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人什么都想要,而不健康的人唯一想要的就是健康
20世纪初,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一少部分人一时只看到西医的近期疗效,贪图方便,期求快捷,急功近利,凡病都用西医西药,歧视传统中医。
治病新理念“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
◆ 上篇 医理篇概述
>> 从阴阳学来说,早期的混沌体为阴,由运动产生的热能形成了大爆炸为阳,阳气、热能在宇宙进化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阴阳,是先有阴而后有阳。纯阴没有生机,阴中有了阳才有生命。阴为肉体,阳为灵魂,阳化气产生动力,阴成形作为供体。
>> 人的形体为阴,而周身之所以能够温暖,皆因为有阳气的作用。
>> 爱生命者当爱护人体肾气,治疾病者当固补脏腑阳气。用现代的话说,人体阳气就是免疫功能。宇宙是个大天地,人体是个小天地。肾中之阳气像人体的小太阳,肾功能好,阳气充沛,免疫力就强,疾病就少得,纵是有病也轻小,稍微治疗即好。如若人体阳气虚弱,免疫功能就低下,则会病而缠绵,长久难愈。宇宙之间太阳少而星辰多;地球之上阳陆少而阴水多;人体之中阳气少而血肉多。处处可见阳之亏,而人的劳作、思维,无时不耗损阳气。
>> 《黄帝内经》云:“肾阳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 天地之本,本于太阳;人身之本,本于肾阳。故,治病必治其本,治本必补其肾,补肾必温其阳,是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之要法也。于是乎,集先贤温补理论为一体的“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产生。
>> 所谓中医全息,是“局部患病,整体治疗;整体虚弱,补其重锐”的医学和易学理论结合。
>> 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则重点表现在分泌各种激素的肾脏功能上。
>> 肾为人体全息的重点,谈虚论补就要补肾。补气虚,肾为气之根;补血虚,肾髓为生血之源;补阴虚,当滋补肾之元阴;补阳虚,当温补肾之元阳。
>> 古人作八卦,把肾定为北方之水、坎卦,卦爻([插图]),喻为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是明显的阳少阴多,患病也易阳虚阴瘀,故《景岳全书》言“阳非有余”论。
>> 补虚就要补阳,祛瘀就要温通。
>> 人体脏腑,阳气盛才会代谢正常,阴气瘀导致循环障碍。
>> 补益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肾脏,从而收到提纲挈领,执简就繁,固其根基,护其梁柱的效果。中药温通热疗法,就是使用补肾、健脾、活血、行气、消导的温热性中药治疗因虚弱、瘀阻而产生的疼痛、胀满、热毒瘀聚之慢性疾病,从而达到治病治本、整体恢复的真正目的。治病必治其本,治本必补其肾,补肾必温其阳,在慢性病治疗中必不可缺少,“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是整体治疗、增强免疫、治病治本的治疗方法。
>> 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常用药物如下:1.补肾:川续断、桑寄生、骨碎补、杜仲、巴戟肉、菟丝子、补骨脂、仙茅、仙灵脾、五味子、女贞子、山萸肉、韭菜子、肉苁蓉、鹿角片。2.健脾:浙白术、炒苍术、西洋参、红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甘草。3.活血:当归、白芍、川芎、红花、鸡血藤。4.行气:香附、延胡索、陈皮、厚朴、升麻、柴胡。5.消导:壳砂仁、肉桂、小茴香、干姜、草豆蔻、炒麦芽、鸡内金、枳实、山楂、槟榔、大黄。说明:临证中,在补肾、健脾、活血、行气、消导五大方法用药的基础上,再根据患者当时表现的症状选用适量对症的药物同步治疗。五大疗法常用药物不可全部选用,一般选用60%,并可根据临床症状调换其他同类药物。如有出血,则不用活血药,胃府积热者少用健脾药,灵活机变,但用量要轻小,每剂药总量不宜超过180克。
>> 道是先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化阴阳。先有阴,后有阳;阳主阴从,阴阳互济。人生一世,不离阴阳;轻清为阳,重浊为阴;阳为大气,阴为五谷;三日不食五谷可忍,一刻不纳大气则亡;故此,阳重于阴,阴从于阳。
>> 人,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大脑为阳中之阳,肾脏为阴中之阴。大脑统管着肾脏,肾脏供养着大脑。人生先有肾脏后有大脑,大脑初生不满又四十早衰,此阳易虚之明证。
>> 人生由于阳气生,壮由于阳气盛,衰由于阳气虚,死由于阳气竭。阳气决定生死,阳气旺盛的人多健寿,阳气虚弱的人多恙夭。
>> 人体左边为阳,右边为阴。人的脉象左脉小,右脉大,非常明显。常人皆是右手右脚较左手左脚有力、好使。临床许多的虚弱患者也易出现左上下肢软弱无力,怕凉易冰。很多人在冬天都能明显感觉到左手的小指冰于右手,此即人易阳虚之明证。
>> 明辨“阴盛阳虚,阴虚阳盛”
