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萸麻黄根汤对付多汗症治愈率高且有广泛的适用性
〔方料〕山茱萸肉60克(保证无核的),麻黄根20克(保证是根),生甘草20克,北五味子15克。
〔加减〕可以此为基础方,与体质辩证增加。
〔制法〕配齐上药后,加水适量煎煮,每剂煎2次,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
〔用法〕每日一剂,早晚各温服1份。
〔功用〕〔主治〕多汗症。
〔疗效〕常常3剂显效汗止。
〔方解〕张锡纯在《医学衷衷参西录》诸多医案中均以枣皮治疗大病之体,不能自复,虚汗淋漓者,其曰:“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芪不更胜哉。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救脱之力十倍于参芪也”,并说“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并慨叹山萸肉为“救脱之圣药”,其“功用之妙,真令人不可思议矣”。后人在临床中也常用山萸肉敛汗且收效迅速。以此为主药,配五味子加强收敛功能,麻黄根不仅常外用于局部止汗,内服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诸药共用,组方疗效更显著。
〔验案〕张某,白天特别多汗,汗多在足太阳膀胱经,从颈,背,腰,屁股处多汗,平时衣服湿透,吃饭时跑步时更严重,还气短。这个现象已十多年了。服用此方方一剂就基本了止住了汗,3剂后停药,后未复发。
〔出处〕据传此方是60年代某中医手抄本上抄录。
痹症外用家传良方
痹症酒方(外用——颍州张氏家传良方):伸筋草100克,透骨草100克,续断100克,桂枝100克,制川乌100克,徐长卿120克,山奈120克,油松节120克,制草乌120克,生半夏120克,天南星120克,千年健30克,威灵仙50克,干姜124克,细辛60克,川花椒90克,骨碎补90克,白芥子60克,穿山龙124克,补骨脂100克,炮山甲15克,白芷120克,羌活100克,独活100克,黑老虎100克,山栀子100克,侧柏叶100克,红花100克,蚕沙100克,艾叶135克,大黄100克,泽兰100克,宣木瓜100克,薄荷100克,黄柏100克,乌梅100克,五加皮100克,积雪草100克,共为细末,每取适量,纳入瓷瓶或玻璃瓶用56°以上高粱白酒浸泡,半月后使用。如果条件允许可加入马钱子50克,药酒仅供外用,禁止内服。主治各类风寒湿痹关节痹痛以及跌打损伤新陈伤痛。此方亦可制作成黑膏药,收膏时加樟脑、冰片各30克,外贴关节痹痛处,止痛效果显著。浸泡出的酒液可以加入适量冬青油、薄荷脑、樟脑可以制作成外用活络油。
祖传风湿酒经验方
灵仙50克,党参50克,枳壳25克,鸡血腾50克,木通 30克,青皮50克,当归50克,川芎50克,石楠滕50克,三七30克,仙茅50克,木爪50克,黄七50克,地榆50克,茅根50克,伸筋草50克,木香30克,狗脊50克,淫羊藿50克,独活50克,骨碎补50克,续断50克,熟地50克 海风藤50克追风透骨 四肢酸痛麻木 通脉活络 风寒风湿 散风止痛等症先泡6斤酒,后根据情况再加,加一斤红糖一起泡
治疗颈、肩、背痛的效方
主治:西医谓颈、肩、背肌筋膜炎。中医属痹症范筹,风、寒、湿气合而为痹。
方子 来源:程氏蠲痹汤加减而成。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928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