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眼花是十分常见的症状,中医名之眩晕。其病因复杂,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如果眩晕伴有头重如蒙、胸脘痞闷、腰膝酸软等不适,可试试中成药眩晕宁片。
组成与功效
眩晕宁片的组方源于三首古方,是将汉代《金匮要略》的泽泻汤、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二陈汤和明代《医便》的二至丸有机化裁而成。
泽泻汤用泽泻、白术配方来治疗“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二陈汤用半夏、橘红(后世多用陈皮)、白茯苓、炙甘草等“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二至丸以女贞子、墨旱莲两味来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昏眼花、腰膝酸软等。三方针对不同的病机来治疗眩晕,且配伍严谨,疗效颇佳,至今仍被广泛传用。
中成药眩晕宁片的组方是以上述三方为基础,再加菊花、牛膝而成,辅料为玉米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滑石粉等。
本药有健脾利湿、滋肾平肝之功,用于治疗痰湿中阻、肝肾不足引起的眩晕,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重如蒙或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恶心、耳鸣、目涩、心烦、口干、不寐等。药理学研究发现,本药有镇静、改善脑供血和双向性调节血压等作用。
现代可用于高血压、梅尼埃病、迷路炎、位置性眩晕、晕动症、脑动脉硬化、低血压、贫血、神经官能症、颈椎病等见上述证候者。
中医认为,眩晕之成因不外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气血两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等几端。《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则分别有“无痰则不作眩”“无虚不能作眩”的论述。本方的立意主要针对痰湿中阻及肝肾阴虚。盖饮食不节,伤于脾胃,则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升降失常,痰蒙清窍,则作眩晕。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亦作眩晕。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治当祛痰湿、补肝肾。
方中泽泻淡渗利湿、化痰定眩,菊花辛甘,散风平肝,二者共为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茯苓健脾安神、利水渗湿。此四药相合,健脾除湿以绝生痰之源,共为臣药。女贞子、墨旱莲、牛膝可补益肝肾,平肝潜阳,共为佐药。甘草和中祛痰,又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全方药性平和,不燥不滞,使痰湿得除、肝肾得补、清窍通利,而眩晕自止。
服法及禁忌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气微,味淡。餐后口服,一次2~3片,一日3~4片。目前市售的同成分品种还有颗粒剂,请按说明书服用。
服药期间,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并保持情绪乐观。孕妇禁用。感冒患者,平时大便干燥者,眩晕属气血不足、瘀血阻络者不适宜。儿童、年老体弱者、哺乳期妇女及严重慢性病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1周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新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尚学瑞)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969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