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伤寒论》卷六学习笔记二
2024
08-06

《伤寒论》卷六学习笔记二

前言:            

       学习并了解中医经典,是守护健康所必备的最实用的知识。了解自己的身体及其内在运行规则,不是医生的工作,而是每个正常人生活所必备的认知装备。当然,品学兼优且心有余力者,可恩及他人。

       自学中医用药,必在证候细辨后,慎为。每剂用药量宜控制在五至十五克上下。辅药略轻,主药略重。每剂熬三次,一日一剂。自学者限给自身或信任之家人调理,服药后要细心体会,或观察细微变化,以及时调整方剂。最宜以调脾胃、扶正气为主,慎利下与毒药;预戒过度辛劳与精血损耗,充分睡眠,适度沐阳运动,心怀就宽,均扶正祛邪,有益于身心康复。

      大众健康,唯持自救自医自助为主导观念,坚持学习中医基础与常识,坚持探究身心变化,必能自医自助。共同推动全 民学中医守健康,以减轻家国医疗过重之负荷。

本篇内容要点:

      1、少阴病,下利止(这里指津液泄尽流尽),故缺血、贫血、失水而头眩晕、眼前发黑,危。急救宜用大剂量【四逆汤】。

       2、少阴病,手足冰冷即胃气衰竭,恶寒身蜷,心衰无脉,危。

       3、少阴病,六七日,息高(指吸气受阻,中焦下焦不通了),阴阳膈绝,危,

       4、少阴病,脉微细而沉,但欲寐,汗出不烦,自欲吐,宜【四逆汤】。若不服用,至五六日,痢尽,复烦躁不得寐,乃回光返照象,死。

       5、少阴病刚得,里寒证反发热,脉沉,宜【麻黄细辛附子汤】。

       6、少阴病,才两三天,尚无吐、利等里证,可用轻微发汗之法,宜【麻黄甘草附子汤】。

       7、少阴病,得病两三天以上,心中烦躁不安,不能够安眠的,可用【黄连阿胶汤】主治,清热消炎,补心血,以安眠。

       8、少阴病,得病一两天,口中不苦不燥不渴,背部怕冷的,可外灸少阴经穴,宜【附子汤】主治。

       9、少阴病,身体疼痛,手足冷,骨关节疼痛,脉象沉的,主治【附子汤】,倪海厦注,其中白术比茯苓重,重在健脾;若茯苓重于白术,则重在利尿了。

       10、少阴病,属里寒,下利下血,宜【桃花汤】,可刺【关元】穴,但不可灸。

       11、少阴虚寒证,病两三天至四五天时,腹痛,小便不畅,大便滑脱不尽,带脓血的,宜【桃花汤】主治。

       12、少阴病,吐剧,手足厥冷,烦躁极,宜【吴茱萸汤】。

       13、少阴病,下利,咽痛,心烦,阴虚掉了,宜【猪肤汤】。

       14、少阴病,得病两三天,咽喉疼痛的,宜【甘草汤】;若服药后仍不见好转的,宜【桔梗汤】。

       15、少阴病,咽生疮,不能语,宜【苦酒汤】。

         16、少阴病,咽中痛,即伴有表证,宜【半夏散及汤方】。

      下面,随附《伤寒论》卷六之相关【原文】与译文:

        1、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注:少阴病,腹泻虽停止,但头目眩晕,并时刻有失神昏厥眼前发黑之象的,为死证。)

        2、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注:少阴病,四肢厥逆,怕冷而蜷卧,脉搏不至,心中不烦但形体躁动不安的,为死证。)

        3、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注:少阴病,到了六七天,呼吸急促而浅的,为死证。)

        4、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注:少阴病,脉搏微细而沉,萎靡不振,只想睡觉,身上出汗,心里不烦,欲吐,五六天以后,又增加下利,烦躁,不能安卧的症状,这也是死证。)

        5、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注:少阴病,刚开始得病时,出现发热表证,又见脉沉的,宜用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

       方八十八: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以上三味药,加水一斗,先煮麻黄,待水减少二升,去掉浮沫,加入其余药物,煎煮至三升,去药渣,温服一升,一天三次。)

        6、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注:少阴病,得病两三天,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温阳微汗解表。因为病才两三天,尚无吐、利等里证,所以可用轻微发汗之法。)

       方八十九: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以上三味药,加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掉浮沫,加入其余药物,煎煮至三升,去药渣,温服一升,一天三次。)

        7、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注:少阴病,得病两三天以上,心中烦躁不安,不能够安眠的,可用黄连阿胶汤主治。)

       方九十: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內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以上五味药,加水六升,先煮黄连、黄芩和芍药,取汁两升,去药渣,放入阿胶烊化,待药液稍微冷却,加入鸡蛋,搅拌均匀即可,温服七合,一天三次。)

        8、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注:少阴病,得病一两天,口中不苦不燥不渴,背部怕冷的,可外灸少阴经穴,内服用附子汤主治。)

        方九十一: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以上五味药,加水八升,煎煮至三升,去药渣,温服一升,一天三次。)

        9、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注:少阴病,身体疼痛,手足冷,骨关节疼痛,脉象沉的,主治宜用附子汤。)

       10、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注:少阴病,下利滑脱,且便中有脓血的,用桃花汤主治。)

       11、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注:少阴虚寒证,得病两三天至四五天时,腹中疼痛,小便不通畅,大便滑脱不尽,并带脓血的,用桃花汤主治。)

       方九十二: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注:以上三味药,加水七升,煮至米熟,去药渣,温服七合,加入赤石脂末方寸匕,一天三次。如果服一次后痊愈,则余下的无需再服。)

       12、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少阴虚寒证,上吐下泻,手足发凉,坐立不安,极度烦躁难以忍受的,用吴茱萸汤主治。)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二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开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以上四味药,加水七升,煎煮至二升,去药渣,温服七合,一天三次。)

       13、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注:少阴病,腹泻,咽喉疼痛,胸部闷满而心烦的,用猪肤汤主治。)

       方九十三: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注:以上一味药,加水一斗,煎煮至五升,去药渣,加白蜜一升,白面粉五合,熬出香味,搅拌均匀,分六次温服。)

       14、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注:少阴病,得病两三天,咽喉疼痛的,可给予甘草汤;若服药后仍不见好转的,用桔梗汤。)

       方九十四: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注:以上一味药,加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半,去药渣,温服七合,一天两次。)

       方九十五: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注:以上两味药,加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去药渣,分两次温服。)

       15、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注:少阴病,咽喉部受到创伤破溃,不能说话,发声困难的,用酸醋汤主治。)

       方九十六: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注:以上二味药,先将半夏放入已经去掉蛋黄并灌入醋的鸡蛋壳里,然后将鸡蛋壳放入刀环中架在火上烤,使其沸腾三次,去药渣,少少含咽,如果没有效果,再制作三剂继续服用。)

       16、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注:少阴病,咽喉中疼痛,用半夏散或半夏汤主治。)

        方九十七: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注:以上三味药,等分,各自捣碎后过滤,然后混合到一起,用白开水冲服,每次服用方寸匕,一天三次。如果不能服散剂,加水一升煎煮七沸,再加入药末两方寸匕,再煎煮沸腾三次,熄火使其稍稍冷却后,少少咽下。半夏有毒,按理说不能当作散剂服用。)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