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日记:治咳不在止咳,而在通气,血化下行不作劳
2024
08-22

中医日记:治咳不在止咳,而在通气,血化下行不作劳

点击关注👉

本能系统医学论

2024年08月21日 12:01
云南

连载…

◎治咳不在止咳,而在通气

第4个是小孩子,老咳嗽,流鼻涕,头脑昏昏沉沉的。

老师说不能单治咳嗽,要调他的枢机气机,用小柴胡汤加苍耳子、辛夷花、通草与鹅不食草。

这四味药特别好,能引药入脑,鼻气通于脑,能通鼻窍的药都不简单。

方药为:

柴胡12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红参10克,大枣4枚,炙甘草8克,苏叶10克,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通草8克,鹅不食草6克。3付。

这小孩吃完药后就不咳了。我们看老师这方子,并无一味止咳的药,方才知道,治咳不在止咳,而在通气,气通则咳止。

韶关有位老中医,治疗儿科杂病很出名,他的方子里经常会用到苍耳子,而且都是他在当地自己采的,以前我们想不明白他用这味药的深层意义,在看了老师给的那本《呼吸之间》后,慢慢地悟到了用药背后的一些道理。

《药性赋》说:“苍耳子透脑止涕,威灵仙宣风通气。”

这药不简单,因为中药里面能直接透过血脑屏障的药并不多,如麝香、川芎,还有老师提到的苍耳子、辛夷花、通草这些。

很多疾病都会令人头脑昏昏沉沉,治疗起来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葛根、牡蛎、川芎、羌活之类升阳祛湿的药,从人体后背部治起;

二是用苍耳子、辛夷花、通草之类通鼻窍调呼吸的药,从人体前面治起。

我们如果能让呼吸顺畅,让头脑清醒,这样不就反转过来调疾病,让它康复了吗?所以这通鼻窍入脑,令呼吸顺畅的药,要特别留意。人吞吐量大的时候身体好,吞吐量小的时候身体差。

◎血化下行不作劳

今天早上6点多闹钟还没响,我们就自动醒过来了,看来人习惯了早起,他就会自觉地早起,只要按时作息,根本就不需要闹钟。

照例把粥煮上,一半大米加一半小米,我们就开始背起《药性赋》来。

王蒋一个月把《药性赋》背得滚瓜烂熟,我们这一周来也每天早上背十个药性,《药性赋》有308味药,这样下去,一个月内应该也可以把《药性赋》再熟背一遍。

老师讲,保持平稳很重要,消瘦的人,生活工作稳定下来,人会慢慢长胖,病慢慢就好了。

一个人性格、生活越容易波动的,学业、事业成功率越低,身体也越差。

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定课,把每天规律地写日记、背经典、习劳锻炼当作定课,定下来,身体才真正会好。这几天清明假期,病人多得看不完,有些只能叫他们第二天再来。

今天第1个病人是肩背发凉,头部晕晕沉沉的。老师看她舌下络脉曲张,瘀滞得厉害。这是长久劳心劳神,劳伤了心脑血管所致,便叫黄锐开血府逐瘀汤。

黄锐是趁这个清明放假期间来大药房学习的。他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就读,也是学药学的,今年将要毕业。

他家里也是个体行医,从他祖父到他父亲,已有两代人行医了。他把方歌忘了,便把处方笺递给我,还好在大学时,这个血府逐瘀汤我们记得深刻,因为这个方也是千古名方。

方歌为: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归芎草赤芍。柴牛枳桔两升降,血化下行不作劳。

“血化下行不作劳”有味道,当今劳心劳神的人很多,心血瘀堵在胸中,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特别多。

血府逐瘀汤就是把心脑瘀血化开,引导它们下行,这样就不会因为思虑过度、谋虑过多而致虚劳,这也是王清任这首汤方能传世的道理所在。

所以后世人一用血府逐瘀汤,就会想起王清任。医者的汤方,治病救世是不分时间、地域的,古今中外都可通用。

看来,医生创一个良方,比诗人词人创写绝句篇章功用还要大啊!这两天黄锐在煎药房里,王蒋说他上手挺快的,为药房分担了不少压力。他还想在老师这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老师在血府逐瘀汤里还加入桂枝、红参、川续断。老师说脉没神,神不够,就加入这几味药。

这样血府逐瘀汤在化瘀血的同时,还能把血脉神气给补足定住。

方药为:

生地黄15克,桃仁15克,红花8克,

当归15克,川芎15克,炙甘草10克,赤芍20克,

柴胡10克,川牛膝10克,枳壳15克,桔梗10克,

川续断30克,红参20克,桂枝15克。7付。

来自:任之堂跟诊日记.1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artContent img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