《内经》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治病时,只有先分清病之属阴或属阳,才能对症下药,阴病用阳药,阳病用阴药,而不出差错。而现今有很多医生在治病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分清阴阳。错误地理解为人体的阴盛了,阳就虚;阴虚了,阳就盛。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甚至有人把阳与火混淆,实际上,阳为正气,为真阳,为可用,为功能,为动力,为能量;而火为邪气,为郁热,为无用,为障碍,为抑制,为垃圾。万事万物都包括阴阳两个方面,那么身体有阴阳,疾病也有阴阳。在辨证诊断时,一定要把身体的阴阳和疾病的阴阳区分清楚,阴阳无谬,才能对证用药,药到病除。阴精、阳气,为身体阴阳;阴浊、阳邪,为疾病阴阳。所谓阴盛阳衰,是讲阴邪、阴浊泛盛,真火、阳气虚弱。由于阳气虚弱而无力清除阴邪,导致阴邪泛滥妄盛,形成阴性的疾病。所谓阴虚阳盛,是讲阴精、真阴亏虚,而虚火、阳邪旺盛。由于脏腑阴精亏虚缺乏能源,而导致代谢缓慢、障碍,瘀积生热,形成虚热的疾病。比如一个人过度劳累,耗阴伤津,又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和休整,就会形成低热、虚火的病症。另外,阳邪过盛也可耗伤真阴形成疾病,如天气过于燥热,就会耗伤真阴津液,致阳盛阴虚使人发病。阴虚阳盛虽是阴精、真阴亏虚而并非阳气、真阳旺盛。假若阳气、真阳真的旺盛的话,自能化生阴精,使阴精不虚,阴阳平衡,何病之有?身体的阴阳是互根的,阴虚则损及阳,阳虚也损及阴。阴为精血,阳为精气,气能生血,血也能转化为气。血少气自衰,失血过多后不但血虚,而且气虚。气虚血也亏,阳气虚弱导致脏腑功能降低,就不能制造出更多的精血而形成血虚。阴血和阳气,犹如一个公司的资本,阴血为固定资产,阳气为流动资金。阳气(流动资金)主外,维持运转,阴精(固定资产)守内,保住基本。阳气旺盛,自能使阴精充足(流动资金充足,就会变成固定资产储存),阳气虚弱,也会使阴精耗损(流动资金不足,就会把固定资产拿出变为流动资金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阳气虚时阴精就转化为阳,变成功能动力,维持身体的代谢运转,阴阳平衡。人体劳作时耗损阳气,阳气虚了人就感觉累,若歇一歇,休息一会,人就又有力量了,这就是阴精转化阳气的小过程。假若阳也虚,阴也不足,人就会感觉疲乏无力,形成慢性虚弱病。所以,许多的慢性病都会出现阴阳俱虚的症状,单纯的阳虚或单纯的阴虚病极少极少。疾病的阴阳,称为阴邪和阳邪。阴邪是身体虚弱内生的,叫虚证;阳邪是邪气亢盛外侵的,称实证。疾病有阴邪瘀久似阳邪的,也有阳邪郁久似阴邪的。总之,慢性病不论阳邪和阴邪,在治疗的总体上,都要从增强免疫功能,扶助人体正气上着手。因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阴虚阳盛(真阴虚,邪火旺),不但要养真阴,也要保真阳,护正气,引导疏散火邪;阴盛阳虚(阴邪重,元阳虚),更需要温肾阳,护阴精,固元气,温利蒸发阴浊。前人张景岳的“阳非有余,阴亦不足”之论正谓此真理也。阴盛是阴邪盛,阳盛是阳邪盛,真阴真阳哪有过盛的?所以“阴盛阳虚,阴虚阳盛”一定要仔细辨别,正邪分清。阴邪盛容易损伤脏腑的阳气而导致阳虚,阳邪盛则易耗损全身的阴精而形成阴亏。阴盛阳虚,是疾病的阴邪盛,身体的阳气虚。反之,身体的阳气虚弱也容易导致阴邪入侵泛盛。而并非是肾的真阴盛就会形成肾的真阳亏,肾的真阴虚就会形成肾的真阳盛。人体阴阳是互补互助、互相转变的,就像气血一样,气少时,血液化成气以补充;血少时,元气加速工作,制造更多的精血填补。人体阴阳也像夫妻一样,互爱互帮,永远站在一起,保障人的身体健康。人体阴阳如若虚亏,外邪容易侵犯,内邪也易发生;人体阴阳如若强盛,则会代谢正常,身体健康长寿。疾病的阴邪盛可造成身体的阳气亏,疾病的阳邪盛也可造成身体的阴精虚;身体的真阳虚可形成疾病的阴邪盛,身体的阴精虚也可形成疾病的阳邪盛。此即“阴盛阳虚,阳盛阴虚;阳虚阴盛,阴虚阳盛”的正确理解。而身体的阴阳没有偏盛概念,若真的阴精阳气充盛,免疫力就会提高,病邪难以侵犯,不生病而健康;疾病的阴阳没有偏衰概念,若发现阴邪阳邪衰减,病邪自会退去,身体逐渐恢复,由好转至康复。故所谓虚,不是真阴虚,就是真阳虚。元气包括阴阳,元气就是正气。所谓盛,不是阴邪盛,就是阳邪盛。阴邪代表寒证,阳邪代表热证。
>> 阴阳同虚论
>> 在人体的疾病中,没有单纯的阴虚,也没有单纯的阳虚;阴精和阳气在人体中是不能完全分开的。
>> 阴阳同虚
>> 阳虚为主,阴虚为次
>> 治病必治其本,治本必补其肾,补肾必温其阳
>> 《易经》里有一个太极阴阳图,它囊括万象,无所不包。从大的来说包括天地阴阳,从小的来说代表人体气血阴阳。太极阴阳图就是一个整体,然后划分两仪,比作阴阳。左边是白色的,由下而上渐大,为阳;右边是黑色的,由上而下渐大,为阴。阳升阴降为升清降浊;阳极转阴、阴极转阳叫阴阳循环。而S形的分线看似分隔,实又互联,阴抱阳,阳抱阴,难分难解,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再细看,白色阳面最盛处有一黑点叫阳中有阴;黑色阴面最盛处有一白点叫阴中有阳。故此,可以看出阴阳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开的。在诊断疾病时,也就不要把阴虚阳虚分开来说,这就是阴阳同虚论。只是在辨证诊断时分清阴虚几多、阳虚几多,斟酌用药时权衡补阴多少、补阳多少而已。
>> 医学把阴阳比气血。 气血阴阳,阳气盛阴血便盛,阳气衰阴血也衰。
>> 人在生命活动中首先耗损的是阳气,一旦阳气在短时间内耗失,阴血就会迅速转化为阳气,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如果人体阳气充盛,阳气就会加班工作,制造出很多的阴血来,作为储备以供给人体活动时消耗使用。
>> 新释“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常滋其阴,阴平阳秘”
