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讲虚证实证,明明是同一个疾病因为虚实不同,它的临床表现也不同。虚实的分辨对于临床治疗十分重要,虚实分辨清晰,治疗通常不会出大错,难题在于怎样辨别虚实。
虚证:
1.多由于久病引起,我们常说久病则虚,此类病症多出现在重病之后,病程往往会拖延较久,难以迅速痊愈,还容易反复发作。
2. 因为正气欠缺,机体对疾病的反应也许不显著或是无法表现出来,所以症状呈现不剧烈。低热长久不退、身体消瘦、出虚汗、精神萎靡、两眼无神、说话声音低微、长期没有食欲、腹部隐隐作痛不停、舌头颜色淡且舌苔少、脉象细微无力等均为其表现。
3. 虚证通常会与冷症一同出现(虚寒证)。
4. 对虚证进行拔罐治疗时,一般罐斑不明显,皮肤多是淡红或者潮红色。
实证:
1.多为突发疾病引起,病程短,病势较为凶险,不过通常痊愈较快。
2.正气不虚,邪气亢盛, 由于正邪激烈相争,机体对病邪的反应比较明显,所以症状表现得较为剧烈,例如高热、无汗、精神兴奋、胡言乱语、声音高亢粗大、腹痛拒按、便秘、小便短赤、剧烈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脉象有力且快等。
3. 实证一般多与热证同时存在(实热证)。
十二经脉与人体疾病密切相关,十二经脉所关联的脏腑不同,其虚实表现也各不相同。《素问·调经论》中也指出:“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经脉之病,皆有虚实”;“经络支节,各生虚实”。是说十二经脉其经络和支节各有虚实的病症。在此向大家一一例举十二经络虚实盛衰的表现,帮助大家更好的鉴别。
一、手太阴肺经
虚证:大家都知道肺与呼吸密切相关,当此经络虚时表现为:呼吸困难,咽喉干燥,以及肺经所经过的手臂部痹痛,皮肤痛或麻木,手拇指活动障碍。
实证:当有实证时表现为口渴,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缺盆肿痛,肩痛,掌中发热。
对于此经的调理我们可取:太渊、中府、孔最、列缺等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
此经的虚证表现为:肠鸣,腹泻,嘴唇干裂,经络所经之处上肢痹痛,食指活动障碍,因此经络上挟鼻孔,故还会有流清涕的表现。
实证表现为:身体发热,颈部肿胀,眼白发黄,牙齿肿痛,易患痔疮。
针对此经络失调我们可取:曲池、三间、合谷、天枢、温溜、偏历这几个穴位进行调理。
三、足阳明胃经
虚证表现为:肠鸣腹痛,面浮肿,胃酸分泌不足所致的食不下,下肢倦怠乏力。
胃经的实证表现为:腹痛,大便秘结,易饥,食欲旺盛,乳腺痛,口唇干燥。
我们可选用:厉兑、解溪、冲阳、中脘、梁丘、丰隆等穴进行调理。
四、足太阴脾经
虚证:腹满,胃胀气,消化吸收功能差,嗜睡,易疲劳,足大趾活动障碍。
实证:脾主运化,当病邪攻击此经络表现为运化失司,即食物不化,腹胀不能卧,食欲不稳定,呕吐下利。
我们可选用:大都、商丘、太白、章门、地机、公孙穴进行调理。
五、手少阴心经
虚证:脸色苍白无血色,心绞痛,心悸不安。
实证:脸皮肤泛红,掌心发热,烦渴,咽干,大便不利,四肢沉重,此经络循行于臂内侧,因此会有臂内侧痛。
可选用此经络上少冲、神门、巨阙、阴郄、通里等穴进行调理。
六、手太阳小肠经
虚证:耳鸣耳聋,腹泻,会有呕吐感,手脚容易冰凉。
实证:腹胀腹痛,便秘燥热,颈部肿胀。
我们可选用选用:后溪、小海、腕骨、关元、养老、支正等穴进行调理。
七、足太阳膀胱经
虚证:头昏沉,腰椎酸软无力,尿频,手脚凉。
实证:后头痛,后背痛,颈椎酸痛,腰酸。
选用至阴、束骨、京骨、中极、金门、飞扬等穴调理。也可涂抹精油沿经络按摩。
八、足太阴肾经
虚证:头昏,耳鸣健忘,水肿,夜尿多身冷,体沉重,性欲减退,腰冷痛,足软无力。
实证:牙松动,耳鸣、性欲亢进、小便黄,口热舌干,善恐,生殖器病。
我们可选用选用:涌泉、复溜、太溪、京门、水泉、大钟等穴进行按摩调理。
九、手厥阴心包经
虚证:心悸,胸闷头晕,健忘心烦,喜笑不休。
实证:血压升高,精神亢奋,面赤,目黄,胸胁满,肘臂挛痛,腋下痛。
选用中冲、大陵、膻中、郄门、内关等穴进行调理
十、手少阳三焦经
虚证:免疫力差,肢乏体倦,小便不利,腹中寒冷。
实证:头面热,咽肿,目外眦痛,腹胀满,小便不利,失眠
可选关冲、中渚、阳池、石门、会宗、外关等穴进行调理。
十一、足少阳胆经
虚证: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目痛,足缓无力。
实证:偏头痛,口苦失眠,食欲不振,目外眦痛,此经循行之处的胸、胁、肋、下肢外侧肿痛,足下热。
可选用:侠溪、阳辅、丘墟、日月、外丘、光明等穴进行按摩调理。
十二、足厥阴肝经
虚证:肝开窍于目,肝经的虚证表现为视力模糊,容易流泪,性欲减退,包括很多女性都会有久站头晕的感觉。
实证:此经上的实证表现为:目赤肿痛,肝在志为怒,有实证时会表现烦躁易怒,没耐性,女性会有经痛,小腹痛。
按摩可选取:行间、曲泉、太冲、期门、中都、蠡沟等穴进行调理。
在临床中,虚证多由实症转化而来,譬如痹久致痿,常见筋肉瘦弱,肢体痿废,即为此种情形。因此当我们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是关键。希望本期的内容能帮助到大家。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不受疾病困扰。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171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