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眩晕可分八型辨治
2024
08-30

眩晕可分八型辨治

眩晕是因眩致病的总称。眩晕是以有时突然眼黑,少顷即止,或自觉如坐舟车,天旋地转,恶心欲吐为特征,严重者,张目即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胸中上泛呕恶,甚或扑倒。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病在古代医籍中有多种名称。《素问》载有“头眩”“掉眩”“徇蒙招尤”之称。《灵枢》载有“眩晕”“目眩”等。《金匮要略》载有“癫眩”。《诸病源候论》称“风眩”。《太平圣惠方》称“眩运”。清代以后多称“眩晕”“头晕”。将先眼花后头晕者称“目眩”;先头晕而后致眼花者称“癫眩”;头晕重而眼前发黑称为“眩冒”。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湿是眩晕的主要原因,《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张元素主张风火论。《丹溪心法》中则强调“无痰不作眩”,提出痰水致眩学说。《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

根据各家诸作论述及临床诊疗观察,河北省名中医、馆陶县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张洪洲将眩晕的病因病机分为以下8个类型,并阐述其证治。

因机证治

气虚眩晕

中气不足头晕,常见于过度劳累,元气受伤,或平素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致眩,元气虚损,心气虚则不能鼓动血流,卫气虚则不能约束脉络,营血上升无力,则致眩晕。如《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苦眩。”气虚清阳不升,则头晕耳鸣,头倾喜卧,倦怠懒言,少气无力,纳减便溏。舌淡,脉象细。治以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升陷汤。

血虚眩晕

心藏神而主血脉,脾统血而藏意,凡劳心太过,思虑过劳,皆可伤其心脾,耗损气血,大失血后,亦令气血不足,如《证治汇补·眩晕》云:“血为气配,气之所丽,以血为荣,凡吐衄崩漏产后亡阴,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营血亏损,大病失血后,脉络气虚,脑失血荣则发为眩晕。临床表现为心悸,神疲难以入寐,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头晕每遇劳心太过而加剧。治宜补气血益心脾,方用归脾汤。

精虚眩晕

肾藏精生髓,为先天之本,先天不足、年老肾气虚弱、房劳过度,阴精亏耗过度则髓海不足,故见头晕。《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除眩晕外,兼见神疲健忘、耳鸣目花、腰腿疲软、遗精阳痿、尺脉细弱等肾虚之象。本证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等阴虚火旺之象不显著,其与中气不足的区别在于本证有腰酸腿软、遗精阳痿等肾虚之证。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眼花,腰膝酸软,遗精阳痿,舌瘦淡红,脉沉细,尺脉细弱。本证治宜补肾填精,方用左归丸为治。若肾中元阳不足,并见畏寒肢冷、舌淡脉沉者,应温补肾阳,方用右归丸为治。

阴虚眩晕

阴虚头晕为平素肾阴不足,或热病久病伤阴,阴津不足、水不涵木以致肝阳上亢,故头晕而目干涩;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则心烦失眠、寐中多梦。阴虚生热,故见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舌红、脉细数等阴虚内热之象。临床表现为头晕且倦,心烦失眠多梦或有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细弦。治以养阴平肝,方用菊花芍药汤或杞菊地黄丸。

阳虚眩晕

先天不足、老年肾气衰弱、房劳过度均可导致肾精亏虚,损伤肾中元阳。肾阳虚衰明显,表现为四肢不温,形寒怕冷,精神萎靡,舌淡脉沉。肾中阳微,肾精不能化生阳气,脑失阳气温煦,乃致眩晕。治宜温肾阳,用肾气丸或右归丸加减。

气郁眩晕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证多因平素阳盛火旺,肝阳上亢,或因恼怒郁懑,气郁化火致风阳内动、风火上扰所致。《素问玄机原病式》言“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风火扰动于上,则头晕且作胀痛,怒则肝火炎上,故头晕头痛,风火上扰及心神,则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风寒外束或暴怒伤肝,膜络挛急,三焦气郁,清阳不能上升则浊阴上居阳位,膜络肿胀挛急发为眩晕。临床表现为口苦目赤,烦躁易怒,头晕眼痛,怒则晕痛加重,面赤耳鸣,少寐多梦,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火熄风、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若肝胆热甚,小便短赤,宜清肝胆之火,方用龙胆泻肝汤。中年以上,风火眩晕应警惕是否为中风之先兆,应及时防治。

