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下雨频繁又闷又热,脾胃也越来越不好,湿气都堆在了体内,饭也越吃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受湿邪影响,引发鼻炎。
因为鼻炎孩子都是频繁生病,很多寒湿都留在了身体内,一直排不出去,时间长了和痰相互作用,肺部固不了水液,就以鼻涕的方式流出了。
除了外界进入的寒湿,还有一个器官,脾生湿之源。小孩子脾本就比较虚弱, 水湿运化不动,还一直往里进,湿气变得更多了,阳气被包裹着生发不出来,稍微有点凉风鼻炎就会发作。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祛湿的好搭配,在家煮一煮全家人都能喝:
1. 小儿四神汤:健脾祛湿,适合食欲不振、消瘦的宝宝
2.小儿健脾祛湿汤:平补,健脾,祛湿,适合湿气较大的宝宝
3.荷叶薏米煲瘦肉汤:健胃祛湿,升发阳气,消除疲劳,适合体内有湿热的3岁以上宝宝
(瘦肉焯水,待药材煮沸再放入瘦肉)
4.荷叶冬瓜粥:清热解暑,祛湿热,适合体内有湿热的3岁以上宝宝
(荷叶煎煮取水备用,待粥煮好之后加入荷叶水和白糖)
去年三伏天我就调理过一个孩子,湿气很重,舌苔白,水滑,边有齿痕。
孩子来的时候,脸、手、胳膊都很黄,眼袋大青,光看这些就能知道孩子脾虚比较厉害。
而且孩子一直在吸鼻涕,流出来的是清鼻涕,小鼻子擦的红红的,咳嗽嗓子里还有痰,一吃凉的食物就会拉肚子,一降温孩子就比较怕冷,大便粘马桶。
为啥出现这样的情况?
脾肺功能本就虚弱,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弱,湿邪就容易顺着皮肤,鼻子进入体内,身体感受到危害就会保护自己把病邪留在体内消灭,但是脾胃无法提供正气,将寒湿排出体外。
一来二去,肺部被痰湿占满了,只能通过鼻腔往外排,孩子就一个劲的流涕、打喷嚏。
开方:附子理中丸+玉屏风散加减
(防风、炙黄芪、白术、制附子、干姜、炙甘草、巴戟天、补骨脂、五味子、陈皮)
刚用7天就有好的转变,鼻子通气了,咳嗽不吐痰了,其他情况也变好了。调理几次方,吃了3个月症状就消失了,舌苔反映体内已经没有痰湿了。
开方思路:
孩子鼻炎已经持续2年了,久病伤气,气虚不固表,体内还有很重的湿气排不出,“肺为储痰之器,痰湿上逆阻肺”,这时候,肺气本就亏虚,再一阻滞,肺气的宣发就失常了,自然也就鼻塞不通,流涕不停。
玉屏风散,补卫气,抵抗寒湿入侵,这一步只能帮助孩子解决外部的困扰,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内部的脾肺功能和阳气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附子理中丸,补脾生阳,散除身体的寒湿,就像地上的水一样,一遇到热气就会慢慢的散去是一个道理。孩子体内就是阳气消耗完了,寒湿肆意泛滥,这回把它补足就行了。
因为整个方剂是温补身体的,如果孩子是有寒又有热就不能去用,要再辨证加减药才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933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