朱丹溪有“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常滋其阴,阴平阳秘”之言,在三十年前我刚从医时错误地理解为:“阴常不足”是阴虚津枯,口干舌燥;“阳常有余”是阳气旺盛,口苦上火;“常滋其阴”是常用滋阴清热药治疗慢性虚火。结果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好多患者都达不到“阴平阳秘”的康复效果。通过对一些患者的跟踪寻访和观察分析,以及深入地学习思考,三四年后,我改正了原来的错误理解和不正确的治疗方法,用药不再滋阴清热,而是温通消导,引火归原,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阴常不足”是真阴、肾气、阴精常不足,“阳常有余”是虚火、郁热、积浊常有余,“常滋其阴”是用药常滋肾精、养肾气、固本补原以增强免疫功能,才能“阴平阳秘”,健康无恙。“(真)阴常不足,(虚)阳常有余,常滋其(真)阴(肾脏),阴平阳(才)秘。”不改正对“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常滋其阴”的错误理解,用药就不会收到好疗效;用药就只能在近期收效而不宜长服,治疗也难达到“阴平阳秘”恢复健康的目的。采取温通消导、引火归原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真)阴常不足,(虚)阳常有余”的佳法。
>> 新释“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此上十二官者,一是心,二是肺,三是肝,四是胆,五是膻中,六是脾,七是胃,八是大肠,九是小肠,十是肾,十一是三焦,十二是膀胱。
>> 心以下只有十一官
>> 既然讲“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存在,就一定还会另有一官为主,只不过未被领悟而已。
>> “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 大脑实为十二官之主,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 脑为髓之海,肾为髓之根,补肾强脑,肾旺脑充,脑健则十二官安
>> 朱丹溪前辈有“气有余便是火”的说法
>> 真精之气有余应该不会有火;而正气有余则免疫功能提高,脏腑功能强盛,新陈代谢正常、稳定,更不会有火;只有邪气有余,才有可能形成火。邪气可分外侵邪气和内生邪气。外侵邪气有风、寒、暑、湿、燥、火,风、暑、燥、火有余可变为火,寒、湿有余也不可能尽变为火。而内生邪气风、寒、痰、湿、燥、火与外邪略同。
>> 阳气有余是不会生火的
>> 阳气不会有余
>> 阳亏时阴精也损少,阴亏时阳气也降低。阳气、阴精只有不足,没有有余。阳气为真阳、真火,阴精为阴血、津液。
>> 而火的真正由来皆因为脏腑功能虚弱,导致新陈代谢障碍,不能通过正常的新陈代谢把体内产生的浊物、垃圾彻底地清除出去,瘀积在体内,而产生热毒。
>> 并非是“气有余便生火”,而应该换一种说法,应是“气有瘀便生火”。无论是寒气、热气、湿气、风气、谷气、水气等,只要瘀积不通,在体内积聚日久都可转化为火。
>> 气郁使升降失司,清津不升,浊痰不降,痰湿结滞,瘀聚生火,
>> 唯有元气虚弱,气血郁阻,运行障碍,才瘀聚而产生邪火。
>> 火可分为实火和虚火
>> 实火,第一是因为外邪侵入,正气一时化解不了,瘀积于体内产生。如风寒外侵,郁于皮表,正气化解不了就可转变为实火热毒。第二是因为饮食过量,营养过剩,胃腑一时消化不完,代谢不了,积聚瘀滞就会生实火。
>> 虚火则是自身脏腑虚弱,正气、阳气不足,循环、代谢缓慢,阴邪瘀滞而产生的火,名虚火。劳累过度,耗气伤津,加班熬夜,休息不好,就会使身体虚弱,产生虚火。
>> 虚病易于生火,百火由积而生,百积由虚而生,百虚当究其肾,肾虚当补其阳。
>> 中医治病,不重在治,唯重在调。能够调顺气血,调平阴阳,人即无病也。
>> 中医治火者,且莫要见火治火,清热解毒,若能使火得到合理引导,合理应用,
>> 大概人体之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足,另一种是有余。
>> 治病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 不足和有余不是单独存在的。
>> 不足应是正能量亏虚,有余应是邪能量瘀阻。不足有阴虚也有阳虚,有余有气郁也有血瘀。
>> 治病不能单纯的补,也不能单纯的泻。应泻中有补,补中有泻。
>> 具体不足几分,有余几成,补其多少,泻其几许,孰轻孰重,只有临症时凭经验和睿智才能分清判明。
>> 脾肾两本
如果没有脾胃的腐熟运化、升清降浊,再好的饮食也无法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如果没有肾阳的温煦和免疫功能的调节,再高档的药品也治不了病。
先天在前,后天在后,先天重于后天,补肾重于补脾。补肾的药十中占七,补脾的药十中占三。多补脾易生闷火,常补肾身自健壮。脾肾两本都重要。
肾像树的根,肾是人的本;叶枯可再生,根朽难逢春。
保健要保肾,治病要补肾;养生不养肾,等于瞎胡混。
三分补肾阴,七分补肾阳;常服补肾药,身体保健康。
奉劝世上人,早把肾来补;莫到害了病,痛苦才醒悟。
今写补肾歌,呼吁体弱人;尽快意识到,补肾是最真。
成人来补肾,生活更精神;老人来补肾,吃睡都安稳;
小孩来补肾,发育不迟钝;全民来补肾,人类往前进。
>> 人的本当为肾,肾的本当为阳。
>> “治病必求其本,治本必补其肾,补肾必温其阳”,是治疗慢性病亘古不变的正理。
>> 论 瘀
阴瘀,可化热,化火,化湿。阴,包括阴血,痰液,大小血管里的血液,大小淋巴、组织里的水液。由于阳气虚弱,动力不足,会导致血液和水液运行缓慢,再加上现在的人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锻炼的强度根本不够,常常坐在电脑前、办公桌前,或者汽车里,甚至丰盛宴席前。所以,就会形成瘀热、虚热。现在的人阴虚的少,阴是水液,饭食不缺。都是因为不运动才形成阴瘀。吃得太好,活动太少,血液循环偏慢,能量消耗不完。血液循环就是新陈代谢,也是推陈出新。循环慢,陈的不去,新的咋生出来呢?解决阴瘀,首先别喝牛奶,少吃肉蛋;管住嘴,迈开腿;多喝稀饭,加强锻炼;规律生活,按时睡觉;节制性欲,转精化气。并要按时调补,常服补阳养阴、调脾胃、活气血的中药。如此,阴瘀之火不久就会消除。