血郁眩晕

跌伤坠损,头脑外伤,瘀血停留,阻滞经脉而致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或瘀滞胸中,闭阻心窍。心神飘摇不定或妇人产后感寒,恶露不下,血瘀气逆并走于上,血乱心神,干扰清窍,皆可成为眩晕,如《医学正传·眩运》云:“外有因呕血而眩冒者,胸中有死血迷闭心窍而然,是宜行血清心自安。”《景岳全书·妇人规》论述产后血晕时又提出:“血晕之证,本由气虚,所以一时昏晕。然血壅痰盛者,亦或有之。如果形气脉气俱有余,胸腹胀痛上冲,此血逆证也,宜失笑散。”血郁致眩,肝络火旺,疏泄太过,血不贮藏于肝而充盈于脉,血随气逆,充于脑络,乃发眩晕。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聋耳鸣,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治宜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加减,产后血晕可用失笑散。

痰浊眩晕

痰浊眩晕症见眩晕倦怠或头重如蒙,胸闷或时吐痰涎,舌胖,苔浊腻或白厚而润,脉滑,或弦滑,或兼脉结代。或兼见心下逆满,心悸怔忡,头目胀痛,心烦而悸,面赤易怒,胁痛,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痰湿中阻,上蒙清窍故眩晕,痰为湿聚,湿性重浊,阻遏清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晕嗜睡,头感沉重。《丹溪心法》中说“无痰则不作眩。”痰湿阻滞胸脘,气机不利,则满闷呕恶,不思饮食,身重苔白腻,脉滑,皆痰湿之象。脾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从少阳三焦上逆于脑,阻于经脉则脉胀而急,闭于膜原则膜松而弛,发为眩晕。治宜祛痰化湿。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兼见头目胀痛,口苦心烦,苔黄腻,脉滑数,为痰郁化热,方用温胆汤加黄芩、黄连。

验案举隅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如梅尼埃病、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临床可综合参考。

笔者在跟随张洪洲学习过程中,得见数例眩晕患者,现将验案一则整理分享如下。

马某,男,21岁,因“头晕、头痛6个月”就诊,伴有出汗、手麻、健忘。患者经常熬夜。自诉查颅脑CT未见异常,曾服镇肝熄风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均无效,遂来诊。查血压130/80mmHg,纳欠佳,食少,二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

诊断:眩晕(中气下陷、脑失所养)。

治则:升举阳气,荣养清窍。

处方:黄芪20g,知母10g,桔梗9g,柴胡10g,升麻10g,太子参15g,酒萸肉12g,石菖蒲10g,远志10g,葛根15g,炙甘草6g,白蒺藜12g。3剂。

二诊:患者开心步入诊室,诉近半年头脑未曾如现在这般清醒,仅昨晚熬夜至12点时突觉一阵头晕,但很快缓解,饮食较前多,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处方:黄芪30g,知母10g,桔梗9g,柴胡10g,升麻10g,太子参15g,酒萸肉12g,远志10g,泽泻6g,白术9g,茯苓12g,炙甘草6g。5剂。

三诊:患者因工作原因未来诊,家属代诊,诉诸症均无,已正常工作。要求服上方以巩固,遂予上方5剂。

后电话随访,患者一切正常。

按 升陷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以黄芪为主,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至其气分虚极者,酌加人参,培气之本;或更加山萸肉,所以防气之涣也。至若少腹下坠或更作疼,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需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方中之用意如此,至随时活泼加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张洪洲在治疗中气下陷、脑失所养之证时,运用升陷汤加减展现出独特的疗效。中气下陷,多因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久病损伤脾胃,致使脾气亏虚,升举无力。清阳之气不能上荣于脑窍,脑失所养,从而出现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另加石菖蒲、远志安神益智、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又加葛根引药上行治疗头痛,诸药合用,共奏升举阳气、荣养清窍之效。(张俊燕  河北省馆陶县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