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探索·
简便效廉、易复制易操作易普及,
使中医回归百姓。
本文提纲
一、调脾总则
宣宾老师调脾的方法,主要是两招:
一是灸肚脐或肚脐和气术,
二是按压小腿黄金线。
针对体虚内寒过重,有痰核疙瘩:
隐白与太冲同时压;小海穴、胃经的足三里;从上往下推后背的膀胱经,按开委中(痛点)。最方便的就是灸肚脐。针对疫情期间的黄白腻苔:
健脾祛湿,是重中之重,小腿内侧的脾经,是按压的重点。
健脾补肾按摩法:点揉太白到公孙穴这一段、涌泉穴。本法可以健脾补肾壮骨。祛湿按摩方法:按摩阴陵泉、承山穴,手三里,或者抻拉小腿肚(脚尖尽力往上勾,然后脚背尽力往下压,来回做),一个是拉胃经,一个是拉膀胱经。二、脾胃虚寒、小儿脾胃虚弱消瘦的调理1、脾胃虚寒:灸脾胃俞、八髎,按小腿内侧痛点。2、小儿脾胃虚弱消瘦:捏脊,灸身柱,擦大鱼际每次20分钟。
01
调脾总则宣宾
曾老师按:脾虚有哪些症状呢?脾虚必然气血不足,其症状包括:形寒肢冷、少言乏力、面色萎黄、心烦失眠、食欲不振、食入不化、中气下陷、大便稀溏或大便秘结以及腹胀、浮肿、眼袋大等。
实际上四高与贫血、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病都跟脾虚有关(脾胃化生气血不合格);还有脾不统血导致的便血、呕血、崩漏等;还有西医所谓的手足口病及湿疹等等都主要是脾的问题。
怎样调理?宣宾老师调脾的方法,主要是两招:一是灸肚脐或肚脐和气术,二是按压小腿黄金线。
编者按:
调脾的方法,与调肝、调肺、调心等比起来,好像太简单了。然而,脾土居中,它对于其他脏腑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我们日常所遇的很多疾病,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脾虚。
如果在学习调脾之前,先好好阅读这两篇文章,温故而知新,再学习本文内容,必将心领神会!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4119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