>> 阴虚也是生寒,只有阴瘀了才生内热、烦热。
>> “因虚而瘀,因瘀而积,积而生热。”瘀积的血、水、食物是有形之体,为阴;而精气能量是无形之体,为阳。所以,阴瘀生热。
>> 阴,为有形的,主要包括血、精、液、肉、食物、水。
>> 故此,“阴虚也是生寒”。
>> 阴瘀,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慢,会出现各种症状,如:头昏眼花视力差,脑响耳鸣头木沉,口干咽黏痰不爽,心急烦热乱如麻。出潮汗,出盗汗,手心脚心红热烫。后背烧,头皮烧,周身皮肤烫又热。性子急,脾气大,易怒发火不由人。这些症状都是阴瘀造成的,是浊邪垃圾排泄不出去,瘀积而生烦热。
>> 其实,在体内,血、水、食物运化不好会生寒湿,浊邪垃圾代谢不畅会生热躁。生烦热的是邪能量,生气血的是正能量。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阴瘀都是生热。
>> 阴虚会口干渴、舌干燥,阴虚会肌肉少、皮肤干燥,阴虚会津亏血少、月经少,而阴虚却不会生热。身体烦热的产生不是阴虚,而是阴浊邪毒的瘀积。由于正能量不足,正气亏虚,阳气不盛,导致浊毒排泄不畅,瘀滞堵塞,瘀积生热,自然之理。譬如血虚,血为阴,血虚就是阴虚。各种贫血的患者都是虚弱怕冷。手术后,孕产后,受大外伤大量出血后,都是身体虚寒怕风怕冷。再譬如,在暑热的天气,汗出过多,得不到阴水的补给,出现阴虚症状,此时不是热得受不了,而是干渴、虚脱、虚冷得受不了。所以,阴虚不生热,阴瘀才生热,阴瘀专指浊邪之阴。为什么会阴瘀呢?就是因为阳气不足,不能推动阴邪循环代谢,瘀积堵塞,憋闷生热。所以,治疗瘀滞烦热不能只知用知柏地黄汤之类,而应该温阳散火,行气解郁,避知柏地黄苦寒害胃之弊端。
>> 别把啥火都扣肝上
>> 大都是胃肠导浊功能出现异常形成的。
>> 常言讲,“肾无实证”,又讲,“肝肾同源”,那么,肾易虚,肝也易虚。肾易阳虚,肝也易阳虚。手心出汗,手心发热,有人说是阴虚。我看,非也,应是阴邪瘀滞造成的。一般都与胃肠消化、导浊功能差有关系。
>> 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都易虚。五脏无实证,六腑有瘀证。人体的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都易瘀。五脏是制造精微、分布精微的,六腑是使用精微、导泻浊毒的。心虚供血差,肝虚藏血少,脾虚运化慢,肺虚易感冒,肾虚免疫低。胃虚消化慢,肠虚导浊差,胆虚毒汁瘀,脑累热浊聚,膀胱弱易发炎。手脚冰凉为脾肾阳虚,手脚心热为胃肠积滞。胃肠积滞过重者会手心出汗。脾管胃的消化、导降,肾管肠的吸收、导浊。身体的上半部分出现热毒疾病,责于脾、胃;身体的下半部分出现热毒疾病,责于肾、肠。热毒的出现与肝脏没有必然联系,没必要一见火就告诉患者:你是肝火过旺。譬如颈椎病,很多人都认为是骨头上的病。的确是如此,但你可曾想过,此病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它是因为胃消化导降功能差,长期积滞浊气、热气,瘀积上升于颈部,颈部的骨骼、筋膜、肌肉组织长期受胃火的熏蒸煎烤,才导致不通、变形、增生、肿胀、疼痛、酸沉等异常。咽喉、颈部是瓶口,整个胃囊是瓶身,胃不好,浊毒之邪气就易上侵咽喉和颈椎。故,治疗颈椎病一定要先治好胃病,胃的导浊功能好了,颈椎自然好了。胃好、肾好之人患颈椎病的有几个?肾虚胃弱,又多吃多喝、懒得锻炼之人患颈椎病的何其多!鼻炎,要治胃、肠、肾;咽炎,要治胃、肠、肾;头痛,要治胃、肠、肾;各种热毒、上火都要治疗胃、肠、肾。胃、肠、肾为万火之源,只要胃、肠、肾消化、导浊、代谢、吸收功能正常,人就会健康无病。
>> 血压高不是肝阳过亢,而是肝肾阳亏
>> 治疗高血压而用的天麻、钩藤、夏枯草、龙骨、牡蛎、代赭石等清肝息风、镇肝潜阳药实非治高血压之主药。而血压升高也并非是肝阳过亢引起的。
>> 常服以上清肝息风、镇肝潜阳药治疗高血压,效果多不理想,脱离不了西药降压。
>> 整体调理,实五脏,通六腑,兼加清肝息风药,使很多患者脱离了西药降压,避免了长期服西药降压的副作用,而且身体强健,没有并发症。
>> 中医“治本”不是治病的“本”,而是治人身体的“本”。中医治疗能把人整个身体的气场统一调动,把紊乱的代谢循环调理得顺顺畅畅。做到这些,就要把形成疾病的根本原因找出来。百病皆由“虚”而发。治病仅是治标,治“虚”才是治本。
>> 像治疗高血压病,清肝火降压仅是治标。而温补肝肾之阳,增强肝肾功能才是真正的上上法。所以说,“血压高不是肝阳过亢,而是肝肾阳亏”,下面还要进一步解释。
血压升高了会出现头晕脑胀,严重时脑内血管瘀堵、梗死,甚至出血。这些只是症状,引起高血压的真正原因则是肝肾二脏阳气虚弱,功能降低,动力不足,导致整体代谢障碍。高血压患者肾虚症状表现明显者特别多。20~30岁肝肾阳气强盛时血压升高者特别少。水木同源,肝肾同气,由此可明显看出高血压病与肝肾二脏的阳气功能关系至大。前人有用杜仲、寄生治高血压者,实乃领悟真理者。清肝火、潜阳仅是治标,而温补肝肾、健调脾胃、消积导浊、温阳通气,兼加清火降压药,才是治愈高血压的较好方法。临床上我用这种方法治愈了无数的高血压患者,从33岁到82岁,从发病半年到30年的患者,大都收到了标本兼治的佳效。肝阳过亢是不准确的、错误的说法,前篇也有“阳非有余论”详述。阳气就是功能,动力。阳气越旺,功能越强,代谢越好。所以,不能讲肝阳过亢,只可说郁火过旺。用通俗的话解释血压升高的原因:过于劳累、生气、睡不好,就会使身体虚弱,肝肾功能降低。肝肾二脏不能完成解毒排泄任务,导致血液内浊邪瘀积,垃圾过多,血脂、血黏稠度升高,自会使血管压力增大。浊气瘀积会生热化火,火性炎上,升于头部就会头晕、目眩、脑胀。治病不能只是针对症状治疗,而应究其原因,查其根源,整体调顺,再兼顾其标,自会标本同治,疗效稳定持久,事半功倍。五脏之阳皆不可损,六腑之阴皆不可瘀。阳损则本虚,阴瘀则邪生。治慢性病,当以补实五脏、调顺六腑为主。补,则是补阳补阴,增强动力;调,则是调气调血,加速代谢。整体好,局部症状自然缓解。
