006版国标中,臑会定位在“臂后区,肩峰角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臂臑定位在“在臂外侧,曲池(LI 11)上7寸,三角肌前缘处。注:曲池(LI 11)与肩髃(LI 15)连线上,横平臑会(TE 13)”,但标准中并未对肩峰至腋纹间设立骨度分寸,所以无论是肩峰角下3寸,还是曲池上7寸,都缺乏取穴依据,这个问题曾在2004年、2005年两次讨论,未能达成共识。基于优先考虑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的腧穴定位原则,此次修订将臑会的定位修改为“在臂后侧,在尺骨鹰嘴尖与肩峰角连线上,与三角肌后缘相交处”,将臂臑的定位修改为“在臂外侧,在曲池(LI 11)与肩髃(LI 15)连线上,与三角肌前缘相交处。注:横平臑会(TE 13)”。

(2)风市的定位

在1990版国标中,风市定位为“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这里一个腧穴出现了2种定位,显然不合规范,所以2006版国标改作“风市在股部,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凹陷中,髂胫束后缘”,但严格来说,这仍是一个取穴法的内容,而不是一个“部位”的描述。那么,“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处”究竟相当于多少寸?

对此,课题组进行了100例健康受试者实测。由于风市穴位置在大腿外侧,故折算以确定大腿前外侧部腧穴纵向距离的骨度“股骨大转子-腘横纹(平髌尖)19寸”为基准,用风市(中指尖定位)至膝环线的距离×19÷大转子高点至膝环线的距离,从而得出风市高度的骨度折量寸数为9.27寸。

另外,睢明河等通过对66名大学生的垂手中指尽头至腘横纹的骨度寸的测量分析,得出这一骨度寸平均为8.93寸,约为9寸。潘望影等对197例志愿者风市穴直立位人工测量结果是9.28寸,亦约为9寸。

根据以上人体实测结果,本次修订将风市穴定位于“在股外侧,腘横纹上9寸,髂胫束后缘。注1: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凹陷中,髂胫束后缘。注2:稍屈膝,大腿稍内收提起,可显露髂胫束”。

3  修改带脉、章门2穴“注”文中“取穴法”内容的依据

带脉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章门在第11肋骨游离端的下际,取这2穴都需要先找到第11肋骨游离端。经典解剖学教科书皆称肋骨中有两条浮肋(floating rib),即第11、12肋,一般认为,沿肋弓软骨缘外下方至其底部稍下方触及到的第1游离肋骨即第11肋。因此,2006版国标此2穴下的“注”文给出第11肋触诊方法即是:尽量收腹,显露肋弓软骨缘,沿此缘向外下方至其底部稍下方可触及第11肋骨游离端。

然而,实际调查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第10肋软骨前端与第9肋软骨连结为纤维性关节,但有时第10肋也会像第11肋和第12肋一样游离。据国外文献报道,不同人种浮肋(floating rib)的第10肋出现率不同,从35%~70%不等。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委员会对中国人第10肋的人体测量结果,前端的类型:肋弓型占22%,其中关节型(1.0±0.70)%,纤维型(21.0±2.88)%;浮肋型占78%,其中条带型(12.0±2.30)%,肌型(66.0±3.35)%。

鉴于中国人群中78%可见第10肋为浮肋,在确定第11肋端的章门穴的体表位置时,切不可总是将肋弓缘下触及的第1个浮肋当作第11肋,以免定位产生很大的误差。正确的方法是:侧卧举臂,屈上足伸下足,先确认第12肋骨游离端,再沿着肋弓缘向前触摸到的浮肋即第11肋骨游离端。本次修订即据此修改了带脉穴下的“注1”和章门穴下“注”文中的取穴法内容。

4  印堂编号的修改

印堂本属经外奇穴,2006版国标将其由经外奇穴归至督脉,定位“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注:左右攒竹(BL 2)连线的中点。”但在穴位排序上,将其暂列为督脉最后一个穴位,编号为GV 29,显然这很不规范。本次修订将印堂移至神庭(GV 24)和素髎(GV 25)之间,同时需要对其重新进行编号。考虑到WHO西太区标准《针灸经穴定位》尚未将印堂穴列入经穴,若按照穴位排列顺序,将印堂的编号改为GV 25,则需同时改动排在其后的督脉其他相关4穴的编号,这必将引起国内外对于上述5穴应用的混乱。因此,本次修订将印堂的编号改为GV 24+,意在表明其为GV 24神庭穴后新增的经穴。这一处理方法不影响其他经穴的编号,不会引起大的变动,经专家反复讨论达成共识,今后若再增加新的经穴,皆可仿此对新穴进行编号。

结语

2006版国标发布后,国内几乎所有的针灸教材都对其进行了引用,可见国家标准影响之大,这也提示我们,对于诸如腧穴名称、定位这类重要基础标准的修订,起草组必须持审慎态度,尤其是对于骨度问题和腧穴定位分歧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大量扎实的基础研究的支撑,特别是需要人体测量学研究的支撑与辅助。另外,WHO西太区标准《针灸经穴定位》是以2006版国标为蓝本制定,该标准发布至今已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因此凡涉及该两项标准的修订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国内外标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以免影响到国际交流的统一有序。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