>> 手脚心发烫不是阴虚火旺
>> 六味地黄汤、清泻虚火汤、黄柏、地骨皮等,服了很多,就是没解决问题。
>> 舌胖为肾阳虚,舌润为湿热重,舌苔白腻为胃肠浊邪瘀积,积而生热,热浊上蒸于舌之故。
>> 上焦脾管理胃,下焦肾管理肠。手脚心发烫的原因是:肾阳不足,导致肠动力差;脾阳不足,导致胃动力差;肠胃导浊不利,代谢缓慢,其内浊热经吸收进入血液中。血为阴,内掌为阴,中医理论讲脾胃主四肢,所以,体内瘀热浊毒就会从手心脚心表现出来。
>> 手脚心发烫并非阴虚火旺,实是阴瘀火旺。是因脾肾阳虚,功能动力不足,导致代谢缓慢,而表现出的瘀热症状。治则应是:健脾温肾,通气醒阳,消积导浊,热药冷服,手脚心热烫自可缓解。
>> “因虚而瘀,因瘀而热”,此乃正理。
>> 治虚当温阳,治瘀当通散。温阳即白术、苍术、巴戟肉、杜仲、川续断、桑寄生、骨碎补、菟丝子等是也;通散即川芎、防风、大白、枳实、山楂、生首乌、川牛膝、大黄等可也。舌胖少滋阴,当记。
>> 慢性病的主因——体虚瘀热析述
>> 《黄帝内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在15~35岁之间,年轻气盛,发病偏少,在55~75岁阶段,年老体衰,发病很多,此自然之常理。所以,大凡慢性病皆与虚弱有关,因虚而病为病因之首。虚,不能再说是单纯的阴虚或阳虚
>> 既然身体虚弱是疾病形成的原因,那么气血瘀阻则是疾病的表现。胀、痛、痒、麻、晕、呕、热、寒等皆为临床表现。其中胀为气瘀,痛为血瘀,痒为血瘀化热,麻为气瘀生寒,晕为血虚气郁化热,呕为气虚浊瘀化湿,热为气虚浊积瘀久所致,寒为阳虚血虚气滞所生。综合以上症状分析,临床的各种疾病都不外乎两个字,一是虚,二是瘀。体虚生寒,体瘀生热。
>> 单纯的虚证治之较易,因虚而瘀者治之较难,虚久化热者治之更难。
>> 初病之时大多是因为气血虚弱,气血虚弱容易遭受风寒的侵袭,风寒滞留人体后,由于气血虚弱无力驱逐,瘀滞长久则转化成虚热。
>> 身体虚热之症状是因为气血的虚弱,而导致血液循环和组织内的水液循环运行障碍、滞留,瘀滞长久,再加上人体是有热量的,又在不断地代谢排放浊气,气血寒邪与排放的热浊之气相互交滞,聚久不散自然会产酸化热,发炎感染。故此,治疗慢性虚热炎症,不可直接清火消炎,而必须以固本补虚为主,再加上温通消导。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热药的时候要患者把煎好的中药汤水放凉后再服,这样才能清除体内的虚热而使元气恢复。
>> 根据临床观察,对一般的患者来说,消瘦的人是虚寒多,虚热少;肥胖的人是瘀热多,虚寒少。因为瘦人代谢快,所以,易虚、易亏、易寒;胖人代谢慢,所以,易虚、易瘀、易热。消瘦之人多内热外寒,肥胖之人多内寒外热,大多患者是上热下寒。在治疗上,单纯虚寒无瘀热症状者,仅补虚温里即可;而单纯瘀热无寒证表现者,仅可兼暂疏导瘀热,继则补虚固本,温元养肾,热药凉服最妙。
>> 现在中医临床常用的单纯补阳和单纯补阴的配方均不可长期服用。只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临时搭配的、阴阳同时调补的,且补中有通、疏中有补的方子,才可以长期服用,日久自会见效收功。
>> 张景岳之“阴长不足,阳非有余”论,真乃绝妙之谈。又言“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源泉不竭”,实是亘古真理。
>> 治慢性病时,应补阳为主,补阴为辅;七分补阳,三分补阴;补虚要补肾,如浇树要浇根。
>> 在中药煎熬的同时,虚寒证者用鲜生姜、大枣配煎,煎好的药水趁温热服于饭前;虚热证者用白萝卜、酥梨配煎,煎好的药水放凉后服于空腹。
>> 论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好坏
>> 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是中医的阳脏体质和阴脏体质。酸者即热,碱者性寒。
>> 酸性体质是内热,碱性体质是内寒。热者为阳,寒者为阴;多热、多寒都是阴阳不平衡。人体阴阳不平衡,偏向哪一端都会生病。
>> 酸性体质是由于代谢慢、瘀积导致的;碱性体质是由于代谢快、虚亏形成的。大体来说,火性易上,水性易下。酸性体质者即上热,其病易形成在上焦。碱性体质者即下寒,其病易形成在下焦。
>> 临床常见较多的是寒热夹杂证。也即没有完全的热,没有纯正的寒。
>> 大多数患者所表现的是上热下寒。
>> 有的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还有的四肢发凉,手脚心冒汗
>> 比如绿豆稀饭、菊花茶等仅对酸性体质者适宜;而山药稀饭、红枣茶等却对碱性体质者较好。
>> 现代中医与古代中医治病之不同
>> 旧时治病,无论病之初久,一概采取中医治疗,所以虚、实,缓、急,标、本之分均有。然而,现在就诊中医者,大都是西医反复治疗多次,有治标未治本者,有本原虚因治标而本更虚者,久而久之,病未治愈,病情加重,无奈之时方才想起求诊中医一试。
>> 多日不愈之病必为慢性病,而慢性病必虚者多、实者少。想治愈慢性病必须治其本,扶其正,增强免疫力。
>> 见火就去火,见炎就消炎,结果是此病未愈,又伤及他脏,损伤胃气和正气。
>> 慢性病的治疗理应先固其本,兼治其标,不能急躁,坚持服药治疗,疾病才能康复。
2024/8/10 发表想法
说的是统一中医理论、规则。不要整那么多门派,你一套他一套的。别说是患者了,学中医的人都蒙!
>> 传统中医一定要革命!要改进!要发展!要规范!要统一!
>> 唤醒国人看中医,警告大夫少苦寒
>> 比如中医止血,不用止血药,而用健脾补气药,血止了。中医治高血压,不用降压药,而用健脾补肾、通调胃肠的办法,血压不高了。
>> 治病,不能老在病上下工夫,要治病治本,一定要在本上下工夫。所谓本,就是人的身体、整体、自身免疫功能。要努力寻找人体内的抗病元素,激活、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发挥积极的自我康复能力。这是当今克服慢性疑难顽疾的金钥匙。
>> 治疗慢性大病与治疗急性小病,在方法上截然不同。急性小病以治标、治病为要,邪去正气自会逐渐恢复。而慢性大病则不然,正气不复,邪气也难除。所以,一切慢性大病的康复治疗,必须在保护正气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患者正气的恢复,免疫功能的提高,才会收到理想而持久的疗效。
>> 不要再大量使用清热消炎、解毒祛火、寒凉攻下、伤肝肾、害胃肠的苦寒中药了。要采取和谐共处健康调理治疗方案,走温补、温通、健脾、补肾、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免疫功能的道路。
>> 通过调理、调养、保健,补肾强身、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来驱除疾病。这叫间接治病,不治病而能起到治病作用。
>> 能把患者的整体素质治理好,脏腑功能调顺畅,气血旺盛了,免疫提高了,不治病,病自去,体自健,身自康。这才是现代人道的、应该畅行的健康和谐的中医治病道路。
>> 中医的气有正气、元气、阳气、卫气、宗气、肾气、肝气、肺气等。正气盛不盛?元气足不足?阳气虚不虚?肝气郁不郁?靠科学仪器的化验检查是没有结果的。
>> 中医治病一般不是直接针对病体,而是通过整体的协调,阴阳的平衡,气血的顺畅,脏腑的正常,免疫的提高等来间接控制病体。
>> 古代中医的自愈观点非常明了,只要体内大环境稳定顺畅,阴阳平衡,就可实现疾病自愈的目标。
>> 中医治病,更要学会思想治病。谁都知道,精神治疗胜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只治其身;思想治疗却治其心。把治病和修善养生结合起来,治病先治心,心康身自安。
>> 医病医身,医身正心;胸襟宽广,静心怡养;减俗寡欲,知足常乐;正心病痊,举善起疴
>> 兼用苹果、梨做药引子的原因。苹果、梨既能滋阴清热,又能调和药味,多年临床使用,患者反馈很佳。
>> 用药需要讲究色、香、味三要素。看着不难看,闻着不难闻,喝着不难喝。
>> 用 药 论
>> 西医治病重在对症用药,而中医治病则重在辨证用药。
>> 坚持宁可不足,不能有余的用药原则,临床治病副作用小,而优点多。正如常言所说:好事多磨,慢工出细活,积小善,成大德,稳中求胜。
>> 治病如同趟水,首先要试其浅深,而后掌握分寸,逐步进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而虚弱的体质,用的补药再多,一下子也补不上来,猛补反而还会郁滞生热,适得其反。常说“虚不受补”也。
>> 特别是用温阳理气的中药,一定要掌握好剂量,少用为佳,以免辛燥过量,耗伤阴精元气。温补壮阳药如同白酒,少饮是补,多饮是泻,过饮伤精损气。
>> 为了防止温阳药的辛燥之弊,可于方中适量加入滋补阴精之药调配会更好,张景岳有“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名训。比如在用壳砂仁、干姜、肉桂、小茴香、补骨脂、韭菜子、木香、厚朴、陈皮等辛燥温阳药时适量加入山萸肉、五味子、女贞子、白芍、制首乌、黄精等酸甘滋润的阴性药配伍,即可纠正辛燥温阳药耗气伤津的弊端。
>> 像附子、乌头这样的大辛大燥温阳药,煎药很麻烦,又有毒性,个别的患者还易产生毒副作用,且不宜长期服用,除非是非用不可、万不得已,一般尽量少用或不用。
>> 中医所讲的治病,其实不重在治,唯重在调,能够调顺气血,调平阴阳,人即无病矣。中医之治,在阴虚补阴时不可单知补阴,恐碍脾胃阳气,要佐用一些温阳行气药于补阴药中;在阳虚补阳时也不可单知补阳,怕伤气耗津,需佐用一些滋润养阴药于补阳药中。所谓佐用的药,味不宜多,量不宜大,否则影响疗效,达不到补阴或补阳之目的。量之权衡控制在20%~30%范围内比较适宜。
>> 正确认识脉诊
>> 四诊中,望神色、形体、舌象当数第一,闻声音、气味、呼吸当数第二,问寒热、疼痛、不适之所在当数第三,然后再切脉察其气血盈亏、运行急缓、在表在里等,方为正确全面的诊法。
>> 正确理解中医五行和阴阳平衡
>> 中医治病就是纠偏,调补。该调理的调理,该补给的补给。气虚血虚补之,气郁血瘀调之。热瘀之,降发散;寒瘀之,温补通。上热瘀,下寒瘀,主用温补通,少用降发散。然后令患者热药冷服最好。
>> 中医的肾脏,和西医的肾脏是不同的。中医的肾脏,包括两个肾、两个睾丸、脊髓、骨髓、脑髓等。
2024/8/10 发表想法
终于有人说实话了
>> 五行学说,不太准确,不必刻意遵循。
>> 五行学说,不太准确,不必刻意遵循。
>> 阴阳是同步的,应该是阳这边亏了,阴那边就瘀滞
>> 乱服“六味地黄丸”之误
>> 六味地黄丸处方首见于《小儿药证直诀》书中,因为当时本方主用于小儿,多见实证、热证,故附子、桂枝温阳之药不太适用而被减去,后世医家逐渐把六味地黄丸从《小儿药证直诀》书中学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 在当时的临床诊治中,肝肾阴虚、元精不足之患者非常多见。透支过度,阴精耗损严重,临床表现:舌瘦红、苔燥腻、口干苦、脉细弦、面瘦黑、体细长、头眩晕、耳鸣嗡、腰酸软、盗汗等一派肝肾阴精亏虚之症。当时选用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治疗应该说是很对证的。
>> 现代人缺少肝肾之阴精的十不占三,而最易缺少的是阳气,并非是阴精。阳气为功能、为动力,阴精为血液、为肉体,人的体质功能越来越差,吃得好,干得少,缺乏锻炼,脑力竞争越来越多,体力竞争越来越少,导致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当务之急不是补阴精,而是要补人身之阳气。
>> 女性更比男性需要补阳气。
>> 仔细分析六味地黄丸中的六味中药,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两味阴性药,一味平性药。虽说三味都是补药,皆是补肝肾之阴,而熟地黄补还滋腻。再看泽泻、丹皮、茯苓,三味皆是寒凉和泻下药,如果身体有实火者服此药可息,阳虚、免疫力低者服六味地黄丸哪能对证呢?
>> 我推荐服六味地黄丸无效或不适的患者,不妨去药店购买右归丸、左归丸或桂附地黄丸,每天少量服用,很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治疗和保健都有作用。(注意:右归丸、左归丸在保健治疗时只能按包装说明常用量的三分之一量来服用。而桂附地黄丸作为保健治疗时也只能按包装说明用量的三分之二量服用。否则很容易因补阳而上火,若按这样量服用还上火的患者,可以一天两次用凉开水在饭前半小时空腹送服。)
>> 以下类型的人不宜服用或不能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①女性健康人群;②身体有怕冷症状、喜热饮不喜冷饮的人;③舌体淡胖有津液,呃逆、痰多的人;④大便次数一天两次以上,或腹泻便稀者;⑤有慢性肝炎、胃肠炎、胰腺炎的患者;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⑦皮肤偏白或微黄的人;⑧体质瘦弱者或儿童。适宜服用六味地黄丸的部分人群:①口干苦、舌瘦红、舌尖有红点、舌苔干燥、口有异味、腰困乏力者可试服;②经常喝酒、打牌、熬夜的人;③平时稀饭喝得少,肉食吃得多的人;④手脚心发热、发红或爱出手汗的人;⑤心胸烦闷,容易上火的人;⑥大便干燥、不通畅的人。
>> 手指甲半月牙的大小代表血液循环的好坏,无的或小的表示血液循环稍差,易于气郁或血瘀,相应体质稍差,免疫功能低些。若此就应该服用补肾、活血、消导胃肠的药物。
>> 一般人的大拇指、食指、中指都能清晰地看到半月牙,表示血液循环很好。若一手五指全部清晰见到,又表示代谢太快,体质易虚寒,反之则代谢偏慢,体质易瘀滞积热。
>> 指甲的半月牙大的,表示血液循环好,新陈代谢旺盛,皮肤润泽光亮,可有的易于患虚寒证,阳虚明显。反之,指甲的半月牙小的或无的则血液循环差,新陈代谢慢,体质易瘀积虚热,肤色暗淡,阴虚内热,手脚易夏季发烫冬季冰凉。
>> 指甲的半月牙没有或较小的人血液循环稍差,新陈代谢缓慢,易于热毒积聚。需要加强锻炼,多喝稀饭,勿食辛辣,多食水果蔬菜,常食蜂蜜,保持大便通畅。偶尔服用六味地黄丸、丹参片保健调理,遇有疾病抓紧治疗,并要多看中医,乐观处事,少急勿躁。指甲的半月牙较大或过多的人易于肾虚、阳虚、气虚,也不可掉以轻心,要加强营养,多食牛羊肉,劳逸结合。偶尔服用右归丸、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保健调理。
>> 西医治病是现代科学,中医治病是自然哲学。科学的东西能看得到,哲学的东西能想得通。
>> 西医是对症用药,中医是辨证用药。所谓对症用药,即痛了用止痛药,胃酸了用中和胃酸的药,出血了就用止血药。所谓辨证用药,即辨别病症形成的原因,是虚、是实、是寒、是热、是郁、是滞、是风、是湿,究其原因而施药治疗。阴病用阳药,阳病用阴药。
>> 身体的右边降浊气,左边升清气。毒邪排不利现于右,精气升不足现于左。
>> 治病祛邪的不是药,而是正气,有的小病不用服药也能康复。但当年老免疫力低下,正气虚弱时,必须服用扶正气、健脏腑、增免疫的调理中药,故中医凸显了这方面的优势。
>> 病例思考病例1患者伍某,男,42岁,面部有痤疮,脸上皮肤红黑不光。两个手掌面热红浮胀,自感体倦乏力,下半身怕凉。大便一天或两天一次,稍干秘。胃里常不好受,口唇干燥僵硬。阴囊出汗,性功能降低。由于平时容易上火,面部痤疮此起彼伏,又夹杂以上其他症状,不但影响外表形象,还自感身体到处都不舒服。鉴于此,在市内大小医院间断反复治疗了十几年,至今不但未好,还有所加重。于2011年11月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门前,看到一本我著的中医保健书籍。看了书上的保健小方试着吃了两个多月,感觉还有些效果。自己已经认识到从前的治疗方法不得当,有点相信我的“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的正确性。在2012年2月15日和夫人一起到我门诊求治。诊断时患者告诉我,在中医院吃了很多的防风通圣丸。由于便秘,易上火,脸上痤疮多,发红,那里的大夫告诉他病因是肺火太大,患者及家属也都多次听好多医院的大夫讲痤疮及脸上发红都是因为肺火大。可是,吃了十几年各种各样的清肺火中药,这肺火就是泻不完,反而还有所加重。我诊断后告诉患者,你吃的防风通圣丸,从表面看是对症的。但它只能暂时服用,不能长期服用。因为防风通圣丸是清火治标的,治标的清火药就像西医的消炎药,长期服有毒副作用。你可知道用药常识,一般抗生素使用都不准超过15天,时间久了对肝肾、胃肠有伤害。发炎的治疗,目前现代医学所用的消炎药、抗生素,是只治其标的。若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的话还是清火消炎,其不与西医一样治标未治本吗?故此,前面提到的这个病例就是反复服用清火药不能彻底根除上火炎症的原因所在。面部有痤疮,很多大夫言是肺火,我偏说是胃肠积火。手掌面红浮为胃肠消化导浊不好,热毒瘀积,中医理论言脾胃主四肢。上半部胃积手掌易出汗,下半部肠积脚心易出汗,胃肠都积手脚都易出汗。手掌红,手心热,手脚出汗,不是阴虚,而是阴瘀。阴水、阴浊、有形之物运行缓慢,瘀积日久自然潮热。舌体红胖润,红为热积,胖为肾虚,润为胃湿。阴囊出汗,明显肾虚,因肾虚导致肾的排毒代谢功能降低,热毒瘀积体内所以阴囊汗出。综上所述,可明显看出前十几年治疗之误,现在我讲,陈旧之火,不必理它,唯培补肾气,健调脾胃,疏导胃肠,温通涤下,火热之毒自然会随着肾肠胃功能的提高,循环代谢的加速而自动排出体外。这就是我常给患者讲解的,肾管肠,肠连胃,肾好肠也好,肠好胃才好。我把这一套“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给患者讲过后,患者似乎明白了些许,深信不疑,坚决配合,坚持服药,祈愿早日彻底康复。使用温热药治疗虚热内毒时,热药凉服是避免服热药上火的最好方法,而且,因所服之药本性温热,就是放冰凉服用也不会对胃有啥伤害。初服入胃是凉,胃易积热,正好帮助清除胃热,走到下焦肠道,就转热了,正好温补肾气。一般人是上热下寒,所以,温通消导治疗虚热、积热、上火、瘀毒,采取凉服是最佳方法。见火不治火,见寒不治寒,辨证寻根本,究其所以然。日久之火必肾阳也虚,不能只补肾阴用凉药。治火时要补肾通肠,治寒时要补肾固肠。2012年2月29日,该患者服用我开的15天中药后,症状明显好转,面色转白亮,痤疮下去很多。心里很高兴,又接续取了我15天的中药,并让其爱人也在我这调理保健。病例22009年9月2号,下午,一位男士,48岁,来求诊。右眼上眼皮发炎肿大,凸起如杏,明亮鲜红,疼痛难忍。要求我尽快采取放毒或拔毒膏外贴等方法缓解疼痛。患者很是着急痛苦。肿疡长在眼皮上,不但影响工作,而且非常难看。患者烦恼急躁,只想求我一下子给他治好,因为前后已去了三个专家处就诊,用各类抗生素消炎治疗一周,其效果都不好。有一位大夫让患者用碘酒外涂肿患处,其结果越涂越重,无奈才听朋友介绍到我门诊求治。我诊后就意识到,这是暑湿季节热毒瘀积的急性感染。下雨之前高温闷热至38℃以上,正值梅雨湿热交织季节,患者高大肥胖,声音洪亮,外感湿热加体内郁热导致此病。肿大的眼皮我从来都没见过,明显凸起,外皮明亮,没有溃破点。常言说,疮怕没头。因为没头的疮,毒水无法向外引流,易于扩散发展,治疗难度大,恢复也很慢。由于在眼部,外用拔毒膏不方便,面部血管神经密布,针刺引流不但以后留下疤痕不美观,而且很易感染扩散加重病情。不能顺从患者之意,只好叮嘱患者如下:①抓紧服用中药,先开两剂,加大剂量好尽快控制病情。处方:黄连10克,蒲公英50克(非常反对用寒凉苦泄药治疗疾病的我此时也救急治标了)。②嘱其用紫药水每天三次涂患处(我告诉患者紫药水是治疗疮疡较好的外用药,虽然不好看,但效果不错)。③VC银翘片晚上睡觉前服6片(用意解毒催眠,要求他美美地睡觉,只有睡好,才能让眼疮恢复得更快)。④要求患者别吃太多,别饮酒、吃肉食辛辣物,胃空好得才快。⑤要求患者在家休息,尽量呆在空调房内凉快。该患者照上方法治疗两天后,9月4号上午复诊,肿大的眼疮已经周边瘪陷,中间松软。为了不留疤痕,嘱其继续用中药治疗让体内吸收。随又开3剂处方:黄芩6克,黄连10克,蒲公英40克,防风6克,川芎5克,苍术7克。嘱其服完再诊。三天后又来诊已康复致谢。
>> 在临床中多次遇到过疑难重症患者的舌体瘦红而干燥,此我认为是患病时间长,病重根深,真阳真阴虚亏的证候,也是难治难补的。因为初病损伤阳气后,或治法不当,或根本就没重视治疗,迁延日久,病症加深又严重伤阴。在治疗上用滋阴药根本就不对症,用温阳药少加滋阴药,一时半会很难显效,必须长久不懈坚持服药半年以上,方可显出功效来。
>> 本人治病特色:
本人爱好中医事业,专于使用煎熬的中草药治病,擅长治疗各种慢性常见病。
所谓慢性病,是指经过半个月以上治疗还不好的疾病,在中医分性上也称阴性病。阴性病的治疗就要使用阳性药物才对,所以采取“温通消导”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病,才是唯一正确的。
我的治疗方法主要是:
第一,集金元名医李东垣的补脾论,升阳温散、醒脾健胃、轻清取巧而不辛燥;
第二,集明末名医张景岳的补肾论,引火归元、重补命门、甘温滋养而不辛热;
第三,集元代名医朱丹溪的滋阴论,降逆导浊、行气化痰、滋阴清热而不苦寒。
我给患者治病用药时刻都注意色、香、味三要素,像一道菜一样,色、香、味都兼顾才能好吃,药的色、香、味都好才适合于长服久服。
第一,要讲究熬出来药的颜色不能太红、黄、黑;
第二,熬好的药汁不能太黏、稠、浑;
第三,熬好的药水味道不能太苦、腥、涩。
这样可以相应地减少患者服药时的痛苦,让药汁看着不是太难看,喝着不是太难喝,患者才能坚持长期服用中药。只有能够坚持长期服用中药,慢性疾病才能够药到病除,彻底康复。过于难喝的中药不适胃口会引起呕吐、反胃、难受,患者往往坚持不了,半途而废,病未治愈而中途停药。
补肾、健脾、活血、行气、消导,是我治疗慢性病临床常用的五大方法,药味多而量轻,顾及全面,一般慢性病都是在此基础上随证加药治疗。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凡病皆因虚,治虚皆补肾。
用补药首先要能吸收,能运化,所以要开胃健脾。
活血、行气药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气血顺畅病邪自消。
消积导浊可清除体内垃圾,使邪去正自安。
一般慢性病从这五方面治疗都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善用温补,反对苦寒。在处方配药时,温热药占7成,寒凉药占3成。过于苦、涩、腥、臭以及难闻、难看、油腻、难下咽的药物不用。主张温中有滋,补中有清,药量轻小,苦寒慎用。
治疗慢性病一定要和患者好好沟通,体恤患者。给患者详细解释发病原因、治疗时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从生活饮食等各方面好好配合治疗。一般慢性病轻者需服药1~2个月,重者要服药3~6个月。医师要提前告诉患者,让其有心理准备,做通患者的思想工作,树起治愈疾病的信心、恒心,坚持按疗程服药。不讲明的话,患者喝几剂药就急着想治好,若效果不是很明显,就会失去信心,中断治疗。慢性病要慢慢治疗,不能过于急躁,因为补虚必慢,而慢工出细活,只要坚持,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2024.08.10.xz.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966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